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12篇“ 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纤维蛋白原的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纤维蛋白原的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贴片包含纤维蛋白原和稳定剂,所述纤维蛋白原的部分赖氨酸残基含有疏水性基团;所述稳定剂用于保持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其制备方法包括:向纤维蛋白原溶液中滴加入疏水改性试...
- 毛峥伟余丽莎丁元
- 一种可用于生产纤维蛋白胶的纤维蛋白原纯化方法
- 本发明属于血液制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生产纤维蛋白胶的纤维蛋白原纯化方法。其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使用第一溶解液将组分Ⅰ沉淀或者冷沉淀溶解,然后离心收集沉淀部分,获得离心后沉淀;使用第一溶解液将离心后沉淀溶...
- 张宝献滕世超刘余江李凯旋彭建张娇吴青芸
- 2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分子致病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对两个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探讨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凝血相关指标。用PCR法扩增纤维蛋白原FGA、FGB、FGG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测序寻找突变位点;用SIFT、PolyPhen2、LRT、ReVe、MutationTaster、phyloP、phastCons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位点功能;用PyMOL和Clustal X分析变异蛋白质结构及氨基酸保守性。结果:家系1先证者凝血酶时间(TT)为37.00 s,纤维蛋白原活性(Fg∶C)降低至0.52 g/L;家系2先证者TT为20.30 s,Fg∶C低于正常范围,为1.00 g/L。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FGA基因存在c.80T>C杂合突变,导致27位苯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Phe27Ser);家系2先证者FGG基因存在c.1007T>A杂合突变,导致336位甲硫氨酸突变为赖氨酸(Met336Lys)。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提示两个变异均为有害变异;PyMOL突变模型提示,家系1先证者Aα链Phe27Ser和家系2先证者γ链Met336Lys,引起空间结构改变,导致蛋白稳定性降低;Clustal X结果显示,Aα链Phe27和γ链Met336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结论:FGA基因c.80T>C及FGG基因c.1007T>A杂合突变,均为致病性变异,引起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王敏陈天平江傲霜朱成琳韦楠朱丽娟屈丽君刘洪军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突变
- 一种检测全血或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方法和试剂
- 本申请属于生物医学检验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全血或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方法和试剂。所述试剂包括缓冲液、无机盐、氨基酸、凝血酶、稳定剂、凝血酶抑制剂、血块增强剂、肝素类物质抑制剂、防腐剂;所述凝血酶的浓度为5U/m...
- 刘二强
- 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 2025年
- 目的: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4年5月本中心符合研究要求的203例新诊断DLBCL患者。根据诊断时血浆FIB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IB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FIB、低FIB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FIB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FIB对OS的影响;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FIB等指标的差异。结果:ROC曲线分析得出FIB临界值为3.49 g/L,低FIB组(≤3.49 g/L)较高FIB组(>3.49 g/L)中性粒细胞(ANC)(P=0.001)和血小板(PLT)(P=0.027)显著降低,前白蛋白(PA)(P=0.001)显著升高。高FIB与患者较差的OS显著相关(P=0.005)。单因素分析发现FIB对患者生存有影响(HR=2.031,95%CI:1.221-3.375,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升高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684,95%CI:1.478-4.875;P=0.001)。与初发或复发的DLBCL患者相比,完全缓解患者FIB(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和ANC(P_(初发)<0.001,P_(复发)=0.021)降低,白蛋白(P_(初发)<0.001,P_(复发)=0.018)和PA(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升高。结论:FIB升高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血浆FIB水平与DLBCL患者ANC、PLT和PA等实验室指标与疾病状态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 张冰林琳季建敏吴萸沈群
-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纤维蛋白原预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定量CT定义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拟明确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定量CT(QCT)测量的体积骨密度及定义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骨质疏松症早期筛查、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并行腰椎QCT检查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分析,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有441人,年龄为(46.0±14.5)岁,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4%(28/441)。随着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P<0.0001);L1和L2的平均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处于第一分位(1.99g/L~2.37g/L)的人群相比较,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年龄、性别、BMI)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处于第四分位(3.67g/L~4.46g/L)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增加了8.85倍。【结论】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潜在筛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这一发现为骨代谢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深入探究。
- 陈映娜孙侃李娜王成芷黄楚霖李玲玲肖辉盛劳国娟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纤维蛋白原
- 2个复合杂合变异致遗传性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对2个由复合杂合变异导致的遗传性低且异常纤维蛋白原(Fg)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变异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 分别选取2023年5月4日和2023年5月20日因“帕金森”和“双眼皮切割术前”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先证者A和B及其家系成员(均3代共19人)均3代的家系A和家系B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凝固法分别检测2个家系成员的凝血酶时间(TT)和Fg活性(Fg:C),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Fg抗原(Fg:Ag),利用人凝血酶催化进行Fg聚集试验,并对FGG基因进行PCR扩增和一代测序。用Chromas软件分析变异位点。利用ClustalX-2.1-win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变异位点致病性分析;使用PyMOL软件进行FGG蛋白模型分析。结果 表型结果显示先证者A和B的TT分别延长至27.5 s和26.1 s,血浆Fg:C分别降至0.6 g/L和<0.5 g/L。基因测序发现2个先证者在FGG基因第8内含子上均存在杂合c.1129+62_65delAATA,使p.γGly377-Gly388形成异常氨基酸,并在p.γTyr389位点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同时先证者A的FGA基因第2外显子发现存在c.103C>A杂合错义变异(p.AαArg35Ser),先证者B的FGB基因第4外显子发现存在c.569A>G杂合错义变异(p.BβAsn190Ser)。2名先证者Fg聚集峰值和速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3个变异位点均保守。3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2种错义变异均为致病变异。蛋白建模分析显示p.γGly377-Gly388变异区域的氢键数量发生改变,产生了空间位阻。结论 2种复合杂合变异c.1129+62_65delAATA和p.AαArg35Ser、c.1129+62_65delAATA和p.BβAsn190Ser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且这3种变异可能与2个家系Fg水平和功能降低有关。
- 徐琦煜郑晓勇徐斐叶龙颖张柯王明山杨丽红
- 关键词: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
- 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microRNA-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2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FIB水平、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miR-29及二者联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29/87),预后良好率为66.67%(58/87)。预后不良组脑积水严重程度、环池消失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FI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严重程度[OR=4.289(95%CI:1.885,9.756)]、环池消失[OR=4.559(95%CI:2.004,10.370)]、NIHSS评分[OR=3.927(95%CI:1.727,8.934)]、FIB水平[OR=3.561(95%CI:1.565,8.100)]、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OR=0.365(95%CI:0.160,0.830)]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miR-29a及二者联合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79.31%(95%CI:0.597,0.913)、86.21%(95%CI:0.674,0.955)和89.66%(95%CI:0.715,0.973);特异性分别为84.48%(95%CI:0.721,0.922)、82.76%(95%CI:0.701,0.910)和93.10%(95%CI:0.825,0.97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95%CI:0.696,0.879)、0.842(95%CI:0.747,0.912)、0.908(95%CI:0.826,0.961)。结论血浆FIB、miR-29a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 丁杰孟凡磊吴杰邵璞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脑积水纤维蛋白原预后
- 替加环素致老年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 2025年
-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应用替加环素后发生相关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后患者是否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分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组和正常纤维蛋白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期间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结果研究共纳入261例老年患者,其中136例(52.1%)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用药天数、给药剂量、基线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联用糖肽类药物是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纤维蛋白原、用药天数与给药剂量均为老年患者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95%CI)为0.7748(0.712,0.827),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82.22%,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3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风险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加环素致老年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线纤维蛋白原、用药天数、给药剂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于评估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秦艳周怡佳沈赟陈喆叶岩荣邹烨
- 关键词:替加环素列线图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对产后腹痛疗效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对产后腹痛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封包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Fib、D-dimer、子宫底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级指数(PRI)、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ib、D-dimer降低,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PRI、PPI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底高度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治疗产后腹痛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 朱丽芳方春妹钱林燕周敏沈红丽
- 关键词:产后腹痛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相关作者
- 元小冬

- 作品数:220被引量:8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
- 研究主题:纤维蛋白原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医院感染
- 王淑娟

- 作品数:70被引量:2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
- 研究主题:纤维蛋白原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纤维蛋白原BΒ链
- 周立红

- 作品数:103被引量:3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患者血浆 纤维蛋白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血浆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
- 王鸿利

- 作品数:737被引量:3,848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突变 突变 凝血因子 血友病A 缺陷症
- 许亚茹

- 作品数:56被引量:27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纤维蛋白原 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