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篇“ 税收犯罪“的相关文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税款损失”的认定——围绕《税收犯罪解释》第10条第2款展开
2024年
如何把握《税收犯罪解释》第10条第2款中的“税款损失”是个争议颇大的问题。综合考量“两高”的相关意见和案例、与抵扣税款的核心功能的相关性、与作为定罪量刑依据的“税款损失”的认定一致性、限缩适用规则的宗旨等方面,将“税款损失”认定为增值税税款损失为宜。通过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明确“税款损失”的含义不失为现实妥当的方法。
陈柏新
关键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税收犯罪中刑事没收的裁判分歧与理论匡正——以1800份逃税罪裁判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现行法下,将偷逃的税款作为税收犯罪中的“犯罪所得”予以宣告没收,不但可行而且必要。税收征缴与刑事没收也不应被固化地理解为完全“排挤”的竞争关系,而应被理解为相互“成就”的合作关系。因此,应坚持税收征缴与刑事没收“两条腿走路”,二者冲突时通过竞合规则予以调和,而非完全否认刑事没收在税收犯罪中的效力。详言之,在没收宣告作出前,行为人已将偷逃的税款全部补缴至税务机关的,法院不再宣告没收;行为人仅部分补缴的,则应在宣告没收的总额中予以扣减。在没收宣告执行的整个期间,法院应将没收的偷逃税款及时偿还至所属的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则应在需征缴的总额中作相应扣减。但执行时行为人已将偷逃的税款补缴至税务机关的,直接在需执行的没收总额中予以扣减即可,不再执行。
刘荣李佳男
关键词:税收犯罪犯罪所得刑事没收逃税罪
税收犯罪“初犯不罚”的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
2022年
刑法修正案(七)对逃税罪作了重大修改,对于逃税罪的认定设计了“初犯不罚”的制度。该制度对于巩固税源和扩大税基,提高公民、企业自觉纳税意识,具有显著价值。在理论分析的视角,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结果犯模式与“法益恢复”理论,为偷逃税款行为“初犯不罚”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实践应用的角度,对于偷逃税款“初犯不罚”的规定,应正确理解本罪的行为类型、量刑等因素,并对“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例外情形进行合理解释。
张云瑞奚晓雯
关键词:逃税罪刑事处罚税收犯罪行政处罚纳税意识
税收犯罪立法研究 以意大利税收刑法为视角
本书对中意两国在税收犯罪刑事立法变迁、税收犯罪立法理念、税收犯罪体系、税款申报类犯罪(逃骗税犯罪)刑事立法、发票等会计资料类犯罪刑事立法、税款缴纳类犯罪刑事立法、税收犯罪共同条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翁武耀
税收犯罪立法谦抑研究
税收是国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国家在进行收入分配中,凭借公共权力,在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基础上,依照法律标准,进行强制性征收活动。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曾说:“税收可看做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发展所付出的相应代价。”而从社会发展...
李娟娟
关键词:税收犯罪
文献传递
论我国税收犯罪立法的历史沿革与当代发展
2016年
我国古代税收犯罪的刑事立法,起源于夏商周,成形于秦汉,历经唐、宋、元、明、清而逐步多元化。近代中国税收犯罪立法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条款比较分散等不足。新中国成立后30年没有直接明确且成熟的税收犯罪立法,税收犯罪立法的刑事法律规范散见于部分行政法规和非规范性文件中。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我国刑法规范的税收犯罪多达21种,税收犯罪立法日臻完善,既进一步严密了惩治税收犯罪的刑事法网,也逐渐突出了对人权的尊重与保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大国形象。
肖太福
关键词:税收犯罪历史沿革
税收犯罪刑事立法的反思
2016年
税收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是刑事立法的一个主导性趋势,这与我国一直以来的税收不法行为的变化规律是相符合的,也与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观念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刑事立法对税收犯罪行为所存在的回应过度、视野偏颇、注重实害等缺陷也不断暴露,制约和影响了刑法应有作用的发挥。这种状况实质上显现出刑法在税收领域的定位问题。税收犯罪刑事立法应当明确其有效性、控制性和经济性原则,注重严密法网、行为本位和罪刑均衡问题,由此,税收犯罪刑事立法方能更好达到控制税收犯罪的积极效果。
张书琴
关键词:税收犯罪
税收犯罪侦查阶段事务性业务委托外包的基本法律制度构建
2016年
公安机关在税收犯罪侦查阶段购买社会服务的行为是一种事务性业务委托外包性质的特殊政府采购行为。它不同于涉税业务外包、税务司法鉴定和涉税鉴证,其基本法律制度主要涉及启动标准、服务提供者、合作模式、法律形式、纠纷救济方式、监督检查等。当前,公安机关应当制定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或部门规章,以提供程序、标准和实施细则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税收犯罪侦查阶段事务性业务委托外包的法律位阶。
孙立平吴秀尧
关键词:税收犯罪侦查政府采购
税收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审视被引量:2
2015年
我国税收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受到经济犯罪的整体刑事政策、税收犯罪形势、税收政策、经济利益平衡需求、重大个案等因素影响,在定罪政策上总体表现为犯罪化,在执行政策上表现为趋重化。应坚持以犯罪化作为税收犯罪定罪政策的重点,改变趋重化的制刑政策,扩大税收犯罪的轻罪范围。
何恒攀
关键词:税收犯罪刑事立法政策犯罪化
我国税收犯罪主体定位之思考被引量:7
2015年
在现代法治国家,税收法律关系已经由权力关系转变为公法上的债权关系。我国通过修改宪法、立法法和税法也实现了税收法律关系由权力关系向公法上的债权关系的转型。刑法作为"第二次法"对税收犯罪主体的定位应当基于"第一次法"的转型而发生改变。我国刑法对税收法律关系转型的反应相对滞后,税收犯罪主体的定位仍然是基于权力关系,因而导致司法实务部门在处理税收犯罪案件时面临诸多困境。摆脱该困境的基本对策是以债权法律关系为基础对税收犯罪主体进行重新定位。
刘荣
关键词:税收法律关系权力关系债权关系

相关作者

周洪波
作品数:69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检察官学院
研究主题:司法认定 税收犯罪 刑法 犯罪构成 定罪
何恒攀
作品数:32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铁道警察学院
研究主题:税收犯罪 刑事政策 保安处分 刑事 铁路法
张书琴
作品数:11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税收犯罪 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 刑事立法 言论自由
吕晓伟
作品数:29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
研究主题:偷税罪 税收犯罪 附属刑法 法学专业 案例教学法
孙立平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税收犯罪 虚开发票 犯罪 法律探讨 增值税专用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