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6篇“ 秸秆生物反应堆“的相关文章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白首乌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5年
以“盐乌1406”白首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白首乌叶片及主茎性状、抗病能力、块根产量和品质等指标,比较不同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对白首乌块根生物量积累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和秸秆内置式生物反应堆均能促进白首乌主茎生长,使其叶片颜色变深、叶面积增加,并能有效防治病害发生,显著提高了白首乌块根产量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秸秆粉碎生物反应堆处理下白首乌块根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0.38、4.85 mg/g,较对照组增长了18.75%、27.3%;产量最高,为1206.3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2.64%。综合分析可得,与秸秆内置式相比,秸秆粉碎生物反应堆对白首乌块根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效果更佳,更适合在白首乌生产中推广应用。
沈明晨陈镭闫凯旋朱丽吴承东张明
关键词:白首乌秸秆反应堆抗病性
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西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2018-2020年通过设置传统施肥处理和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部分替代化肥处理,以期实现土壤理化性质与西瓜产量品质协同提升。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较常规栽培能够在减少化肥(15-15-15)用量375 kg·hm^(-2),且不施用农药的基础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西瓜产量与品质。秸秆生物反应堆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持续提高,增幅18.8%,而传统施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降低,降幅12.4%。同时,秸秆生物反应堆部分替代化肥处理能够增加碱解氮的供应,减少有效磷与速效钾的累积。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秸秆反应堆部分替代化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平均增产6.8%(6.6%~8.1%);2020年的西瓜蛋白质含量提高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7.9%、维生素C含量提高7.5%。基于以上结果,安丘市西瓜产区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西瓜的优质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张立联闫学梅张志伟王江南赵永明刘婷婷
关键词:西瓜秸秆生物反应堆土壤理化性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被引量:1
2023年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农民增收、节约资源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是实现农业“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确保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期策划关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概念、技术应用成功案例及应用方式等,以期提高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
农新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增效农作物秸秆
生态农业中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但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缺少了科学技术。本文从生态农业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入手,研究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袁晓霞
关键词:生态农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早春大棚番茄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黑龙江省设施蔬菜早春抢早生产低温冷害频繁发生,0~20 cm地温骤变突出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原位还田,还田消纳量有限的两大问题,开展早春大棚行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栽培模式研究,形成地方标准1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以期快速、持续提高0~20 cm土层温度兼顾改善设施土壤生态环境,保障黑龙江省早春大棚1.667万hm2以上番茄优质、绿色、高效生产。
王娟陈立新刘力勇谭巍赵丹孟雪娇
关键词:番茄秸秆生物反应堆早春大棚
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香椿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香椿种植方法,涉及香椿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合格的香椿种子,晾晒2‑3天,用催芽液中浸泡8‑12小时,隔绝阳光,优先选择晚上浸泡,浸泡后种子用清水冲洗,得到的种子拌入拌...
尹志荣李程董立国杨洋蔡进军
秸秆生物反应堆在葡萄双膜促早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以常规栽培为对照,采用3种菌剂用量(1号菌剂30 mL/株、1号菌剂60 mL/株、2号菌剂60 mL/株)、2种肥沟深度(15、20 cm)和2种肥中心离主干距离(40、50 cm)共计13个处理,在双膜保温促早栽培的“南太湖特早”葡萄大棚内行间开沟,在沟内搭建不同的葡萄秸秆生物反应堆,研究不同处理后3个时段(1月下旬、2月上旬、2月下旬)肥中心、边缘升温幅度和树体萌芽率。其中,1号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与类芽孢杆菌复合菌剂,2号菌剂为赖氨酸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后,肥中心的升温幅度不同,其中2号菌剂使用浓度为60 mL/株时,3个时段的中心升温幅度分别为0.9、1.3、0.9℃,均显著高于对照;开沟深度对肥边缘升温幅度有影响,其中使用2号菌剂后,开沟深度20 cm, 3个时段的边缘升温幅度分别为0.5、0.6、0.5℃,高于对照;肥中心离主干距离不同,树体萌芽率存在差异,其中离主干50 cm肥的树体萌芽率较高且整齐。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有助于提升双膜保温促早葡萄大棚的土壤温度,提高萌芽率和整齐度,肥沟深度和中心离主干距离不宜过浅或过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选择适宜于低温生长的2号菌剂,使用浓度为60 mL/株,肥沟深度为20 cm、肥中心离主干距离为50 cm时,肥中心温度提升0.6~1.6℃,肥边缘温度提升0.3~0.7℃,萌芽率达到75.0%的发芽时间缩短2 d,推荐使用。
王莉贾惠娟俞波高云亮史星云方萍殷益明
关键词:秸秆生物反应堆葡萄
基于西藏耐低温菌群的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效果研究
2023年
为了明确基于高原耐低温菌群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处理下的温室温度和油麦菜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秸秆生物反应堆温度始终50℃以上,生物反应堆放热提高了反应堆处理(SY)处理温室内温度,在试验期内9:00和21:00的SY处理温室内温度提升效果明显,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增加2.45℃和1.95℃,9:00和21:00的SY处理温室内最低温度分别是CK的5.86倍和1.5倍,处理间差异分别呈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但在15:00,处理间温度差异不明显。SY处理温室内最低温度的升高,改善了油麦菜的生长状况,其功能叶叶长、叶片数、株高和单株鲜重、干重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因此,基于高原耐低温菌群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油麦菜生产中的增温和增产效果明显,这为高寒地区冬季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提供生产依据。
刘文哲于皓然关法春郭永刚时君友王明明李晓峰祝延立
关键词:耐低温微生物秸秆生物反应堆温室
设施内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
2023年
设施蔬菜生产面临连作障碍、生产成本上升、设施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国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设施蔬菜生产融合,可以助力设施蔬菜实现优质高产。该文介绍了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韦爱红
关键词: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蔬菜种植
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日光温室甜瓜深冬生产的应用
2023年
近年来,吴起县设施甜瓜栽培技术发展很快,不仅改变了传统栽培方式,而且使一些贫困农村走向了脱贫道路,保护地甜瓜栽培已经成为吴起县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但是冬季室内温度低,光照时间短,制约着吴起深冬甜瓜生产。
王世江
关键词:薄皮甜瓜深冬秸秆生物反应堆保护地

相关作者

李荣刚
作品数:4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站
研究主题:秸秆生物反应堆 植物疫苗 栽培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草菇
李荣刚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研究主题:秸秆生物反应堆 栽培 二氧化碳 植物疫苗 果菜
林淑敏
作品数:16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秸秆生物反应堆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设施农业 双孢菇 栽培双孢菇
王铁良
作品数:342被引量:1,781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研究主题:日光温室 芦苇 湿地 温室 秸秆
姜慧玲
作品数:23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通辽市水利勘察设计院
研究主题:秸秆生物反应堆 技术规程 水库 科技示范园 甜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