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68篇“ 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相关文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性{1}配体-1病理切片辅助诊断系统研究
2024年
目的: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对程序性{1}配体-1(PD-L1)病理切片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开发细胞级深度学习定位、分类、识别算法,实现PD-L1病理切片中恶肿瘤区域的定位与肿瘤细胞的精确检测,开发PD-L1病理切片辅助诊断阅片平台,为病理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PD-L1辅助诊断信息。结果:基于该辅助诊断系统对200例PD-L1病理切片进行测试,系统与病理医师人工判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ICC相关系数值为0.927),同时解决了现有PD-L1染色结果辅助判读方法准确、稳定与鲁棒较差的问题。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PD-L1病理切片辅助诊断系统能整体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客观,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有益探索。
夏晨洋李光昌陶奕成汤发源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神经网络图像匹配
程序性{1}配体-1抑制剂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1}配体-1(PD-L1)抑制剂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恶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MG、U251-MG作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A1800、U87-MG、U251-MG细胞PD-L1 mRNA表达水平;U87-MG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是添加PD-L1抑制剂的U87-MG细胞(实验组)和未经PD-L1抑制剂处理的U87-MG细胞(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PD-L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1(STAT1)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磷酸化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U87-MG细胞(1.73±0.08)和U251-MG细胞(1.62±0.06)中PD-L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A1800细胞(0.4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1、37.70,P<0.05)。实验组细胞(0.52±0.05.0.82±0.04)在第48、72小时的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0.80±0.05、1.3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17.94,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细胞数[(73.33±5.35)个]和侵袭细胞数[(46.17±5.12)个]明显低于对照细胞[(135.17±7.52)、(88.50±6.7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112.21,P<0.05)。实验组细胞PD-L1蛋白水平(0.88±0.05)、STAT3磷酸化水平(0.44±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1.88±0.06、1.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26.73,P<0.05)。实验组细胞STAT1磷酸化水平(1.32±0.08)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0.5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3,P<0.05)。结论PD-L1抑制剂可通过上调磷酸化STAT1水平、下调STAT3磷酸化水平,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申法政崔士娟梁甲宁王向阳孟磊马继伟赵新利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增殖迁移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可溶{1}死亡配体-1、趋化因子配体9、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预后生存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1}死亡配体-1(sPD-L1)、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的相关。方法 我院收治的98例NSCLC患者(研究组),选取同期肺部良病变患者50例(对照1组)、健康志愿者50例(对照2组),比较三组外周血sPD-L1、CXCL9、MMP-9表达水平。随访研究组治疗后1年的预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病死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PD-L1、CXCL9及MMP-9对预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sPD-L1、CXCL9、MMP-9水平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对照1组较对照2组高(P<0.05);TNM分期为Ⅱ期患者CXCL9、MMP-9表达水平较Ⅰ期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sPD-L1、MMP-9表达水平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高(P<0.05);NSCLC患者TNM分期与CXCL9、MMP-9水平成正相关,淋巴结转移与sPD-L1、MMP-9水平成正相关(P<0.05);sPD-L1、CXCL9、MMP-9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5 ng/ml、1.980 ng/ml、179.030μg/L,且三项指标联合预测NSCLC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的AUC及特异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sPD-L1、CXCL9、MMP-9表达水平上调,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联合对NSCL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卢晨宁光耀许峰陈克功康宁宁张仁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
阻断程序性{1}配体-1改善糖尿病脓毒症小鼠免疫状态并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阻断程序性{1}配体-1(PD-L1)对糖尿病脓毒症小鼠免疫状态的改变及肾功能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雄小鼠随机分为四组:非糖尿病鼠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鼠假手术组(DMS组)、糖尿病鼠脓毒症模型组(DMCLP组)和PD-L1抗体治疗组(anti-PD-L1组),每组6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继续饲养28 d,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PD-L1抗体治疗组于小鼠CLP后1 h腹腔注射抗PD-L1抗体50μg/只。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小鼠经典单核细胞亚型及其表面组织相容复合体Ⅱ(MHCⅡ)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IL-10表达,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损伤情况。结果与Sham组和DMS组比较,DMCLP组小鼠经典单核细胞(Ly6C hi单核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其表面MHCⅡ表达明显减少,外周血炎症因子IL-6、TNF-α、IL-10水平升高,BUN和SC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脏病理损害加重。与DMCLP组比较,anti-PD-L1治疗组小鼠Ly6C hi单核细胞百分比减少,其表面MHCⅡ表达明显增加,外周血炎症因子IL-6、TNF-α、IL-10水平下降,BUN和SCr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脏病理损害减轻。结论PD-L1抗体通过改善经典单核细胞功能而改变糖尿病脓毒症小鼠免疫状态,进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杨黎高倩杨铁城郭树彬
关键词:糖尿病脓毒症程序性死亡配体-1盲肠结扎穿孔术血清肌酐
不同阈值程序性{1}配体-1的表达在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 评估不同阈值程序性{1}配体-1(PD-L1)的表达对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75例接受PD-L1免疫治疗的非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患者中不同阈值下PD-L1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不同阈值PD-L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75例患者中,PD-L1<1%和PD-L11%组中,PD-L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别、年龄、ECOG评分、TNM分期、Ki-67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PD-L1<5%和PD-L1≥5%组中,PD-L1的表达与Ki-67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D-L1<1%和PD-L11%组中,PD-L1的表达与化疗客观有效率、PFS及OS均无统计学差异(ORR 58.5%vs 38.2%,P=0.106;mPFS 18.4个月vs 21.2个月,P=0.158;mOS 28.1个月vs 32.7个月,P=0.156)。PD-L1<5%和PD-L1≥5%组中,PD-L1的表达与化疗客观有效率、PFS有统计学差异(ORR 36.8%vs 61.1%,P=0.013;mPFS 17.1个月vs 23.2个月,P=0.020)。以TPS 5%为界,单因素分析Ki-67≥15%、淋巴结转移及PD-L1表达阳是影响非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PFS的危险因素(P=0.031,P=0.003,P=0.004);多因素分析中PD-L1表达阳是影响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不同阈值PD-L1的表达在非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中存在较大差异,提示不同阈值界定的PD-L1的表达可作为该类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预测指标。
宋开放李桂芳孙江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腺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抗人程序性{1}配体-1(PD-L1)的抗体及其用途
涉及特异结合人{1}死亡配体1(PD‑L1)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能够增强T细胞的功能,上调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还涉及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用于治疗PD‑L1表达异常相关和/或T细胞功能异常的...
赵新燕邓婧卢士强李鑫鑫任晋生
程序性{1}配体-1与OX40L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通过检测程序性{1}配体-1(PD-L1)和OX40L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分析PD-L1及OX40L的表达与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期、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Ki-67等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表达水平的相关分析探讨二者在肿瘤局部微环境的表达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35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观察组)和17例慢鼻-鼻窦炎组织(对照组)中PD-L1及OX40L的表达情况,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两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分析这两种因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利用SPSS 2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处理。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非参数Spearman秩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D-L1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74.3%)中的表达与在慢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76.5%)中的表达,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PD-L1的阳表达的关联因素常见为临床分期(Ann Arbor分期)、LDH水平、Ki-67(P<0.05),而与患者别、年龄、临床症状、β2微球蛋白关联不明显;(2)OX40L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37.1%)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OX40L的阳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别、年龄、临床症状、β2微球蛋白水平、LDH水平、Ki-67无明显相关;(3)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PD-L1、OX40L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0,P<0.05);(4)PD-L1与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呈负相关(r=-0.344,P<0.05),而OX40L与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无相关。结论PD-L1的高表达及OX40L的低表达可能参与NK/T细胞瘤的发展。PD-L1与临床疗效的相关,进而说明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成为NK/T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宁华汉李芊芊吴哲丹李晓飞
关键词:PD-L1OX40L淋巴瘤NK细胞
程序性{1}配体-1(PD-L1)表达的成像与靶向
本发明公开的主题提供了包含可以检测程序性细胞{1}配体1(PD‑L1)的成像剂的组合物、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成像剂可以用于检测受试者的疾病和紊乱,诸如癌症、感染和炎症。
斯瑞达·尼玛加达迪拉杰·库马尔马丁·吉尔伯特·波姆珀
程序性{1}受体-1/程序性{1}配体-1抑制剂心脏毒研究进展
2023年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席卷全球,相关研究及应用领域激增。程序性{1}受体-1(PD-1)/程序性{1}配体-1(PD-L1)抑制剂在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和淋巴瘤等适应证上的广泛使用,掀起了免疫抑制剂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PD-1/PD-L1抑制剂通过增强自身免疫系统的活而引起免疫系统相关的副作用,包括引起相关心脏毒,通常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疾病、心律失常、心源休克或猝死等,因其表现多样、致死率高,所以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相关心脏毒的机制、流行病学、作用特点、监测及管理进行综述。
沈珈谊吕玲春韦铁民
关键词:心脏毒性
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程序性{1}配体-1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程序性{1}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行胃癌根治术的72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同期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术前采集2组外周血,应用Cyttel检测技术完成CTC富集及检测,比较2组CTC阳率。取胃癌组46例CTC阳患者的CTC,检测PD-L1表达情况,并分为PD-L1组34例和PD-L112例,比较2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TC阳率(63.89%)高于对照组(5.00%)(χ^(2)=21.722,P<0.001)。46例CTC阳胃癌患者外周血CTC PD-L1表达34例(73.91%),阴表达12例(26.09%)。PD-L1组临床分期Ⅲ~Ⅳ期(89.29%)、浸润深度T_(3-4)(82.86%)比率均高于PD-L1组(10.71%、17.14%)(χ^(2)=8.770,P=0.003;χ^(2)=6.072,P=0.014),年龄≥60岁、男、腺癌、肿瘤直径>5 cm、组织病理分级低分化、肿瘤位于贲门及有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者比率与PD-L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TC阳率增高,CTC阳胃癌患者CTC PD-L1高表达表明肿瘤临床分期晚、浸润程度深。
王涛杨敬舒张璐璐王尚鑫陈紫来郭振孙培春
关键词:胃癌循环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作者

施敏骅
作品数:173被引量:597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可溶性 程序性死亡配体 肺癌患者
邢玉斐
作品数:33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程序性死亡配体 肺腺癌 可溶性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肺癌
潘雪
作品数:20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 可溶性 胸腔积液 PD-L1
陈永井
作品数:175被引量:420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T细胞 PD-L1 基因转染 生物学特性
张丽军
作品数:26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 V617F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