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59篇“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相关文章
- 基于IMB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评估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青浦区夏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258例GDM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28)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GDM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体重增长及孕期总体体重增长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能有效提高GDM高危孕妇的知信行水平,降低GDM的发生率和孕期体重增长,有助于改善孕妇健康行为。
- 黎婉钰顾超孟霏霏庄瑞华孙微庄文文徐月姣张晓岚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知信行
- 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
- 1型糖尿病(T1DM)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联合遗传风险评估、胰岛自身抗体和糖代谢指标检测,对T1DM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监测,并早期及时干预,有助于预测发病,降低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减轻病情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发起,联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成立了共识学术指导委员会和共识编写委员会,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对T1DM高危人群的筛查、监测和管理形成了关键的推荐意见,还提出了T1DM高危人群的筛查流程图,对不同T1DM人群的监测频率及检测内容给出详细建议。共识的发布旨在探索T1DM高危人群的筛查策略,推动筛查、监测和管理标准化,推动T1DM早期防治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周智广
- 关键词:高危人群胰岛自身抗体
-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防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研究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个人的糖尿病防治素养以及影响因素,强调疾病防治素养对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方法 对我院于2022年6~12月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调查研究,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共随机抽样调查样本560例。中国公众糖尿病防治素养调查问卷、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本次实验支撑调研研究工作开展的三大主要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评估患者糖尿病防治素养水平,并明确素养与其社会行为、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 依据专业数据可知,若人们防治素养的问卷评分≥43.2分,则可判定其具备疾病防治素养,能识别并约束个人存在的将引发疾病或加重疾病的不健康行为。据问卷显示,作为研究对象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其防治素养的平均评分为(37.63±6.73)分,总平均分未达到分数标准线。其中,仅155例患者的疾病防治素养超过分数及格线,并评价为具备防治素养,占比27.86%。对问卷结果和分数进行多元回归线性分析,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让研究人员认识到影响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防治素养的教育程度、营养能力、健康责任意识、社会支持等几大因素,P<0.05。结论 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营养能力、健康责任意识、社会支持等是影响其疾病防治素养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人们的健康行为能力和自我疾病预防能力。从防治素养问卷评分统计的角度可概括得到一定认知: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防治素养有待提升。
- 代金玉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膳食模式联合预防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究膳食模式、预防性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预防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膳食模式教育。比较两组血糖指标、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采取膳食模式、预防性健康教育联合干预后,其血糖指标显著改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 廖小平林美娜李翠红
- 关键词:膳食模式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指标
- 《高血压与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福利来袭!请注意查收》创作介绍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存环境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而我国自2009年起,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国已管理1亿多名高血压患者以及4千多万糖尿...
- 陈金玉杨丽燕曹宇娟李浩贤庄玉苗
- 关键词:高危人群筛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
- 健康管理干预在超重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干预在超重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科60例超重糖尿病高危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减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C、TG、LDL-C、空腹血糖、HbA1c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MI、体脂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内脏脂肪面积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减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健康管理干预在超重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血脂、血糖指标,提高减重效果。
- 周凤燕吴想军覃庆榕林春博
- 关键词:超重糖尿病高危人群
- 前期干预管理联合脂联素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提供前期干预管理,同时测定其脂联素水平,由此实现对高危人群糖尿病发展趋势的判断。方法 统计2020年0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体检的人群基线资料,统计显示共有150份资料符合本次研究要求。将符合要求的资料划分为A、B、C三组,每组资料有50份,其中A组为正常人群组、B组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组、C组为糖尿病组。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抽外周血检测血浆脂联素(ADPN)水平。结果 通过测定糖尿病高危人群的HOMA-IR并予以前期干预管理,可真实反映出其糖尿病发展趋势,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突出(P<0.05)。结论 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应用前期干预管理并联合脂联素,对于预防其糖尿病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 尹颖张金杰张贝贝
-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脂联素
- 上海市闵行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累积发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闵行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累积发病及其影响因素,为上海市制订社区糖尿病早防早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开展的上海市闵行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项目。总筛查人数12278人,其中血糖诊断结果中除糖尿病以外的高危人群共计10442人。将该项目中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的人群归为血糖异常组,将空腹血糖正常的人群归为血糖正常组。2023年追踪调查2组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累积发病情况并分析糖尿病累积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2023年追踪到糖尿病高危人群8774例,进展为糖尿病的有808例,其中血糖异常组(n=2163)的糖尿病累积发病人数为354例(16.37%),血糖正常组(n=6611)为454例(6.87%),2组人群的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88,P<0.001)。有糖调节受损史(OR=2.828,95%CI:2.177~3.675)、2型糖尿病家族史(OR=1.294,95%CI:1.047~1.600)、高血压(OR=1.268,95%CI:1.083~1.485)、血脂异常(OR=1.205,95%CI:1.003~1.448)、超重/肥胖(OR=1.526,95%CI:1.300~1.792)与2型糖尿病累积发病正相关,而女性(OR=0.785,95%CI:0.675~0.914)、静坐生活方式(OR=0.506,95%CI:0.374~0.685)与2型糖尿病累积发病负相关。【结论】对有糖调节受损史、2型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达到糖尿病早发现的目的;对超重/肥胖及有不良生活方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方丽君杨加丽张金玲梁彤彤李俊
-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累积发病率影响因素
- 以健康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干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围绕临床糖尿病高危人员护理干预过程中,采取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估。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1.6-2022.9期间收治的到院接受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共计100例,采取一般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都有50名患者。在为两组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上,普通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干预方案,研究组引入的是基于健康风险评估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无论是血糖控制情况还是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优于普通组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普通组患者满意度为82%,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在临床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护理干预中,相较于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基于健康风险评估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周静
-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护理干预
- 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医干预指南
- 2024年
- 伴随临床医学高质量发展趋势,循证临床已成为临床医生的思维范式。由政府、行业学会引领制定的临床诊疗标准、指南、共识、规范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重视。这些诊疗指南还方便了非专业医生的临床决策,对诊疗实践指引,成效显著。应广大读者建议,经我刊编委会讨论,决定在本刊开设“标准指南共识规范”栏目。期待各行业学会、专业委员会的标准、指南、规范能在我刊发布。把中医学期刊办成临床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基层医师、广大医学生和中医从业者的良师益友,一直是我刊的办刊宗旨、追求目标。鉴于当前中医RCT研究数量少、质量良莠不齐,而实践经验总结多、证据确凿等特点,本刊鼓励从临床实践出发,基于循证医学原理,采用Cochran手册制定的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采用GRADE小组制定的推荐强度分级标准推荐证据等级,按照疾病的临床诊疗需求,根据专家共识分别确定循证病证结合诊断、病证结合治疗和病证结合康复等措施,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实践。欢迎各学术团体积极组织制定相关标准、指南、共识、规范,本刊及时组织行业专家论证发布。
-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倪青
- 关键词:青年医师基层医师临床诊疗临床医师
相关作者
- 陆灏

- 作品数:346被引量:1,707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健脾清化方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陈容平

- 作品数:111被引量:5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患者 超重 超重肥胖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
- 张丽

- 作品数:18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胃脘痛 糖尿病高危人群 筛查结果分析 高危人群 回神颗粒
- 王建华

- 作品数:1,341被引量:1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血糖控制 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
- 董晶

- 作品数:5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量表 糖尿病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干预 评价量表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