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1篇“ 空心钉固定“的相关文章
F形空心固定与传统平行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空心分布技术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信阳一五四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5.26±5.17)岁,骨折病程2~14(8.33±0.21)d,Garden骨折分型:Ⅰ~Ⅱ型27例、Ⅲ~Ⅳ型33例,采用传统平行固定;B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55.31±5.22)岁,骨折病程3~13(8.35±0.16)d,Garden骨折分型:Ⅰ~Ⅱ型25例、Ⅲ~Ⅳ型35例,应用F形空心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照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A组[(38.74±0.82)分比(38.41±0.25)分、(40.56±0.83)分比(40.27±0.22)分、(3.57±0.88)分比(3.25±0.31)分、(3.61±0.85)分比(3.36±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2、2.616、2.657、2.186,均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B组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率高于A组[86.67%(52/60)比68.33%(41/60)],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4.25±0.31)个月比(4.58±0.8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t=2.796;均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A组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5,P=0.013)。结论与传统平行固定相比,在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F形空心固定效果较好,对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加快骨折愈合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彭良贞张凤海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空心钉髋关节功能
无结锚空心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无结锚空心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手术。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4例患者采用锚固定,另外14例采用空心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失血量、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组在术中透视[(0)次vs(2.1±0.4)次,P<0.001]和术后止痛药使用[(2.1±0.5)d vs(3.1±0.6)d,P<0.001]均显著优于空心组,但是前者医疗费用[(29677.3±2406.3)元vs(18605.2±953.7)元,P<0.001]显著高于后者。两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IKDC、Lysholm评分和ROM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间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膝关节退变加重的影像改变。[结论]无结锚空心固定技术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相比之下,无结锚术后舒适度高,但治疗费用更高。
彭俊洋张云鹏陈晖魏俊成田纪伟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术空心钉
股骨颈动力交叉系统和三枚空心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观察,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系统和三枚空心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早期疼痛程度,比较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为选择更优的内固定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FNS固定的2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采用三枚空心固定的2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第3、5d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24周时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5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24周末次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动力交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不适,缩短手术时间。
张子朋刘缪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
带蒂髂骨瓣空心固定青壮年股骨颈移位骨折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带蒂髂骨瓣空心固定青壮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9月采用带蒂髂骨瓣空心固定治疗的19例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9.3±9.8)min,切口长度(16.7±1.7)cm,术中出血量(50.5±6.7)ml,住院时间(10.1±1.0)d。随访时间(60.1±7.8)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12.2±4.3)周。与术后1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3.1±1.8)vs(1.5±2.3),P=0.015]、髋屈伸ROM[(113.3±7.3)°vs(129.2±8.3)°,P=0.018]、髋内-外旋ROM[(76.3±3.2)°vs(89.5±2.7)°,P<0.001]、Harris评分[(79.4±2.3)vs(90.6±4.6),P=0.024]均显著改善。影像方面,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5±6.7)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Garden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但T?nnis评级显著进展(P<0.05),骨折愈合超过2年后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GardenⅣ型)。[结论]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采用带蒂髂骨瓣空心固定,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苑芳昌管西亮李勇胡鹏杜晓飞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缺损骨瓣空心螺钉
机器人辅助空心固定PauwelsⅡ~Ⅲ型股骨颈骨折
2024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徒手经皮空心固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科手术治疗Pauwels II~III型股骨颈骨折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9例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置入空心(机器人组),30例采用徒手经皮置入空心(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61.9±13.5)min vs(87.0±14.4)min,P<0.001]、切口总长度[(2.2±0.4)cm vs(5.2±0.4)cm,P<0.001]、术中失血量[(29.3±4.8)ml vs(33.0±7.8)ml,P=0.018]、术中透视次数[(6.7±1.2)次vs(9.8±1.1)次,P<0.001]、导针调整次数[(4.5±1.1)次vs(7.9±0.9)次,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机器人组完全负重时间[(104.6±4.3)d vs(108.7±8.1)d,P<0.001]显著早于徒手组。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Harris评分、髋伸-屈ROM、髋内-外旋ROM均显著改善(P<0.05);机器人组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85.3±3.4)vs(82.2±3.3),P<0.001;术后6个月,(87.0±2.6)vs(82.8±4.2),P<0.001]、髋伸-屈ROM[术后1个月,(89.6±7.2)°vs(86.6±5.0)°,P=0.045;术后6个月,(105.2±4.6)°vs(102.8±4.0)°,P=0.030]及术后1个月的髋内-外旋ROM[(58.0±2.7)°vs(54.7±2.5)°,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影像方面,机器人组在Garden对线指数、空心离散度、股骨颈短缩方面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但两组颈干角和空心平行度、骨折愈合时间、Ficat评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经皮置入空心固定相比,采用机器人辅助行空心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置效果好、离散度大,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吴骐鸿王俊文吴晨尧韩乐奇祁师亮黄玉成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与空心固定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与空心固定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空心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对比2组的手术指标、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使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的效果突出,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高强李鹏
关键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一种股骨颈空心固定导航定位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骨颈空心固定导航定位器,包括主架、横移组件、升降组件和瞄准定位机构,在竖向固定柱的上部固定有实用座和参照座并分别安装参照髓内和实用髓内,在一个能够沿横向滑动臂横向滑动并锁定的横移组件上,安装有...
范炎峰荆玲赵丹丹邹梦梦范金点
股骨颈系统与空心固定股骨颈骨折的荟萃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空心加压螺(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s,CCS)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建库—2022年3月有关FNS与CC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NOS量表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24例患者采用FNS治疗,374例患者采用CCS治疗。荟萃分析结果显示,FNS组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短缩长度、Harris评分结果均优于CCS组(P<0.05);CCS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FNS组(P<0.05);FNS组股骨颈短缩,内固定失效发生率均少于CC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S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与传统CCS比较,患者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早,内固定失效率低,并且能较好维持股骨颈长度,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冀家琛董亮王敏黄小强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术空心螺钉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固定治疗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固定在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华侨大学附属厦门长庚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9例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闭合组(n=30)和传统组(n=29)。闭合组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固定术,传统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体液免疫功能及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踝关节功能评分[Marland足部功能量表(MFS)]。结果:闭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的舒张期峰值流速(DPV)、收缩期峰值流速(SPV)、阻力指数(RI)较术前改善,且闭合组改善幅度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术前下降,但闭合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无脱落病例,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MFS评分较术前改善,且闭合组改善幅度大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固定术治疗单纯外踝关节骨折患者能优化手术路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免疫功能损害,有助于骨折断端愈合,减轻疼痛,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沈雄海宋明陈金武郑立槟
关键词:踝关节功能
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固定股骨颈骨折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固定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5月经皮空心固定股骨颈骨折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36例徒手置。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导针定位次数、下地行走时间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随访(31.4±6.8)个月,机器人组骨不连1例,股骨头坏死3例;徒手组骨不连2例,股骨头坏死5例。机器人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徒手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Harris评分、髋伸-屈、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3个月机器人组的Harris评分、ROMs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Garde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空心平行度、分散度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相应时点两组间在颈干角、Tonnis髋退变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固定股骨颈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置精度,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陈金雄陈金雄周观明陈希聪肖可明余海波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

相关作者

李明
作品数:303被引量:1,178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手术治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外科手术
杨蓉蓉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固定 锁定板 空心拉力钉 空心钉
徐振华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空心钉固定 儿童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 PONSETI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徐光伟
作品数:28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闭合复位 股骨颈骨折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儿童
王文怀
作品数:49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修复 关节镜 骨折 同种异体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