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2篇“ 絮状表皮癣菌“的相关文章
- 一种三七根转化皂苷在制备抗真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药物方面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根转化皂苷在制备治疗抗真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药物方面的应用,包括三七根转化皂苷和常规药物辅料。三七转化皂苷的主要制备步骤包括:高温处理、旋蒸、大孔树脂纯化富集和洗脱;所述组合物,包括以...
- 任贵兴薛鹏杨修仕么杨
- 文献传递
- 絮状表皮癣菌基因组、转录组及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 皮肤癣菌病为全球第四大常见疾病,且皮肤癣菌感染后极易复发。絮状表皮癣菌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癣菌之一,易感染皮肤以及甲,头发感染甚为少见。在印度、伊朗等国家其感染发病率可高于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常见皮肤癣菌。...
- 刘加
- 关键词:絮状表皮癣菌分子分型交配型基因组
- 文献传递
- 絮状表皮癣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皮肤癣菌是临床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包括表皮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及毛癣菌属,因其具有嗜角蛋白的特性,可引起人类头发、光滑皮肤及指趾甲的感染,全球发病率约为20%~25%[1]。尽管皮肤癣菌病不少见,但一方面因为皮肤癣菌多感染皮肤角质层及甲,部分人仅因为美观而非医疗问题就诊;另一方面则因为皮肤癣菌对常用抗真菌药敏感,耐药少见,因此目前有关皮肤癣菌的研究甚少[2]。
- 刘加梁官钊刘维达
- 关键词:皮肤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分子生物学基因组致病机制
- 西藏大花黄牡丹抗絮状表皮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活性物质研究
- 西藏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为毛茛科(Ranunculacea),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 DC.)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2900-3200 m的雅鲁藏布江红河谷和林缘...
- 李建平
- 关键词:絮状表皮癣菌药理活性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香鳞毛蕨抗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活性物质研究
-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L.)schott)为多年生落叶草本,属于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生长于高寒地区的滑石坡、森林中的碎石坡和火山周围的岩浆缝隙中。我国的东北、华北、俄罗斯、日本以及欧美均有分...
- 刘国庆
- 关键词:香鳞毛蕨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药理活性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家兔絮状表皮癣菌鉴定方法
- 絮状表皮癣菌是家兔最为常见的皮肤癣菌病致病菌之一,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鉴定絮状表皮癣菌特异性引物序列,通过利用这对引物序列,通过PCR扩增,可特异性鉴定出絮状表皮癣菌,速度快,可靠性高,为家兔皮肤癣菌病诊断和兔场癣菌病净化奠...
- 林毅谢晶曹冶赵素君廖党金李江凌文豪李红
- 文献传递
- 20种中草药对絮状表皮癣菌的抗菌实验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了解 2 0种中草药对絮状表皮癣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菌落计数法 ,计数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平板上的菌落数 ,比较它们的异同。结果 :9种中草药的菌落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另外 11种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9种中草药对絮状表皮癣菌的生长具明显的抑制作用。
- 谢水祥马廉兰李蓉张瑞其陈桂凤程小浪
- 关键词:絮状表皮癣菌中草药抗菌作用皮肤癣
- 特比萘芬治疗郁积性皮炎合并絮状表皮癣菌感染1例
- 2002年
- 患者男,35岁。左胫前红肿、渗出、溃疡伴疼痛3月余。该患者有郁积性皮炎病史10年。皮损分泌物真菌镜检见分枝、分隔菌丝,经培养为絮状表皮癣菌。采用特比萘芬250mg/d,连续4周治疗。停药时皮损痊愈,真菌学检查阴性。随访2月未见复发。
- 李岷沈永年陈伟吕桂霞刘维达
- 关键词:特比萘芬郁积性皮炎并发症
- 絮状表皮癣菌和西弗念珠菌引起皮肤疣状增生:一例报告被引量:5
- 2001年
- 患者外伤数年后,先后在两足部、两踝部、两小腿出现皮肤疣状增生30余年,时有溃疡。治疗前皮损9次真菌学检查,直接镜检5次阳性,可见细长分隔菌丝和(或)孢子。用沙堡培养基25℃培养,2次有黄绿色菌落生长,鉴定为絮状表皮癣菌;5次有酵母样菌落生长,用API鉴定为西弗念珠菌。治疗后6次真菌学检查,均检出西弗念珠菌,而无絮状表皮癣菌。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内可见细长分隔菌丝,角质层内可见孤立或成堆的芽孢、孢子和厚壁孢子。因此,认为皮肤疣状增生是由絮状表皮癣菌和西弗念珠菌混合感染所致。先服用氟康唑胶囊50mg,每日1次,共5周,后服用特比萘芬片250mg,每日1次共36周和250mg,每日2次,共18周。服特比萘芬片第5周时,左小腿胫前有大块皮损脱落,以后疗效不明显。
- 沈威敏王家俊章强强严志福陈美娟毛维翰
- 关键词:絮状表皮癣菌疣状
- 絮状表皮癣菌所致兔皮癣菌病被引量:5
- 2000年
- 1997年5月,重庆江津市某镇农户饲养家兔150只,其中15只幼兔陆续发病,已死亡2只,送来2只到我院诊治,诊断为皮肤癣菌病。患兔先于面部出现红斑或红疹,瘙痒不安,头顶、眼眶、鼻梁、面颊等处皮损,脱毛,逐渐形成黄白色或灰白色痂皮或鳞屑,继之腹下、四肢皮损,脱毛,出现痂皮,日?..
- 宋友文谢珍蒋厚迪陈建胥洪灿
- 关键词:皮肤病
相关作者
- 陈建

- 作品数:23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 研究主题:絮状表皮癣菌 药理研究 主要疾病 生物学特性 药理
- 胥洪灿

- 作品数:63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
- 研究主题:皮康圣 病原菌 临床疗效观察 真菌 家兔
- 宋友文

- 作品数:54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
- 研究主题:皮康圣 病原菌 家兔 皮肤病 临床疗效观察
- 蒋厚迪

- 作品数:25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絮状表皮癣菌 药理研究 后海穴 药理 皮癣菌病
- 王跃虎

- 作品数:111被引量:3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重楼 药物组合物 化学成分研究 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