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7篇“ 第二相粒子“的相关文章
- 退火工艺对电池壳用钢XDCK第二相粒子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为了研究退火工艺对电池壳用钢XDCK第二相粒子的影响,在连续退火条件下对XDCK进行模拟试验和工业试验。采用连续退火模拟试验机模拟连续退火生产工艺,对不同退火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试样中第二相粒子的尺寸、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壳用钢XDCK中第二相粒子为TiC,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第二相粒子尺寸逐渐增大。
- 杨源华吴春红彭冲
- 关键词:第二相粒子退火工艺
- 考虑第二相粒子的晶粒尺寸梯度镍基合金晶体塑性有限元分析
- 2024年
- 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但存在于合金内第二相粒子对这些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为了阐明第二相粒子对梯度结构镍基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结合Hall–Petch法则通过用户子程序方式嵌入至Abaqus软件中,并对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的强度和延展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和应变云图。进一步探究了位于表层或芯部的不同颗粒尺寸第二相粒子对该合金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含第二相粒子的晶粒尺寸梯度结构镍基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图和应力和应变分布图。结果表明:位于表层1号尺寸第二相粒子的镍基合金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延展性,强度为1804.96 MPa,应变为20.49%;位于芯部1号尺寸第二相粒子的镍基合金抗拉强度最大,为1902.34 MPa,但延展性最差,为9.68%。随着第二相粒子尺寸的增大,镍基合金的强度逐渐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镍基合金的强塑性,并为合金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 周胜曾鑫黄文科陈宏轩陈帅
- 关键词:镍基合金第二相粒子晶体塑性
- 低碳钢中高密度超细纳米第二相粒子的快速获取
- 2024年
- 一般熔炼过程中,非金属化合物以夹杂物的形式存在,对钢的力学性能和寿命都会有损害.当夹杂物尺寸小到纳米量级,从而在钢中形成高密度分布的纳米第二相颗粒却能够有效同时提升钢的强度和韧性.本文通过在熔炼过程中施加动态磁场,制备了Fe–0.04C–1.5Mn–0.5Ti–0.5Al_(2)O_(3)(Fe–TAMO)钢,然后通过轧制和退火处理实现对Fe–TAMO钢的晶粒尺寸优化和等轴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铸态组织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第二相粒子,密度为3.3×10^(15)m^(-2),颗粒的平均直径为2.75±0.803 nm.通过EDS能谱分析,第二相颗粒为Ti–Al–Mn氧化物.利用万能试验机分别测试了铸态、轧制态以及退火态Fe–TAMO钢的压缩力学性能,铸态Fe–TAMO钢的晶粒尺寸为143μm,抗压屈服强度为150 MPa,约为铸态纯铁素体钢的2倍.经过轧制和退火处理,Fe–TAMO钢的晶粒尺寸减小为64μm,抗压屈服强度为334 MPa.该方法极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了在短时间(约3 min)内将超细的纳米第二相粒子均匀分散在钢基体中,密集分布的第二相纳米颗粒有效提高了钢的强度,并且通过后续热处理能进一步提升钢的力学性能,为大批量生产高性能钢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王肖肖黄青松
- 关键词:感应熔炼动态磁场铁素体钢
- 2219铝合金粗大第二相粒子破碎机理
- 2023年
- 对多向锻造后的2219铝合金进行了高温和中低温压缩试验,研究了2219铝合金长条状和等轴状第二相粒子的破碎行为,揭示了其破碎细化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高温(T=510℃)双向压缩时,长条状粒子塑性较好,变形时被压弯,当超过弯曲极限时,粒子发生破裂;当T下降至240℃时,长条状粒子脆性增加,大量粒子被脆性折断,细化效果显著提升,粒子主要呈等轴状,等轴状粒子占总结晶相的面积分数从高温时的64%增加至79%。等轴状粒子破碎难度大,高温压缩变形时,主要借助位错的形成和迁移行为实现粒子外围逐渐溶解,尺寸减小;中低温压缩变形时,基体中的位错回复和迁移较慢,易在粒子附近塞积和缠绕,等轴状粒子主要借助位错引起的基体强化作用实现破碎,破碎效果提升。
- 毛献昌林土淦林海燕陈德灯何海林
- 关键词:2219铝合金第二相粒子变形温度
- 低碳钢热轧时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使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钢的相转变温度和第二相粒子析出最强时的温度,研究了卷取温度对第二相粒子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过程中第二相粒子析出量较大;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固溶度逐渐下降,析出动力逐渐增加,但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扩散动力减弱,第二相粒子析出量先增多后减少,在750℃时第二相粒子析出量最多。第二相粒子主要为碳化物和硫化物,氮化物较少;卷取温度的降低使元素难以扩散,从而抑制了第二相粒子的析出。
- 杨志刚牛跃威黄伟丽王信威陈四平王宇
- 关键词:第二相粒子卷取温度低碳钢
- Mg处理对厚板中第二相粒子、HAZ组织及韧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综述了Mg对钢中第二相粒子、HAZ组织及韧性的影响,同时讨论了w(Ti)/w(N)及Al、Nb和B等合金元素对Mg处理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当w(Mg)=27×10^(-6)时,HAZ中IAF体积分数最高,为55.4%,能够促进IAF生长有效夹杂物尺寸集中在2μm左右。随着Mg含量增加,钢中纳米TiN粒子增量细化析出,HAZ的低温冲击功值随着纳米TiN粒子的体积密度增加呈直线关系上升。对于铁素体船板钢,Mg处理后促进了晶内针状铁素体的生长,添加49×10^(-6)的w(Mg)后,-40℃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从20 J增加到167 J。对于贝氏体海工钢,添加42×10^(-6)的w(Mg)后,第二相粒子的高温下溶解量大,钉扎力下降,晶粒粗大,-40℃HAZ韧性从加w(Mg)=2×10^(-6)的201 J降低到加w(Mg)=42×10^(-6)的58 J。w(Ti)/w(N)保持在3.42左右较为合适,此时第二相析出粒子数量较多,尺寸较小,增强了对晶界的钉扎作用。Al的添加会降低钢的HAZ韧性,当w(Al)=200×10^(-6)时,-20℃的冲击功从201 J降低到75 J。Nb添加后晶粒粗大,增加了钢中的脆性组织,Mg处理钢中加入160×10^(-6)的w(Nb)后,-40℃HAZ冲击韧性从127 J降低到58 J。B会提高钢的淬透性,在晶界处的偏聚抑制了晶界铁素体的形成,Mg处理钢中加入22×10^(-6)的w(B),-40℃冲击韧性从40 J提高到141 J。
- 张玉旗张银辉杨健
- 关键词:氧化物冶金第二相粒子韧性焊接热影响区
- 第二相粒子的析出演变及其对锆合金的影响研究进展
- 2023年
- 锆合金因具有低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优异的抗腐蚀、蠕变及辐照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核燃料组件中。为提高锆合金服役性能,通常加入微量Sn、Nb、Fe、Cr、Cu和Ni等合金元素,其中大部分合金元素在α-Zr中的固溶度较低,经过热机械加工后往往以金属间化合物的形式析出,形成第二相粒子(SPPs)。SPPs对锆合金的组织演化、力学性能等具有重要影响,细小且均匀分布的SPPs能有效提升锆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结合锆合金的加工工艺,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锆合金SPPs析出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针对SPPs尺寸和分布的工艺优化方法;梳理了SPPs的类型、尺寸与分布以及晶体学特征,并阐明了SPPs析出后对锆合金塑性变形过程和再结晶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梳理了锆合金SPPs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对锆合金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 章勋亮张聪惠朱文光蒲娇宋国栋周军
- 关键词:锆合金第二相粒子塑性变形再结晶力学性能
- 汽车用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与第二相粒子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2023年
- 伴随着全球双碳政策的实施,节能减排成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汽车用齿轮钢采用的更高温度结合更短时间的渗碳工艺是目前各齿轮生产企业最为直接的降碳措施,但齿轮钢在高温渗碳生产过程中却时常发生奥氏体晶粒异常粗大的问题,且渗碳温度越高混晶现象越严重.因此,各企业对齿轮钢进行微合金化,通过添加微合金元素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第二相粒子产生钉扎作用来阻碍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从而需要对复杂的齿轮钢奥氏体晶粒长大与第二相粒子析出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机制及模型、第二相粒子(Nb(C,N)/AlN)对奥氏体晶界移动的钉扎作用及模型、以及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长大和第二相粒子钉扎作用的影响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第二相粒子的控制方法与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钉扎机制,为高质量齿轮钢的生产提供参考.
- 代智鹏杨健张庆松白云吴小林
- 关键词:齿轮钢奥氏体晶粒度第二相粒子混晶
- Cu-Cr-Ti合金第二相粒子析出动力学及其位错交互强化作用机制研究
- 时效强化型Cu-Cr系合金由于纳米Cr相的析出,使合金具有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高导电率,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引线框架、高铁接触线等领域。通过微合金化能有效调控Cr相的析出形貌和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本文以Cu-Cr-...
- 刘健
- 关键词:析出动力学位错屈服强度
- Nb-Ti高强钢中第二相粒子固溶行为及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研究
- 2023年
-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以及热力学计算,对Nb-Ti微合金化钢中纳米碳化物在高温加热过程中的固溶行为及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b-Ti微合金钢中,奥氏体晶粒尺寸和析出相的大小均受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奥氏体的晶粒尺寸随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与保温时间相比,加热温度对晶粒粗化率的影响更大。温度从950℃加热到1300℃,奥氏体晶粒尺寸从28.4μm长大到94.6μm,晶粒长大迅速;当加热温度达到1200℃,保温时间由10 min逐渐延长至120 min,奥氏体晶粒尺寸从79.4μm逐渐增加到88.5μm,晶粒长大速度缓慢。Nb-Ti微合金钢中的小尺寸析出相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逐渐溶解到奥氏体中,钢中碳化物总数量减少。未溶的析出物均为较大尺寸的(Ti,Nb)C。钢中未溶碳化物中Ti/Nb的原子比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就热稳定性而言,碳化物中的Ti高于Nb,其回溶温度更高。随着温度的升高,Nb、Ti和C的固溶量逐渐增加,Nb-Ti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的体积分数逐渐降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钢中细小的第二相粒子溶解,大大削弱了其对奥氏体晶界的钉扎强度,因此奥氏体晶界开始迁移,奥氏体晶粒开始迅速粗化。
- 杨建伟杨钦吴静郑亚旭汪云辉
- 关键词:热力学计算晶粒长大
相关作者
- 陈茂爱

- 作品数:95被引量:56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第二相粒子 微合金钢 韧性 熔滴过渡 焊接热循环
- 邢军

- 作品数:175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热轧H型钢 翼缘 开坯轧制 H型钢 控温轧制
- 范景莲

- 作品数:389被引量:1,578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复合粉末 细晶 显微组织 注射成形 W
- 吴保桥

- 作品数:260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热轧H型钢 H型钢 翼缘 开坯轧制 异型坯
- 丁朝晖

- 作品数:143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热轧H型钢 翼缘 开坯轧制 吹氩精炼 异型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