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0篇“ 红斑病“的相关文章
- 患红斑病中间球海胆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特征研究
- 2025年
- 红斑病是海胆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等特点。为揭示机体患病和肠道菌群间的相关性,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开展了患红斑病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yus intermedius)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组海胆相比,患病组海胆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量减少,Alpha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门水平上,患病组海胆肠道菌群结构特征表现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以及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上,Burkholderia_Caballeronia_Paraburkholderia、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弧菌属(Vibrio)、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功能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患病组海胆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蛋白质消化、吸收、霍乱弧菌(V.cholerae)感染等相关代谢通路丰度显著增加,而叶酸生物合成途径通路丰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红斑病扰乱了中间球海胆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了肠道菌群的稳定性。
- 陈东升王荦邢腾宇陈宇辰陈新垚丁君
- 关键词:中间球海胆红斑病肠道菌群
- 铒激光分次治疗大面积口腔红斑病1例
- 2024年
- 口腔红斑病是一种少见的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具有较高的癌变倾向。传统手术难以在去除病损的同时恢复患处的美观和功能。铒激光被广泛用于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口腔红斑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文章报道1例采用铒激光分次治疗大面积口腔红斑病的总结分析。
- 杨连杰吴登旬郑凯月刘英
- 关键词:癌变倾向
- 海胆“红斑病”的防控与管理被引量:1
- 2023年
- 海胆红斑病是一种影响海胆健康的疾病,传染性较强。这是由一类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当有受感染的海胆存在于养殖场中时,病原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体传播或共用设备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的海胆。这会导致疾病在养殖系统中快速蔓延,使更多的海胆受到感染,会导致海胆的健康状况下降,甚至死亡,进一步增加损失和经济风险,其症状包括海胆体表出现红色斑点、颜色异常以及活动能力下降。海胆红斑病会给海胆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该疾病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 张劲远高闯刘安政刘屿泽
- 关键词:红斑病养殖系统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海胆养殖业
- 芍药红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有效药剂筛选被引量:6
- 2023年
- 红斑病是芍药栽培中的严重病害之一,病原菌复杂。为明确运城市芍药红斑病的病原,本研究采集舜帝公园具有红斑病症状的芍药叶片和茎秆,分离病原菌,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和3种基因序列(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真核延伸因子TEF-1α、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RPB2)联合分析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运城市芍药红斑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上菌落生长旺盛、菌丝粗壮,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7~8,病原菌生长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NaNO_(3)、蛋白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发现,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5%吡唑醚菌酯、50%咯菌腈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两种杀菌剂抑制中浓度(EC_(50))均小于1.0 mg·L^(-1)。该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芍药红斑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 李培谦冯宝珍赵燕飞王琳
- 关键词:芍药红斑病病原鉴定毒力测定
- 内蒙古库都尔地区樟子松红斑病的空间分布与抽样方法研究
- 2023年
- 内蒙古库都尔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林区西坡中部。近年来,随着该局樟子松人工林面积的逐年扩大,樟子松病害亦日趋严重,其中,松针红斑病尤为突出,严重地区发病率高达60%以上。文章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构建Iwao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回归、Taylor指数、扩散系数C、David和Morre聚集指标I等8种回归模型,对樟子松红斑病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樟子松红斑病病株个体存在相互排斥,在任何密度下都呈均匀分布。利用5种不同取样法,综合考虑该地区防治实际,确定单对角线抽样方法为樟子松红斑病病情指数最适调查方法,在允许误差D=0.20置信区间内,最佳抽样数为13株。
- 李可娇赵金艳张国财赵博
- 关键词:樟子松抽样调查方法
- 牡丹枝孢霉的检测方法及在油用牡丹红斑病诊断上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油用牡丹红斑病检测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牡丹红斑病的检测方法及在油用牡丹红斑病诊断上的应用。将筛选出针对牡丹红斑病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直接用于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中并扩增目标DNA,通过目标DNA的凝胶电泳...
- 徐建强侯小改姜佳柴秋源罗诗瑶
- 光动力治疗伴有重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红斑病1例
- 2022年
- 本文报道了1例光动力治疗伴有重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红斑病的过程,经光动力治疗后该患者的红斑病损完全消失,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
- 林娇雷尚雪但红霞
- 关键词:口腔黏膜光动力治疗
- 松针红斑病研究进展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松针红斑病又称红带状斑病、叶枯病,是全球天然松林和人工松林中最具破坏性的叶部病害之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松针红斑病在北美洲松树种植园中首次作为一个严重问题出现。松针红斑病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松属植物种植的限制因素,在中国及欧盟被列为检疫性病害。该病1980年在我国大、小兴安岭林区被首次发现,现已达到流行程度,并扩展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
- 赵胜花秦强刘丽洁刘静
- 关键词:小兴安岭林区检疫性病害叶部病害东北三省
- 浅谈油松赤枯病、松红斑病、立枯病综合防治——以西牛庄资源管护站油松树苗病害防治为例被引量:8
- 2021年
- 在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中,油松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而在西牛庄林场的油松更是代表性的林种,这也主要得益于油松具有可观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目前,油松常见病主要有赤枯病、松红斑病、立枯病三大类。油松的常见病主要暴发在苗龄为2~4年的树苗,针对油松常见病的综合防治工作迫在眉睫。笔者将从油松病害的基本情况、油松的主要病害和油松病害的主要防治举措三个方面展开系统的论述,以期指导西牛庄林场油松常见病症防治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 李峰
- 关键词:油松赤枯病立枯病
- 红斑病电子病历病变分类的增量属性约简Spark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斑病电子病历病变分类的增量属性约简Spark方法,基于知识粒度的动态变化数据集增量约简算法与处理大数据常用的Spark并行框架相结合,在处理复杂,大规模和动态的数据集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处理速度...
- 丁卫平秦廷桢李铭孙颖鞠恒荣沈鑫杰潘柏儒冯志豪黄嘉爽程纯曹金鑫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吴玉柱

- 作品数:25被引量:1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病原菌 冬枣 变色菌 木材变色 杨树
- 季延平

- 作品数:39被引量:1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病原菌 冬枣 黑斑病 冬枣黑斑病 根腐病
- 刘慇

- 作品数:63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产孢量 生物防治制剂 瘿蚊 松针 抗逆性
- 王占斌

- 作品数:69被引量:24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 拮抗菌 几丁质酶 纯化
- 刘幸红

- 作品数:122被引量:2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生物防治制剂 冬枣 定殖 核桃炭疽病 芽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