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0篇“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的相关文章
- SYBR Green实时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采用实时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RQ-TRAP法)检测不同细胞端粒酶活性。方法用RQ-TRAP和TRAP-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2种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RQ-TRAP方法能准确特异地检测系列稀释的293T细胞蛋白提取液的端粒酶活性,灵敏度可达8个细胞,扩增效率为98.92%。阴性对照组则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RQ-TRAP方法测得12个细胞系中端粒酶的活性与TRAP-ELISA方法结果有较强相关性(r2=0.762 5)。两种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细胞。结论 RQ-TRAP方法检测端粒酶可行,比TRAP-ELISA方法成本低、时间短,且支持高通量,是一种新的可快速可靠定量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 麻文青连福治汪金泉杨磊
- 关键词:端粒基因扩增端粒酶活性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肝癌模拟肝穿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肝活检组织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用于肝细胞癌(HCC)诊断的可行性。方法:HCC共28例,每例HCC肿瘤切除后立即行肝肿瘤模拟细针穿刺。应用非放射性同位素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分别对28例模拟肝穿组织和28例肿瘤切取组织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模拟肝穿组织与肿瘤切取组织的端粒酶检测结果完全一致,阳性率均为82%(23/28)。结论:模拟肝穿组织与肿瘤切取组织在HCC端粒酶活性检测方面具有同等的效果。该结果提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在HCC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的判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卫立辛范瑞芳杨庆贾凤岐王维锋郭亚军吴孟超
- 关键词:肝细胞癌活组织检查针吸端粒酶HCC
-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运用简便、快速及无放射性污染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silverstaining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SS -TRAP)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方法 :运用SS -TRAP法检测了 2 93细胞、经加热处理的 2 93细胞、空白对照及典型乳腺癌组织、良性乳腺病变标本中端粒酶活性 ,其结果予以定量。结果 :该法至少能检测出10个以上 2 93细胞中端粒酶活性 ,热处理及空白对照均为阴性 ;乳癌组织标本中银染条带清晰可见 ,而良性病变中未见端粒酶阳性条带。结论 :非核素银染TRAP法可用于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 ,与TRAP法相比 ,同样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更快速、简便。
- 黄燕何国平税青林赵小平
- 关键词:银染端粒酶TRAP酶活性
-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结合微孔板杂交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 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 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具有比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组织和瘤旁组织无此酶活性,肝癌凋亡组织端粒酶活性 显著降低。结论 该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状态。
- 温淑娟况二胜黄镇华
- 关键词:端粒微孔板杂交末端转移酶
- 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并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36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和3例正常肝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3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有29例(80.6%)阳性。而36例癌旁组织只有4例(11.1%)阳性。3例正常肝组织均阴性。4例癌旁组织端粒酶阳性的患者均于术后半年内复发。结论: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可望成为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对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随访观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卫立辛曲增强李东升阎振林贾风歧郭亚军吴孟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端粒酶端粒酶活性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癌旁及远端正常胃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作为胃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TRAP-ELISA法检测了 5 1例胃癌组织、癌旁及远端正常胃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5 1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 48例( 94.1%) ,癌旁组织为 17例 ( 3 3 .3 %) ,远端正常胃组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结论 :端粒酶是特异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基因标志 ,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记物。
- 唐伟东方庆安张冬雷施健
- 关键词:胃癌端粒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肺癌端粒酶活性被引量:10
- 2000年
- 目的 评价端粒酶能否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个肿瘤标志物。方法 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34例人肺癌手术标本 (包括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标本各 34份 ,2 8个相应淋巴结 )的端粒酶活性。另有肺囊肿、肺炎性假瘤各 3例作为对照。结果 88.3% (30 / 34 )的肺癌癌组织端粒酶阳性 ,正常组织全部阴性。结论 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诊断的一个肿瘤标志物 ,改良的银染TRAP法成本低、污染少 。
- 古涛王绪刘永王秀英薛涛张蓓王伟
- 关键词:肺癌端粒酶肿瘤标记物
-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银染色法用于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建立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 -银染色技术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用裂解液提取组织细胞中的端粒酶模板 ,在特异引物作用下进行 PCR扩增 ,所得产物用氯仿∶异戊醇 (2 4∶ 1)处理浓缩 ,作聚丙稀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 ,经硝酸银染色分析端粒酶活性。 结果 :TRAP-银染色法能准确特异地检测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 / 0 )的端粒酶活性 ,灵敏度可达 1× 10 2个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在 2 3例各种恶性肿瘤组织中为 86 .9% (2 0 / 2 3) ,而在 19例炎性包块与良性增生组织为 5 .3% (1/ 19) ,5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有端粒酶活性。 结论 :TRAP-银染色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测定敏感度与重复性 ,对临床恶性肿瘤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虞伟谈华武建国季洪爱
- 关键词:端粒酶肿瘤
-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建立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测定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方法:将银染与TRAP相结合,测定了人肿瘤细胞株及穿刺细胞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人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为阳性,35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穿刺标本中,33例端粒酶活性阳性,12例良性病变均为阴性.结论:银染TRAP法是特异,敏感及快速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提示该方法可成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之一.
- 何晓松俞军戴美红刘东利张传兰高长明
- 关键词:端粒酶肿瘤染色体TRAP
-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1999年
- 何晓松俞军戴美红刘东利张传兰高长明
-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活性TRAP肿瘤
相关作者
- 张亚平

-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
- 研究主题:端粒酶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端粒酶活性检测 子宫颈癌 妇科肿瘤
- 胡云

- 作品数:39被引量:97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
- 研究主题:端粒酶 土荆皮酸 端粒酶活性 细胞凋亡 A2780细胞
- 李克深

- 作品数:21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先兆子痫 端粒酶 NTD 基因表达 端粒酶活性检测
- 彭素蓉

- 作品数:75被引量:16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卵巢肿瘤 宫颈癌 卵巢癌 预后 CA125
- 翟玲

- 作品数:9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端粒酶 端粒酶活性检测 三氧化二砷 A2780细胞 寡核苷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