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1篇“ 稠油降黏“的相关文章
- 聚醚类稠油降黏剂的合成及降黏机理研究
- 2025年
- 为解决传统降黏剂在辅助稠油举升过程中因搅拌速度低无法与采出液充分混合,导致现场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聚醚类稠油降黏剂MSN,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其降黏性能,并分析了降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50r/min、搅拌1min条件下,MSN对稠油的降黏率达到95.6%,24h后降黏率仍保持在87.2%,表现出低搅拌速度下降黏能力和降黏稳定性较强的特点;观察MSN加入稠油前后胶质和沥青质形貌的扫描电镜结果发现,胶质和沥青质的聚集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分散。分析认为,MSN通过分散作用,减弱了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不能形成结构稳定的胶体,从而实现稠油降黏的目的。研制的降黏剂MSN为稠油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张培智
- 关键词:稠油开发
- 耐温抗盐型普通稠油降黏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温抗盐型普通稠油降黏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稠油降黏剂不能有效满足稠油冷采中耐温抗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耐温抗盐型普通稠油降黏驱油剂按质量百分计,包括非离子表面活...
- 祝东明姜力华秦玉斌齐高政
- 一种稠油降黏剂生产线物料混合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稠油降黏剂生产线物料混合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装置结构包括:在封闭容器底部转动连接有柱体,柱体和推料电动机连接,在柱体外侧具有螺纹凸带,在封闭容器上侧安装有直线电动机,直线电动机和位于封闭容器内的下...
- 任炳杰李雅健赵何鑫边慧裕陈依琳马梓瑞李淼
- 一种微生物对新疆油田稠油降黏和现场实效研究
- 2025年
- 稠油生物冷采因生态友好和经济高效等多重特征而越益受到各界重视,但面临高效菌种少、现场研究难等共性问题。微生物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油田常见菌之一,其单菌种纯菌株降黏采油尚未见报到。文章以从油藏分离纯化的铜绿假单胞菌pae菌株与稠油相互作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新疆油田稠油降黏室内外评价。结果证明,此pae菌株对普通稠油(OHO)和特稠油(EHO)具有降黏增溶作用,48 h即降黏80%以上,适配于油田现场应用时效需求,实验井注入菌剂并闷井1~7 d,实现产量最高翻5倍,未来在油气田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王红波罗一菁刘晓丽段珂宇连泽特张忠智代学成贾珞白雷栾和鑫万云洋
- 关键词:新疆油田稠油铜绿假单胞菌采油
- 一种稠油降黏驱油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公开涉及一种稠油降黏驱油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含阴离子磺酸盐寡聚表面活性剂、活性聚合物和水,可在较低使用浓度下有效降低稠油黏度,尤其对超稠油的黏度改善效果显著,该组合物具有低寡聚物表面活性剂和活性聚合物的使用浓度低...
- 周林碧乔富林秦冰李伟王征
- 稠油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普通稠油注水开发效果差、化学降黏驱不能有效提高驱替过程中的波及效率的问题,以N,N-二甲基胺、3-氯-2-羟基-丙磺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为原料,研制了具有降黏和起泡功能的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对稠油乳化降黏效果的影响,以及聚合物、油藏压力和稠油对驱油体系起泡能力与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了聚合物/降黏复合驱、聚合物/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3%、温度30~80℃、油水体积比为7∶3的条件下,复合驱油体系可使稠油黏度从1607 mPa·s降至35.0~60.3mPa·s,降黏率达到96%以上;加入聚合物能提高复合驱油体系在更低浓度下的降黏能力。复合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随着油藏压力增加、稠油含量提高,泡沫稳定性明显增强。在70℃下,压力由1MPa升至13MPa时,泡沫的半衰期由8min提高至120min。稠油稳定泡沫的作用明显。聚合物主要通过提高黏度、降低泡沫液膜的排液速度、增强膜的强度来提高稳定性。在物理模拟驱油实验中,聚合物/降黏复合驱体系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稠油采收率10.05百分点。在注入聚合物/降黏复合驱油体系后再注入氮气,复合驱效果得到大幅提高。注入气体后生成的泡沫有效提高了驱替过程中的波及效率,聚合物/降黏/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达到22.0百分点。降黏/泡沫复合驱技术能实现降黏与剖面调整一体化,对水驱稠油提高采收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江建林秦冰曹凤仪乔富林
- 关键词:稠油降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采收率
- 一种稠油降黏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降黏洗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稠油降黏洗油剂包括主表面活性剂和增效剂,所述增效剂选自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主表面活性剂选自式(I)所示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Image ...
- 沈之芹吴春芳虞辰敏王辉辉
- 普通稠油降黏复合驱技术研究与矿场试验
- 2024年
-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且热采成本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基于春光油田低温高盐储层的流体性质,优选了阴离子型降黏剂和耐盐聚合物,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明确了热水驱、单一降黏剂驱、复合驱的降水增油机理;建立了降黏复合驱反应动力学方程,在CMG-STARS软件中开发了降黏复合驱数值模拟方法,并优化了春2单元普通稠油降黏复合驱井网、井距及注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降黏复合驱可以充分发挥驱替相增黏、被驱替相降黏的加和效应,具有体系用量少、碳排放低、提高采收率幅度大等优势;降黏复合驱适合五点法井网,注采井距应小于200 m,在增稠剂质量分数为0.25%、降黏剂质量分数为0.20%的条件下,最佳注入段塞量为0.5倍孔隙体积,注采比为1.05。矿场实践表明,特高含水后期(含水率96.0%)的油井实施降黏复合驱,含水率降幅达30%以上,日增油5 t/d。研究证实了该项技术矿场应用的可行性,可为改善普通稠油开发效果、实现工业减排提供借鉴。
- 赵林郝丽娜于春生张勇肖梦华柴细琼姚江龚恒圆
- 关键词:普通稠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春光油田
- 一种稠油降黏剂及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降黏剂及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本发明稠油降黏剂包括以下成分:丙烯酰胺复合物、丙烯酸钠单体、渗透剂、乳化剂、氢氧化钠、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稠油降黏剂可以在稠油中形成乳化体系,从而将稠油分散为微...
- 夏文杰杨大春郑雄杰
- 响应面法优化稠油降黏剂降黏性能的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内蒙毛1井稠油难以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开采的难题,以丙烯酸十八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苯乙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油溶性降黏剂。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方法,分析了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降黏剂降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降黏剂降黏性能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时间>引发剂BPO加入量>反应温度;引发剂BPO加入量和反应温度之间交互作用极为显著,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降黏剂合成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BPO):m(总单体)=1.2%,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70℃。在此优化条件下降黏剂的降黏率为48.73%,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加入降黏剂后稠油的屈服应力和黏度值降为131Pa、18756mPa·s,降黏剂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00℃。毛1井稠油的室内模拟驱油采收率提高11.22%。
- 王绘鹏杨昌华张永伟王辰黄泽宇
- 关键词:稠油降黏剂油溶性响应面法
相关作者
- 高敏

- 作品数:41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降黏剂 稠油降黏 腰果壳油 腰果酚 抗盐性
- 江建林

- 作品数:35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降黏剂 表面活性剂 稠油降黏 腰果壳油 腰果酚
- 沈之芹

- 作品数:263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高温高盐 驱油剂 烃基 组合物 泡沫排水剂
- 徐德龙

- 作品数:151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超声空化 辐射面 空化 电能转换 共振声谱
- 敬加强

- 作品数:256被引量:719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稠油 减阻 环状流 含蜡原油 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