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4篇“ 红核神经元“的相关文章
- 基于Ca^(2+)浓度及线粒体氧化应激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受损红核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从Ca^(2+)浓度及线粒体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气虚血瘀证红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BYHWD低剂量组(BL组)、BYHWD中剂量组(BM组)和BYHWD高剂量组(BH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游泳力竭法联合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横断术制备SCI气虚血瘀证模型。BL组、BM组、BH组大鼠分别以BYHWD生药12.825、25.650、51.300 g/kg的剂量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采用斜板实验检测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液的状态,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能力检测红核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核Ca^(2+)浓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红核线粒体的状态。结果术后第1、第14、第28天,模型组斜板实验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4、第28天,BL组、BM组、BH组斜板实验角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L组斜板实验角度明显低于BH组(P<0.01)。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14、第28天BL组、BM组、BH组斜板实验角度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黏度、MDA含量和Ca^(2+)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L组、BM组、BH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黏度和Ca^(2+)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BM组、BH组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BH组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BH组比较,BL组、BM组卡松黏度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出现线粒体结构模糊、排列紊乱、染色质边集的典型凋亡现象。BL组、BM组、BH组线粒体结构变得清晰,数目增多,染色质边集现象改善,其中,BH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B
- 卢青青范婷婷万彩云张伟谢梦洲李亮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补阳还五汤CA^(2+)线粒体氧化应激红核神经元
- 补阳还五汤联合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红核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保护脊髓损伤(sipnal cord injury,SCI)气虚血瘀证红核神经元是否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气虚血瘀组、BYHWD组、BMSCs组、BYHWD+BMSCs组,每组6只。采用游泳力竭法联合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横断手术制备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并予以相应干预。通过斜板实验观察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尼氏染色观察红核神经元胞体形态及数量,在RST横断点上方注射荧光金(FG)进行神经束路示踪,观察红核神经元胞体形态及数量。结果术后14 d、28 d,BYHWD+BMSCs组斜板实验评分高于气虚血瘀组、BYHWD组及BMSCs组(P<0.05或P<0.01)。尼氏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气虚血瘀组尼氏体体积及数量减少,胞浆染色较浅;BYHWD组、BYHWD+BMSCs组的情况优于气虚血瘀组,尤其是BYHWD+BMSCs组。FG逆行示踪显示气虚血瘀组胞体荧光强度减弱、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且红核正常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BYHWD组、BMSCs组、BYHWD+BMSCs组较模型组增加(P<0.01),特别是BYHWD+BMSCs组(P<0.01)。结论BYHWD联合BMSCs移植对保护SCI气虚血瘀证逆行性溃变的红核神经元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 周彬范瑜洁聂颖夏帅帅张伟李亮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气虚血瘀证
- 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红核神经元L-型钙通道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红核神经元L-型钙通道(ICa-L)电流及活动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RST)横断方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离红核细胞。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各组ICa-L的变化及离子活动。结果:模型组红核细胞ICa-L电流密度在测试电压-20~+70 mV之间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曲线左移,ICa-L最大电流时的激活电压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的ICa-L电流密度在测试电压20~+40 mV之间均高于模型组(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的ICa-L电流密度在测试电压-10~+50mV之间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模型组ICa-L开放时间、开放概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开放时间、开放概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ICa-L的开放防止钙超载有关。
- 范瑜洁范瑜洁聂颖陈安殷坚杨奔
- 关键词:脊髓损伤红核补阳还五汤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在脊髓C3、C4之间切开黄韧带。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在脊髓C3、C4之间外侧索横断损伤红核脊髓束,随后分别以黄芪注射液和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4周后,各组取6只大鼠将轴突示踪剂生物素葡聚糖胺(BDA)注入红核进行顺行示踪,检测轴浆顺行运输能力;另外6只大鼠行尼氏染色显示红核神经元形态及数目。结果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被BDA标记轴突的相对面积及数目低于正常组或假手术组(均P<0.01),实验组被BDA标记轴突的相对面积及数目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存活的红核神经元数目和平均截面积均低于正常组或假手术组(均P<0.01),实验组的红核神经元数目和平均截面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改善轴浆运输能力,提高胞体的存活率,从而对逆行溃变的红核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李亮杨萍张薇余清平廖君石咏梅陈安
-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红核神经元轴浆运输
- 雌激素对大鼠红核神经元保护作用的体视学定量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雌激素(E2)替代治疗对去卵巢SD大鼠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逆行性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红核脊髓束(RST)损伤组、E2替代治疗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治疗组和E2+ICI联合治疗组。SD大鼠去势后1周采用选择性切断脊髓C3~C4左侧背外侧索制作单侧红核脊髓束(RST)横断损伤模型,给予不同条件治疗后1周、2周和4周对各组大鼠采用前肢支撑探测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用红色荧光金(FR)逆行荧光示踪及体视学定量分析法,观察红核神经元的形态及数目变化。结果前肢支撑探测实验结果显示,各时间点E2替代治疗组的左前肢使用率均高于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检测结果可见各组大鼠中脑右侧FR阳性红核神经元数目除正常组外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尤以4周时最为明显。E2替代治疗组右侧中脑FR阳性红核神经元与RST损伤组、ICI治疗组和E2+ICI联合治疗组相比胞体饱满、轮廓清晰、突起长,体视框计数结果显示,E2替代治疗组红核FR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其余各组(Р<0.05),但RST损伤组、ICI治疗组和E2+ICI联合治疗组之间右侧中脑FR阳性红核神经元数目未见明显差异(Р>0.05)。结论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中脑红核神经元发生逆行性损伤,E2替代治疗可减轻脊髓损伤引发的继发性红核神经元损伤。
- 韩笑季达峰李耀富张夏南秦建兵吕广明
- 关键词:雌激素红核逆行示踪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影响
-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溃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实验组(C组)和模型对照组(D组),每组12只。C组和D组在脊髓C3、C4之间外侧索...
- 李亮
-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红核神经元轴浆运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HIF-1α基因转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红核神经元逆行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2年
-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导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红核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电控SCI打击装置制作大鼠SCI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CI组、NSCs组、基因修饰移植组(HIF-NSC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SCI后即刻进行NSCs及HIF-1α基因转导的NSCs移植。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情况以及HIF-1α的表达,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红核神经元,用四甲基联苯胺(TMB)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采用斜板试验(改良Rivlin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NSCs组与HIF-NSC组在损伤脊髓区域均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NSCs;HIF-NSC组中HIF-1α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OD)值比其他各组各时间点均高(P<0.01),且表达高峰延迟至移植后14d;中脑HRP标记红核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NSCs组、SCI组(P<0.01);移植后第7、14、28天,HIF-NSC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比NSCs组、SCI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HIF-1α基因体外转导的胚鼠NSCs移植到SCI区域后可以存活、迁移,且能明显的上调HIF-1α的表达、减轻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从而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 孔令胜苗建美靳峰郭强张浩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低氧诱导因子红核神经元
- 移植胚鼠神经干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红核神经元的作用。方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实验分为3组:NSCs组、SC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SCI后3 d进行NSCs移植,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及迁移情况,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红核神经元,并用四甲基联苯胺(TMB)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用行为学(BBB)评分法观察大鼠瘫痪肢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损伤脊髓区域可检测到BrdU标记的阳性NSCs,中脑HRP标记红核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SCI组(P<0.01),BBB评分亦明显高于SCI组(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NSCs在移植到脊髓损伤区域后可存活和迁移,对SCI后中脑红核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从而促进了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
- 孔令胜聂冬丽张军臣张浩许华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红核神经元
- 大鼠脊髓损伤后对红核神经元逆行性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对脑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伤后28d采用辣根过氧化酶逆行示踪技术标记RN神经元,应用四甲基联苯胺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SCI后28dHRP标记RN神经元胞体模糊,排列零散,HRP标记RN神经元数目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减少(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SCI后对脑RN神经元和RST具有逆行性的损伤作用,这在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形态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 孔令胜于如同聂冬丽陈德勤赵万巨
- 关键词:SCI
- 大鼠红核脊髓束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雌激素对红核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神经示踪技术观察大鼠红核脊髓束的定位目的:观察红核脊髓束的起源及在脊髓中的定位。方法:采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BDA)顺行示踪和Fluoro-Ruby(FR)...
- 栗卓
- 关键词:NADPH红核雌激素GFAPNADPH
相关作者
- 李亮

- 作品数:155被引量:51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冠心病 补阳还五汤 气虚血瘀证 中医
- 孔令胜

- 作品数:77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干细胞移植 大鼠脊髓损伤 垂体腺瘤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 陈安

- 作品数:76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实验教学 补阳还五汤 局部解剖学 解剖学
- 张正丰

- 作品数:259被引量:2,242H指数:2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腰椎 椎间孔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石咏梅

- 作品数:44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脑泰方提取物 脑泰方 脑缺血 解剖学 补阳还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