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篇“ 红花檵木“的相关文章
- 红花檵木栽培管理技术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红花檵木因其优美的叶色和独特的树形,是我国较受欢迎的彩叶植物,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常用材料,能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阐述了红花檵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价值,分析了红花檵木栽培管理技术,并从孤植、丛植、群植、灌木球、桩景5个方面,探讨了红花檵木在园林中的应用,旨在不断提高苗木繁育水平,更好地促进红花檵木在园林中的多样化应用。
- 刘青青
- 关键词:红花檵木栽培管理园林应用
- 红花檵木LcMYB113基因在增加植物花青苷的积累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红花檵木LcMYB113基因或含有红花檵木LcMYB113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在增加植物花青苷的积累中的应用。
- 张邦跃荣朵艳卢芃廖晓珊
- 高温对不同栽培方式红花檵木生长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高温对红花檵木生长的影响。方法:高温(35~42℃)下,测量3种栽培方式(露地栽培、覆膜栽培和容器栽培)红花檵木的形态指标(冠幅、株高、叶面积、基径)和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且对红花檵木的抗高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高温下红花檵木生长趋势明显减慢,形态指标增长量明显降低,大部分生理指标差异显著。露地栽培的红花檵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最好。结论:露地栽培是抵抗高温的最优栽培模式。
- 徐桐周国林江文林张远兵
- 关键词:高温红花檵木栽培方式
- 水杨酸调控红花檵木耐酸雨胁迫的生理机制
- 2023年
- 以红花檵木为试材,采用模拟酸雨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红花檵木在酸雨胁迫下的生理响应,以期为提高红花檵木在酸雨胁迫下的耐受能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下,红花檵木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渗透调节能力下降,色素物质含量降低,而一定浓度的SA能够明显提高酸雨胁迫下红花檵木叶片渗透调节能力,降低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积累量,缓解了酸雨胁迫对红花檵木的损伤,提高了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花青素苷和其它酚类物质含量,增强了其对酸雨胁迫的耐受能力,并保持较高的观赏性,其中以0.4 mmol·L^(-1)SA效果最好,而1.6 mmol·L^(-1)SA促进作用被减弱。
- 王凯陶兴梅刘朝陈姣李小琴张永福
- 关键词:红花檵木酸雨胁迫水杨酸生理机制
- 红花檵木种质资源与应用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22年
- 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 var.rubrum)具有突出的观赏性、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广泛的园林用途,在我国被大量栽植和应用,是著名的红叶树种及多季观花树种,在医学和工业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通过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从种质资源与价值、园林绿化应用和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梳理,综述红花檵木的应用研究现状,探究其生长特性及应用形式和前景,提出红花檵木园林绿化应用的配置方式和实践技术,以期为红花檵木更有效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 董淑龙马姜明莫燕华黎露
- 关键词:红花檵木种质资源生态文化观赏性
- 红花檵木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 为探讨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的抗盐生理,以期为其推广种植以及盐渍化土地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三个红花檵木品种‘黑珍珠’(HZZ)、‘大叶红’(DYH)、‘花叶...
- 邓斯颖
- 关键词:盐胁迫NACL红花檵木生理响应
- 红花檵木季节性花叶表型及其光合生理响应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湖南等地主要园林彩叶植物。针对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季节性花叶”现象,对其表型及光合特性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所有调查的292个样方中花叶表型,根据叶片颜色和大小将红花檵木这种异常花叶类型分为叶片变小的花叶(A)、绿黄相间花叶(B)、红黄相间花叶(C)、黄化或白化叶(D)、红色斑点(块)花叶(E)5类典型表型;5类表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占比间差异各不相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E>CK(正常叶)>B>A>C>D,花色素苷含量表现为CK>A>C>E>B>D,类胡萝卜素表现为D>B>C>CK>E>A;5类表型叶片横切面结构观察与色素含量测定基本相符,叶片细胞层间叶绿体呈现不均匀分布,导致各类型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色形成差异;5类表型叶片中A类的最大荧光值、PS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均为最高,暗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E类的初始荧光值与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CK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光饱和点、光化学猝灭系数均高于其他类,C类的光补偿点显著高于其他类,B类的各项指标次于A、E和CK,优于C和D类,而D类的各项指标均最差;5类异常叶色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各色素含量相关,其中A类和E类各光合指标与正常叶较为接近,而B、C、D类叶均比正常叶差,其中B类总体光合能力优于C类,D类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差。
- 张艺帆王慧霍雯雯李阳刘洋曹福祥李炎林李炎林许璐
- 关键词:红花檵木表型光合生理
- 三个红花檵木实生株系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植物现已普遍应用在绿篱、图案式花坛、球形灌木和常色叶树种中,成为了主要的花、叶兼赏植物之一。丰富的株型为园林植物提高了观赏价值和经...
- 王香菲
- 关键词:红花檵木生物学特性
- 广西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明确广西地区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正确诊断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红花檵木病叶的病原菌,通过活体接种法确定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β-微管蛋白(TUB2)、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几丁质合酶(CHS-1)和钙调蛋白(CAL)]分析,确定引起红花檵木炭疽病的病原菌。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和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从广西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叶组织中分离获得6株形态一致并具有致病性的真菌菌株,菌落近圆形,中部灰色至深灰色,边缘灰白色,气生菌丝体疏松、絮状,分生孢子单细胞、长椭圆形,与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形态一致。对代表性菌株H6的ITS、ACT、TUB2、GAPDH、CHS-1和CAL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序列与多个果生刺盘孢菌株的序列同源性达99%~100%。使用这些基因序列构建多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发现菌株H6与果生刺盘孢聚于同一最小分支,因此确定红花檵木炭疽病病原菌为果生刺盘孢。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最适宜菌株H6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8.0℃,最适pH为8.0,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木糖醇和L-脯氨酸;对菌株H6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有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乙蒜素、多菌灵和咪鲜胺。【结论】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将广西地区红花檵木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明确了最适宜该病原菌生长的温度、pH、碳源和氮源等条件及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几种杀菌剂。
- 叶云峰杜婵娟杨迪赵廷昌刘思情付岗
- 关键词:红花檵木炭疽病
- 一种红花檵木的栽培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花檵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壤选择、栽培基质、种条扦插,选择有机质含量在68~75%的土壤进行栽培,栽培基质中加入EM菌液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微生物发酵激活泥炭土、椰糠、三乙醇胺、橄榄石转化和融合,构...
- 施建华施爱华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于晓英

- 作品数:163被引量:959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红花檵木 瓜叶菊 种质资源 檵木 植物
- 侯伯鑫

- 作品数:88被引量:40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福建柏 红花檵木 种源 品种资源 栽培历史
- 李炎林

- 作品数:123被引量:4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研究主题:红花檵木 愈伤组织 南方红豆杉 红豆杉 马铃薯
- 李达

- 作品数:48被引量:238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红花檵木 SRAP 瓜叶菊 AFLP 种质资源
- 余格非

- 作品数:45被引量:2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福建柏 红花檵木 种源 幼林期 群落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