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0篇“ 立体定向活检“的相关文章
立体定向活检与开颅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差异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技术在颅内病灶活检中的实用价值,分析脑立体定向活检与开颅手术切除病理差异,探索提高脑立体定向活检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3年10月行脑立体定向活检后并行手术切除活检33例,对比脑立体定向活检与开颅手术切除病理差异,探索脑立体定向活检实用价值,并分析其结果差异。结果33例患者年龄25~80岁,均值53.1岁,男20例,女13例。33例患者中常规病理脑立体定向活检星形细胞瘤23例,恶性肿瘤4例,异型细胞1例,胶质增生3例,脑膜瘤1例,室管膜瘤1例;开颅手术常规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27例,脑膜瘤1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免疫组化脑立体定向星形细胞瘤27例(Ⅱ级15例,Ⅲ级5例,Ⅳ级7例),转移癌3例,室管膜瘤1例,脑膜瘤1例,弥漫大B淋巴瘤1例,开颅手术切除星形细胞瘤共28例(Ⅱ级13例,Ⅲ级6例,Ⅳ级9例),转移癌3例,脑膜瘤1例,弥漫大B淋巴瘤1例。常规组织学病理差异占12.12%(4例),免疫组化诊断分类分级差异率18.18%(6例),而免疫指标(Ki-67)差异高达36.36%(12例),其余指标均符合。结论脑立体定向活检是颅内病灶诊断的可靠方法,虽不能完全体现病灶生物学性质,但能够满足临床应用。提高影像阅片和穿刺技巧有利于获取更具代表性结果。
李敏涂斌锋罗庆丰李东海李剑斌邓国军钟方平
关键词:开颅手术病理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术在脑深部病变临床诊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技术在深部病变的临床诊断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机器人辅助完成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结果 22例患者行27个靶点活检(其中5例行2个靶点)。患者均通过常规病理检查,获得最终病理诊断,阳性诊断率为100%,其中: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1例,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4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5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7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瘤2例,炎性肉芽肿1例。1例出现穿刺靶点血肿,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术是一项可通过微创切口实现的脑活检技术,具有穿刺精度高、诊断率高、操作灵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张双商继峰黄朝阳李宽许添武陈富勇
关键词:脑深部病变机器人立体定向活检术
AIDS伴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立体定向活检术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伴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9例AIDS病人伴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均行立体定向活检术取闹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9例中,18例获得确诊,诊断阳性率为94.74%;其中真菌感染7例,肿瘤3例,进行性多病灶脑白质病、HIV脑病2例、结核肉芽肿各2例,弓形虫病、病毒性脑炎各1例。1例(5.26%)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不明确。术后出现穿刺道少量出血1例(5.26%),无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死亡病例。根据活检术后病理结果给予相应治疗,随访4个月~1年,平均6个月,复查颅脑增强MRI显示15例病灶变小、数量减少和(或)周围水肿减少,好转率为78.95%;4例无明显变化。结论AIDS病人伴发的颅内占位性病理性质多样,立体定向活检术能提供精准的诊断,并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陈思唐忠王辉季玮周泱初明彭巧丽廖广生黄东东余凤仪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
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术在脑深部病变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术在脑深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至2021年5月实施机器人辅助脑内深部病变活检术38例,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行41个靶点活检(3例行双靶点活检)。7例首次穿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阴性,其中6例通过调整穿刺点再次穿刺为阳性,1例术后常规病理为阳性。所有病人均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38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胶质瘤24例(WHO分级Ⅰ~Ⅱ级4例,Ⅲ~Ⅳ级20例),淋巴瘤9例,生殖细胞瘤4例,淀粉样变性1例。术后发现术区血肿6例,包括5例无症状性小出血和1例严重迟发性脑出血导致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机器人引导下脑深部病变活检术具有精准、微创、阳性率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病人并掌握神经外科机器人的使用方法,结合术前影像确定靶点、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等方法是提高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确诊率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林涛陈志杰刘妲邓斌山常国王辉郭强陈俊喜李海南蔡林波
关键词: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机器人
3D打印导板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引导下脑肿瘤立体定向活检技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脑肿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病灶最大层面直径28.7(15~63)mm。术前行螺旋薄层CT平扫、强化、血管灌注成像扫描(层厚1.25 mm)。DICOM格式CT图像传输至Minics 19.0图像处理系统,勾画穿刺靶点、进针通道,3D打印穿刺导板。手术麻醉方式为10例全麻,2例局麻。术中依鼻根、眉弓标志放置导板,依规划的穿刺轨迹多点取材,获得病理组织送检。术后复查头部CT。结果:术后CT影像提示全部准确到达规划的靶点。10例全麻患者评价耗时75~80 min,2例局麻患者分别耗时约40 min和35 min。12例患者中1例术中急性出血,改变头位充分引流后未形成血肿,6例微量血肿形成(出血量<1 mL),8例轻微水肿(反应带<3 mm),3例轻微头疼。术后病理显示胶质瘤5例,转移瘤3例,淋巴瘤3例,脱髓鞘1例。结论:3D打印导板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活检技术不仅准确、安全,而且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体位灵活、成本低廉。
李鹏佘春华张振孙增峰伊凯凯张瑞平
关键词:3D打印活检脑肿瘤
一种立体定向活检穿刺导板及检查床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体定向活检穿刺导板及检查床,包括固定部和导向部;固定部包括眉弓部,眼眶部和颅骨部;眉弓部,眼眶部和颅骨部分别与人体面部的眉弓,眼眶和额骨贴合;导向部固定安装在颅骨部一侧;导向部包括穿刺导管,穿刺导管内设有...
李鹏佘春华孙增峰张振张瑞平汪少军
框架立体定向活检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框架立体定向活检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明确框架立体定向活检在原发性淋巴瘤价值,推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诊断规范化,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影像学诊断淋巴瘤患者及术后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瘤患者,探讨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其局限性,分析立体定向活检操作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纳入研究患者共59例,男36例,女23例,术前影像学诊断淋巴瘤患者共52例,立体定向活检病理确诊46例;术前影像学未诊断淋巴瘤患者中术后立体定向活检病理提示淋巴瘤患者7例,影像学诊断与病理相符合率77.97%。框架脑立体定向并发症主要是出血(9例)、头痛加重(7例)、肢体活动障碍加重(1例)、呕吐(6例)、短暂意识丧失(1例),无颅内感染、死亡病例。出血量2 mL以内6例,2~10mL内2例,10 mL以上1例,均未行开颅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较轻,通过提高手术操作水平能够大幅降低。结论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是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安全有效诊断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水平,提升原发性颅内淋巴瘤诊断准确性。
李敏涂斌锋吕巧莉钟方平李东海李剑斌
关键词: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并发症
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在立体定向活检术中的应用及精确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检测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用于立体定向活检术中的靶点精确度并探究术中脑脊液流失对其精确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64例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引导下行无框架立体定向脑病变活检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组,实验组36例,术中开放蛛网膜及软脑膜后立即予以医用生物胶(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封堵颅骨骨孔防止脑脊液流失,对照组28例不予处理。将术前、术后影像资料融合后,通过计算实际穿刺靶点和规划靶点间的三维空间距离分析其靶点精确度。收集两组的靶点精确度误差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cbot引导下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总体靶点精确度误差为(1.510±0.636)mm,其中实验组靶点精确度误差为(1.207±0.470)mm,对照组靶点精确度误差为(1.899±0.614)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医疗机器人Remebot辅助下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术精确度较高,应用前景广阔。
徐力柳荫陶晓旸陈军罗成郝向成陈笑殷义明
关键词:机器人立体定向活检术
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体会
背景神经外科机器人应用在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中,符合功能神经外科追求的精准、微创、有效的诊疗理念,在手术时间、确诊率、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掌握机器人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活检技术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方法回顾性分析...
林涛陈志杰刘妲邓斌山常国王辉郭强陈俊喜李海南蔡林波
关键词:手术要点
立体定向活检技术在颅内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术前头颅磁共振提示颅内淋巴瘤考虑的患者行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明确病理。结果 12例患者均为颅内淋巴瘤,阳性率100%。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7 h,平均住院时间6.6 d。2例术后出血,但出血量均小于10 ml。1例术后水肿加重,予急诊行去骨瓣减压。结论 立体定向活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快、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推广。但当淋巴瘤较大或瘤周水肿致颅内压明显升高,开颅活检除了能明确颅内病变病理性质,还可以有效解除颅内高压问题。
周晨辉
关键词:淋巴瘤立体定向活检

相关作者

田增民
作品数:452被引量:1,75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机器人 癫痫 脑肿瘤 放射疗法 CT
魏祥品
作品数:153被引量:385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导航 难治性癫痫 显微外科 海洛因成瘾者 垂体腺瘤
余化霖
作品数:195被引量:497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脊髓损伤 内窥镜 颅内 颅内病变
张剑宁
作品数:572被引量:2,46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肿瘤 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
耿鑫
作品数:47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内窥镜 颅内病变 神经内镜 颅内 病变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