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篇“ 筛查指标“的相关文章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BC分类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风险等级,并进行预调查。结果:共完成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89%、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7、0.130(P<0.05),预调查修改1项指标,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疾病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治疗因素),18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有效识别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为实施分层、分级的延续护理提供依据。
- 曾美玲刘娟丁雯王茹张紫莹
- 关键词:心力衰竭延续护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 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与HDP发生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HDP患者为HDP组,产前检查未合并HDP孕妇76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HDP发生危险因素,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唐氏筛查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与HD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肥胖率、糖尿病史、HDP家族史、产前检查情况、负性情绪、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有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存在糖尿病史、HDP家族史、未定期产前检查、负性情绪,APTT、PT、TT、uE3、PAPP-A水平降低,AFP、β-hCG水平升高是HD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PTT、PT、TT、uE3、PAPP-A水平与HDP发生呈负相关(r=-0.438,-0.452,-0.434,-0.478,-0.423,均P<0.05),AFP、β-hCG水平与HDP发生呈正相关(r=0.463,0.441,均P<0.05)。结论:唐氏综合征筛查指标血清uE3、AFP、PAPP-A、β-hCG,血液流变学指标APTT、PT、TT与HDP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关注产前检查上述指标,以便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HDP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 陈伶奕胡瑜洁郑敏珠薛阳周金英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
- 肝内胆管细胞癌筛查指标及其预后因素的分析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肝内胆管细胞癌筛查指标及其预后因素的分析评估方法,包括:收集ICC患者的诊疗信息并形成作为ICC病例组的数据集,收集健康体检人群的诊疗信息并形成作为对照组的数据集;从对ICC病例组和对照组数据集中各单独指标进...
- 刘建平黄炜基刘尊龙任飞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产前筛查指标异常孕妇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PT)在产前筛查中对于指标异常孕妇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比500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分别采用无创产前DNA检测和唐氏筛查的结果,结果 发现无创产前DNA检测的阳性率(0.04%)显著低于唐氏筛查(0.12%)。同时,无创产前DNA检测的诊断准确率(96.00%)明显高于唐氏筛查(88.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664,P=0.0064)。因此,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为产前筛查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可靠的方法,对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无创产前DNA检测组并发症率为0%,明显低于唐氏筛查组4%,差异具有统计学(X2=10.2064,P=0.0064)。结论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于诊断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假阳性率低,无并发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贞芳
- 关键词:产前筛查
- 唐氏筛查指标联合PLGF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探讨孕早中期唐氏筛查指标联合胎盘生长因子(PLGF)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56例HDP孕妇(病例组)和75例健康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11-19+6周的血清PLGF及孕15-19+6周唐氏筛查数据。结果 两组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血清PLGF和游离雌三醇(uE3)水平低于正常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β-HCGMOM值(OR>1,95%CI:1.455-5.196)增高,uE3MOM值(OR<1,95%CI:0.027-0.402)和PLGF浓度(OR<1,95%CI:0.957-0.987)降低是HD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β-HCG、uE3和PLGF对HDP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802)。结论 孕早中期血清β-HCG、uE3和PLGF水平对HDP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相对单一指标更好。
- 赵宇张志红王星胡孟彩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唐氏筛查胎盘生长因子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
-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唐氏筛查指标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唐氏筛查应用于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以及同期50例进行常规孕检的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对比两组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以及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3)、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生物标志物的含量,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唐氏筛查对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多普勒超声参数VI、FI、VFI分别为14.39±2.25、20.38±2.15、4.08±0.63,均低于研究组的28.55±4.17、32.62±1.77、8.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1、31.079、20.450,P均<0.05)。研究组uE3、AFP、β-hC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唐氏筛查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优。结论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唐氏筛查为胎儿生长受限的早期检测与评估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临床信息,诊断效能较高。
- 翟红梅
- 关键词:唐氏筛查胎儿生长受限
- 孕早期产前筛查指标PAPP-A、F-βhCG的MoM值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产前筛查指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的中位数倍数(MoM)值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4日—2022年12月20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早孕期产前筛查1447例孕妇,排除双胎、拒绝随访及有家族病史或孕前体检有异常的孕妇,最终将在孕9~13^(+6)周进行产前筛查的871例孕妇选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的PAPP-A、F-βhCG的MoM值差异;并将PAPP-A、F-βhCG的MoM值的正常异常范围分组,正常范围为PAPP-A MoM≥0.5,0.25≤F-βhCG MoM≤2,异常范围为PAPP-A MoM<0.5,F-βhCG MoM<0.25,F-βhCG MoM>2,比较不同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流产、早产、先兆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的PAPP-A MoM值低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流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F-βhCG MoM值低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产后出血的F-βhCG MoM值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PAPP-A MoM<0.5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APP-A MoM≥0.5组(P<0.05),F-βhCG MoM<0.25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25≤F-βhCG MoM≤2组(P<0.05);PAPP-A MoM值与分娩孕周呈正相关(r=0.07,P=0.045)。结论孕早期血清产前筛查指标PAPP-A MoM值变化在预测流产、早产、先兆子痫、妊娠期高血压及分娩孕周方面有一定意义;F-βhCG MoM值变化在预测流产、产后出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 胡鑫敏文慧张哲
- 口腔门诊患者牙拔除术前筛查指标的构建与应用
- 2024年
- 目的构建口腔门诊牙拔除术前筛查指标,为口腔医护人员全面准确掌握患者的情况、预防门诊牙拔除术患者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参考前期质性访谈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编制初始问卷;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口腔门诊牙拔除术前筛查指标和权重赋值;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门诊进行牙拔除术的110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3年7~10月在该院门诊行牙拔除术的患者113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口腔门诊患者牙拔除术前筛查指标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名专家参与了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0.83。最终筛查指标包括20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应用口腔门诊牙拔除术前筛查指标后,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门诊牙拔除术前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用于我国口腔门诊牙拔除术前患者的筛查与评估,同时作为口腔医护人员全面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的工具,降低口腔门诊牙拔除术患者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医护工作的安全。
- 吴悠李佳常文娟赵丽刘东玲
- 关键词:牙拔除术口腔门诊患者
- 肝内胆管细胞癌筛查指标及其预后因素的分析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肝内胆管细胞癌筛查指标及其预后因素的分析评估方法,包括:收集ICC患者的诊疗信息并形成作为ICC病例组的数据集,收集健康体检人群的诊疗信息并形成作为对照组的数据集;从对ICC病例组和对照组数据集中各单独指标进...
- 刘建平黄炜基刘尊龙任飞
- 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病例的产前筛查指标MOM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经产前血清筛查高风险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筛查指标中位数倍数(MOM)值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对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学三联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自愿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的1956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产前诊断,对诊断结果为染色体异常患者的筛查指标MOM值进行分析,并以同期进行中孕期产前筛查,后经产后随访确定为分娩健康新生儿的孕妇1956例为健康人群组。结果在确诊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中,甲胎蛋白(AFP)的MOM值为0.90,低于健康人群组的1.00,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MOM值为3.68,高于健康人群组的1.02,游离雌三醇(uE3)的MOM值为0.65,低于健康人群组的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产前筛查指标出现AFP降低,游离β-HCG升高,uE3降低时应注意染色体异常风险;产前筛查高风险不仅可检出目标疾病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而且对其他染色体异常也有指示作用,尤其是对于特纳综合征。
- 黄秋兰刘春强林斯燕
- 关键词: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
相关作者
- 沈亲亲

- 作品数:15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产前筛查 游离雌三醇 中孕期 血清筛查 甲胎蛋白
- 边旭明

- 作品数:214被引量:2,622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产前诊断 妊娠 产前筛查 胎儿 妊娠合并
- 陈志央

- 作品数:64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孕中期 孕中期产前筛查 回顾性分析
- 蒋宇林

- 作品数:79被引量:69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产前诊断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产前 中孕期
- 符义富

- 作品数:25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患者血清 龈下菌斑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鳞癌 产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