搜索到688篇“ 科技伦理教育“的相关文章
我国高校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2024年
高校研究生群体具备良好的科技伦理素养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和谐传续。当前,我国研究生对科技伦理认知模糊与缺乏完善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相关。从逻辑上看,高校需明确“伦理先行”,打造“知识-能力-价值”的三位一体目标体系;推动“交叉融合”,搭建以“课程-教材-师资-评价”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坚持“规范有序”,促进“组织建设和学科建设”共同发展的管理体系;倡导“多元共治”,推进“制度建设和支持机制”共育合力的保障体系,以此构建中国特色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回归实践,高校需坚持综合性、系统性、问题导向和本土化原则,按照具体策略推动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高效实施。
杜剑涛
乌卡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价值意蕴、学理审视与重构之向
2024年
推进高校科技伦理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应对乌卡时代科技伦理风险的应有之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实现科技与人文融通的全面发展人才涌现、确保“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有机统一,根植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学理基础之上。乌卡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重构之向是在复杂科学引领下形塑生态化,主体向度引导下完善彰显主体化,实践智慧促发下打造机制完备化,跨学科视域下铸造多元融合化。
张会庆张会庆
关键词: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教育主体向度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时代审思
2024年
科技伦理教育对于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都至关重要。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系统视角出发,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承担着以顶层设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局意识导引科技高质量发展,抵御智能化社会潜在风险;以文化互融助力人才高质量发展,引领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目标取向,其内在维度是以实现从“管束型”到“内塑型”的教育定位转化为前提条件、以实现从“碎片化”到“思维链”的教学模式变革为有力抓手、以从“松散型”到“有组织”的组织形态转变为必要保障、以实现从“移植性”到“自主性”的话语体系构建为文化中介。具体实践蓝图包括贯彻系统全局观,落实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科学定位;践行复杂思维观,变革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教学模式;秉承协同聚力观,规范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运行机制;守持文明引领观,涵育研究生科技伦理教育的内在自信。
杜剑涛
关键词:科技伦理教育一体化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价值、困境及实现被引量:1
2024年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为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和路向提供了新方向。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还是高职院校与科技协同创新,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面临着教育地位边缘化,受制于功利主义的市场导向;教育底蕴薄弱化,难以体现科技伦理教育价值;教育方式浅表化,难以具现科技伦理教学效果;教育内容碎片化,难以反映科技发展前沿动态等问题。为了推动科教融汇,高职院校要提高科技伦理教育战略地位,增设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涵育科技伦理教育底蕴,营造尊重伦理价值的氛围;丰富科技伦理教学方案,健全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科技伦理教育内容,打造特色引领的综合课程体系。
杜剑涛唐雯谦贺文杰
关键词:科技伦理教育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现代化
科技伦理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与实施路径
2024年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科技伦理问题。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提高学生解决科技伦理冲突的能力。科技伦理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伦理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其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科技伦理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技伦理生态观以及科技向善的科技伦理价值观三个方面。中学科学课程以及各科学学科课程标准对科技伦理道德观、科技伦理生态观、科技伦理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各有侧重。为有效落实科技伦理教育,应开发多类型课程资源,拓宽科技伦理教育平台;引入科技史素材,渗透科技伦理教育意识;融入STSE理念,加强对科技伦理问题的价值判断;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强化科技伦理意识的实践体验。
胡红杏达丽帆
关键词:科技伦理科学教育社会责任
数智时代科技伦理教育改革的思考被引量:4
2024年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伦理问题,引发认识论革命、方法论革命以及教学方式变革,科技发展也带来科学伦理教育教学内容的变革,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从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来到数智时代,我们通过分析数智时代科技伦理教育的新特征,尝试从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育对象、数智赋能等方面给出数智时代科技伦理教育路径,从而推动我国科技伦理教育的个性化、终身化、智慧化发展。
闫坤如
关键词: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教育教育革命
美国科技伦理教育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3
2024年
美国是科技伦理教育开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其科技伦理教育分为“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项目”和“负责任-合伦理研究行为项目”两个阶段。美国的科技伦理教育教导科研人员在“最高的伦理标准”下,秉持对科学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依据正确的科学规范,诚信地进行科技活动;在教育实践中要求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遵循科研伦理规范,恪守科学价值、践行科学精神、彰显担当情怀,申报基金资助项目的同时制订科技伦理培训计划,项目负责人要监督项目成员参加科技伦理教育。结合我国实际,文章提出了构建协同预防机制和强制培训机制、尽早确立科技伦理教育模式、建立导师科技伦理教育责任制和适时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效果评估等建议。
王少
关键词:科技伦理教育
新时代高校面临的科技伦理教育挑战与对策
2024年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伴随的各类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科技伦理教育也变得尤其重要。科技伦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推动科技伦理协同发展,助力国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本文依据现有研究,首先厘清我国科技伦理教育以及大学生科技伦理意识的现状,进而探明当前高校科技伦理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试着提出应对策略。
冯龙飞朱至晴
关键词: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教育人工智能
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理想路径
2024年
加快建设一流科技强国,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伦理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不仅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选择,也是营造以人为本科技氛围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科技向善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面临一些困境,如课程设置零散、教育主体单一、评价标准缺失等。为了推动新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开展,我们需要革新教育理念,优化科技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为科技伦理教育提供主体支撑;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伦理教育评价管理机制。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具有科技伦理道德素养的创新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周苗苗申涛
关键词:高校科技伦理科技伦理教育
中国科技伦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年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通修课程、科技伦理继续教育课程和科技伦理专题开放课程共同组成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然而,面对日益复杂、非线性且领域分殊的科技伦理风险,科技伦理教育仍然存在关注意识不强、研究力度较弱、教学内容缺乏统筹及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强化我国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建设,必须配套建设体系化的科技伦理教育课程,以科技伦理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支撑,促进科技伦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发挥教师在科技伦理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汪琛徐飞
关键词:科技伦理教育体系伦理问题

相关作者

王前
作品数:198被引量:1,203H指数:17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隐性知识 技术哲学 机体 伦理 技术文化
于丽
作品数:14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大学生 理工科院校 诚信教育 视域
郗芙蓉
作品数:64被引量:218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企业文化建设 科技伦理 管理实务 竞争优势
张宇庆
作品数:35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服务 信息网络传播权 高等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
于雪
作品数:21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机体 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伦理治理 基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