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8篇“ 精神科病房“的相关文章
- 精神科病房床头设备带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精神科病房床头设备带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精神科病房床头设备带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板,还包括分别开设在安装板表面的插接通孔和安装通孔,所述插接通孔和安装通孔同时位于安装板的中心线处,所述插接通孔的...
- 袁盼盼程艳蔡溢
- 综合医院开放式精神科病房融合管理模式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管理模式。方法提出综合医院开设开放式精神科病房融合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某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信息。结果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精神科共收治84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2.81±20.00岁,平均住院天数11.46±8.87天,例均住院费用为8553.32±5634.67元;其中精神分裂症1873例,平均年龄、平均住院天数、例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2.90±15.98岁、12.06±8.43天、8365.98±5131.80元。结论开放式精神科病房融合管理模式运行后收治病种增多,患者住院天数缩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管理模式。
- 林志雄冼君定林举达张文戈叶小清律东罗旭东庞朝珠
-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管理开放式病房住院费用
- 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精神科病房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精神科病房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1∶1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认知知觉障碍训练组与对照组各72例。两组都给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认知知觉障碍训练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认知知觉障碍训练组的总有效率为98.61%,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P<0.05。护理后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认知知觉障碍训练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知觉障碍训练组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都高于护理前(P<0.05),认知知觉障碍训练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知觉障碍训练组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在精神科病房抑郁症患者的应用能改善氧化应激状况,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促进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 侯志洁卢玉梅
- 关键词:抑郁症精神科病房超氧化物歧化酶生活质量
- 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精神科病房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研究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于精神科病房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3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将给予基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氧化应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上所述,认知知觉障碍训练对于精神科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护理治疗方式,不仅能够结合抑郁症患者自身的需求,而且也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的抑郁症状以及精神状态,及时改善患者各个方面的指标,特别是能够提高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这对于患者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最终的治疗效果更好,应当得到应用与推广。
- 杨窕
-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抑郁症
- 创新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创新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精神科病房接诊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接受创新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整体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依从度和配合度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依从度和配合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新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模式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提升病房患者整体护理管理质量、护理依从度和配合度方面均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 陈筱萍张淑静
-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
- 精神科病房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分析
- 2023年
- 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决定护理安全风险较高,对风险防范具备较高要求。面对近些年精神科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有必要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问题研究,不断提高护理安全水平。由于人类的精神活动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个体功能状态的影响,病人受精神症状控制,引起各种意外事件,通过对发生的问题剖析,并提出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有效规避、减少、消除精神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维护患者健康,保障医护安全。
- 夏霖琳
-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护理隐患
- 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 2023年
- 分析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据此制定有效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07月~2022年07月精神科病房出现过危险行为的78名患者基本资料,了解精神科病房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精神科病房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患者自身的、家属方面的、环境方面的以及护理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其中护理人员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安全隐患比例要高于患者自身和家属等方面的安全隐患(P<0.05)。结论:精神科病房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较多,为了避免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应该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
- 戈娜娜王媛媛
-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 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 2023年
- 探究分析开放式精神科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管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中纳入8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开放式精神科病房收治,患有不同精神疾病,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参与本次研究。与此同时,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每组42例,即对照组、观察组,于对照组中继续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中则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3例、1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14%、26.19%,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式精神科病房中的安全问题较多,涉及环境、家属、患者及护士等多个方面,应针对具体风险因素情况制定管理对策。
- 戈娜娜王媛媛
- 关键词:管理对策
- 精神科病房管理中强化中成药应用机制的策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精神科病房管理中强化中成药应用机制的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医院精神科病房中成药处方728张进行分析。2021年1—6月对精神科病房管理中中成药应用常规的药物管理机制,设为应用前。2021年7—12月在应用前的基础上强化中成药应用机制,设为应用后。统计比较精神科病房应用前后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率、ADR发生率、中成药应用综合质量评分。结果:应用后医院精神科病房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率明显低于应用前(P<0.01)。应用后医院精神科病房中成药ADR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精神科中成药应用综合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1)。结论:将强化中成药应用机制的策略嵌入精神科病房中成药应用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中成药应用综合质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 胡丽英王静陈海琴
-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管理中成药
- 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 2023年
- 探讨在精神科康复护理中应用内观认知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纳入38例患者,均为精神疾病患者,均对其实施内观认知疗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心理社会功能。结果 在治疗后患者各项NOSIE评分、满意度及配合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将内观认知疗法实施于精神科患者康复护理中有较高价值,可促进病情缓解、恢复社会功能。
- 张晓丽刘学晶
- 关键词:精神科康复护理内观认知疗法社会功能
相关作者
- 尹雪冰

- 作品数:45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科病房 首发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健康教育
- 陆叶

- 作品数:12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科病房 精神科 精神病患者 查房模式 心理满足
- 陶彩霞

- 作品数:18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科病房 精神科 康复护理 护理
- 缪忠凤

-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附属安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科病房 精神分裂症 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苯二氮
- 韦少凤

-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脑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风险管理 精神科病房 老年人 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