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篇“ 系联法“的相关文章
同源词新解“肺主治节”
2022年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首次通过同源词,从“肺”的本义出发,探讨“肺主治节”的含义,认为从“肺”角度而言,治节在于宣肃气机,通调水道;从“相傅”角度而言,治节在于调节百脉,助心行血。肺为相傅之官,通过对人体气血津液的调理以帮助心主,使人体达到“治”的目的。用之于临床,该理论可为从肺论治诸气病、血病、水病提供理论依据。
白海春李素云杨建雅姚富科
关键词:肺主治节从肺论治
谈谈韵脚字运用过程中入韵字的校勘问题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历代韵文研究历代韵部,常常用到韵脚字进行归纳,但是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韵脚字的讹误。不进行校勘,就会影响到韵部归纳的科学性。因此,选取韵脚字做研究,就面临校勘问题。对20个韵脚字出现讹误的例子,做出校勘,同时也研究如何校勘韵脚字的讹误,希望对语音史、诗律学研究有所帮助。
孙玉文
关键词:语音史校勘
韵脚字运用过程中入韵字的字音选择问题被引量:1
2021年
人们历代韵脚字以研究语音史,都利用《广韵》《集韵》等韵书确定这些字的中古韵属,也就是在采用时,兼用反切比较。本文针对这项研究中比对中古韵书以确定押韵字韵属时出现的一些不足,从要注意传世古书确有非原书之旧的情况、要注意表面押韵不和谐而实和谐的情况、要区分韵脚字的语音对应关和对比关、要注意字词的不一致现象,以及不别义的异读字字音选取、别义的异读字音选取等方面,引举具体例证,阐明在韵脚字运用过程中如何选择入韵字的字音以分析汉语语音演变的问题。
孙玉文
关键词:异读音义匹配字音
反切与反切
2019年
反切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汉末到唐代一直广为流行,是识字正音的注音工具。东汉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触发了中国学者对汉字注音方式的研究,反切注音就在梵文拼音文字的注音原理影响下应运而生。反切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反切上、下两个字为一个被拼切汉字注音的原则,避免了"读若""譬况"和"直音"注音不准确的问题,且也对我国拼音字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在其著作《切韵序》中首创"反切"分析《广韵》中的反切,以推求声类和韵类,为古音的探究开拓了一条科学的研究道路。
麻哲齐
关键词:系联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古代汉语教学探究——在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5年
与其他学科相比,古代汉语距离实际生活更遥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让距离实际生活较远的古代汉语课程走近现实生活,践行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增强古代汉语的趣味性,让古代汉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优化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环节,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师需要终身探索的问题。在启发学生思考实践的基础上,主要从古汉语知识、古今汉语、学科、理论与实践四个方面探究推进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方,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对策。
胡振远
两种《广韵》反切下字的新方——对陈澧之补充被引量:1
2015年
陈澧《切韵考》一书在音韵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陈澧在书中首创"反切",以考求《广韵》的声类和韵类。他的反切基本上能把《广韵》大部分反切下字进行分类。但并非《广韵》所有的韵都四声相承,有时虽然可以根据四声相承推断某韵分为几个韵类,但不能的个别反切下字具体该归入哪一类,却无判断。另外,一个个《广韵》1190个反切下字,比较费时费力,有没有较之更简便省时的方呢?"同音字组"和"谐声"这两种新方可以克服陈澧之不足,准确,简便省时,提高效率。
尹戴忠
关键词:《切韵考》系联法
《说文》同源词初探——以《说文》中含“空虚”意象的同源词为例
2013年
《说文解字》是一部依据字形而编排的字书。以形编排体例的背后亦有声音之。在对《说文》中以"康"为声符的形声字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双声、同训、互训途径将《说文》中含"空虚"之意字进行简单地。且从音韵角度证其声韵相同或相近。使得我们对《说文》中含"空虚"之意字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于同源词的有一定的认识与探索。
乔二虎
关键词:系联双声音近义通
据形在识字教育中的运用
2013年
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的文字符号,这就意味着汉字的形体同字义之间有着紧密的关。因此,汉字识字教育也当从汉字的形体入手,而逐渐扩展到字音和字义这两个方面的学习与认知。利用据形,对于汉字进行有意识地拆分与组合,可以有效认知汉字,同时对于错别字的纠正亦有帮助。
杨和为卫佳
关键词:错别字
在订补辞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同义词、同类词、重收词三个角度,说明了对辞书订补大有裨益。
朱习文
关键词:系联法辞书订补
陈澧反切之“互用条例”质疑被引量:2
2007年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注音方。反切就是通过分析反切上、下字来研究古代某一音里的声母类别和韵母类别的方。这一方是清末音韵学家陈澧发明的,他在《切韵考》中提出:“切语(切语就是反切)之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则切语下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韵必同类也”。从其表述中可以看出,此的应用条件在于: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类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类相同。他试图通过这一方将反切上、下字按同用、互用、递用关成类,从而将反切上、下字中隐藏着的声类和韵类归纳出来。
孙健李小明
关键词:反切上字系联法陈澧注音方法切语音韵学

相关作者

孙玉文
作品数:111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音义 上古汉语 汉语 音变构词 异读
朱习文
作品数:20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汉语大词典》 释义 订补 词语 天文
谢艳红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古韵分部 系联法 离析 谐声 学术创新
孙健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陈澧 注音方法 反切上字 系联法 切语
卫佳
作品数:20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六盘水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宝玉 《诗品》 畸人形象 庄子 钟嵘《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