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6篇“ 穗部性状“的相关文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关中地区玉米性状关系研究
2025年
为构建“玉米长-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粒重”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农田环境变化下关中地区玉米性状之间的因果效应,依据关中地区田间管理经验,在陕西杨凌设置雨养和灌溉2个主处理,免耕、不同灌水定额、不同施肥量、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和不同覆盖措施5个副处理,共33个处理,进行了连续3 a(2014—20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6个性状均易受田间环境变化的影响,变异系数均介于10.87%~22.49%(中等变异),其中粒重对田间环境变化最敏感,其次为百粒重。玉米性状关系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与田间实测数据适配欠佳,但在修订后,6个适配度评价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粒重受百粒重的影响(0.667)>行数(0.554)>长(0.463)>行粒数(0.283)>粗(0.102),百粒重受行粒数的影响(-0.734)>长(-0.398)>行数(0.318)>粗(0.151),行粒数受长的影响(0.939)>行数(-0.167),粗受长的影响(0.606)>行数(0.272)。研究结果可为关中地区通过改善性状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王乃江王乃江冯浩冯浩
关键词:玉米农田环境穗部性状结构方程模型
玉米性状和籽粒淀粉糊化特性的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超过六亿亩。我国对于玉米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进一步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是玉米生产面临的挑战之一。玉米淀粉在食品加工和工业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糊化特性是玉米籽粒淀粉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对...
徐一亿
关键词:玉米淀粉糊化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穗部性状
小麦品种群体株型和性状GWAS分析及优异种质鉴定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全球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人类最早栽培的谷物之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黄淮麦区是小麦的重要产区,培育高产优质的品种是该麦区小麦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筛选出具有高产潜...
林健
关键词:小麦株型性状穗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耐密种质筛选
玉米作为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的主要供给作物之一,我国对其需求量持续增加,产需缺口扩大。由于国内玉米种植面积趋稳,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来增加玉米单产水平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性状是玉米产量构成的重要要素,高密种植会影响...
邹雪芸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穗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性状差异及其对子粒脱水速率的影响
2024年
以我国1970-2010年代的5个主推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随品种更替性状的变化,明确其对子粒脱水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品种更替玉米苞叶面积、厚度、层数均减小,苞叶蓬松度增加,粒长显著增加,长和行粒数减小,轴直径、柄长度、行数和粗无明显变化;生理成熟前、后子粒脱水速率呈增加趋势。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苞叶面积、柄长度、粒长、粗、行粒数4个性状和苞叶面积、苞叶厚度、柄长度、粒长、长、粗5个性状分别为生理成熟前、后子粒脱水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相关分析表明,苞叶面积、轴直径、柄长度、长与生理成熟前、后子粒脱水速率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说明苞叶较小较薄且层数少、轴细、柄短、较短较细的果有利于子粒脱水。
郭怀怀于晓芳高聚林马达灵胡树平王利青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
小麦TL-RIL群体株型与性状QTL分析及应用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品种的培育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以“泰农18×临麦6号”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群体(TL-RIL)的184个家系为材料,结合前期利用RN...
徐雯雯
关键词:小麦株型穗部性状QTL
新疆南疆春播玉米性状及产量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研究新疆南疆正播玉米性状及产量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探索适宜南疆的玉米种植密度。以‘天玉1885’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南疆平原区和冷凉区设置6个种植密度,研究2个不同气候区域的玉米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平原区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田间秃尖率和空杆率最低,分别为7.5%和1.9%,行数、千粒重和产量较其他处理高,分别为17.8行、348.7 g和15246 kg/hm^(2);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和8.25万株/hm^(2)处理下长、行粒数、粒数和单棒重较高,但是有效数较低,产量仅为13232 kg/hm^(2)和14859 kg/hm^(2);种植密度为9.75万株/hm^(2)、10.50万株/hm^(2)和11.25万株/hm^(2)的处理,虽田间有效数最高,但秃尖率、秃尖长、空杆率、单棒重、千粒重较低,不易获得高产,产量仅为14529 kg/hm^(2)、13394 kg/hm^(2)和12282 kg/hm^(2)。冷凉区种植密度为10.50万株/hm^(2)时,长、行粒数、单棒重、粒数较其他处理高,产量表现突出为17997 kg/hm^(2);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9.00万株/hm^(2)和9.75万株/hm^(2)的秃尖长、空杆率、有效数较其他处理低,虽千粒重较高,但产量不高,为13908 kg/hm^(2)、14429 kg/hm^(2)和15825 kg/hm^(2);种植密度为11.25万株/hm^(2)和12.00万株/hm^(2)的处理,虽有效数较高,但长、单棒重和千粒重较低,导致产量不突出,为16581 kg/hm^(2)和15714 kg/hm^(2)。研究发现,平原区玉米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冷凉区玉米种植密度为10.50万株/hm^(2)时,植株可通过自身调节协调个体优势和群体结构,获得较高产量。试验结果为南疆春播玉米高产种植提供了理论支撑。
李星星欧欢陈娟刘荣森唐怀君谢小清刘燕罗单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新疆南疆穗部性状
四百八十七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2024年
为研究玉米种质资源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筛选鉴定优质玉米资源。以贵州、陕西、甘肃、湖北4个省份收集的487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玉米10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性状变异系数为6.1%~71.0%,表型多样性指数为0.319~2.038。相关分析表明,10个性状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系统聚类分析将487份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有187份种质资源,类群Ⅱ有208份种质资源,类群Ⅲ有48份种质资源,类群Ⅳ有44份种质资源,贵州和陕西的玉米种质资源代表性更强。最终筛选到15份性状综合表现优异的玉米种质资源,为玉米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种质材料创新和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和基础材料。
李清超杨珊张登峰刘建新孙开利吴迅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穗部性状系统聚类
8个糯玉米品系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2024年
为筛选玉米外观品质优良、营养成分丰富的鲜食糯玉米品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分析了8个糯玉米品系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结果表明:8个糯玉米品系籽粒重、鲜百粒重、轴重、长、粗、秃尖长、行数、行粒数、轴粗、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E含量和维生素B6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性状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达73.2%;营养成分维生素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99.03%。相关性分析表明:维生素E含量与维生素B6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鲜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长、行数均与轴重呈显著正相关;粗与行粒数、籽粒重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秃尖长与鲜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籽粒重与行粒数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得出综合营养品质高的品系有晶彩糯2号、诚糯8号、凤糯1号、京糯832,为生产上选出营养成分丰富的糯玉米品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陈平余海兵
关键词:糯玉米穗部性状营养成分维生素E
一种甜糯玉米性状检测用全景自动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甜糯玉米性状检测用全景自动扫描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能够带动数字相机进行平移和转动的伺服直线模组以及移动转台,通过数字相机对甜糯玉米进行全景扫描,生成高清晰度的影像并采集到图像数...
姜春霞贺亭峰李娜刘化涛张伟刘恩科

相关作者

徐正进
作品数:487被引量:4,839H指数:4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穗型 粳稻 穗部性状 直立穗型
陈温福
作品数:507被引量:6,297H指数:49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杂草稻 生物炭 粳稻 株型
郑桂萍
作品数:294被引量:1,547H指数:21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寒地水稻 寒地 穗部性状 土壤水分
王嘉宇
作品数:128被引量:1,212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QTL分析 穗型 穗部性状
吕艳东
作品数:177被引量:906H指数:18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寒地水稻 寒地 水稻品质 早粳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