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72篇“ 纳洛酮“的相关文章
- 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 2024年
- 分析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经过相同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以此为基础评估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 。
- 卢浩
- 关键词:纳洛酮高血压脑出血
-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纳洛酮药物利用评价
- 2024年
- 目的 对亳州市人民医院纳洛酮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促进临床合理使用纳洛酮。方法 以纳洛酮说明书为基础,结合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建立纳洛酮药物利用评价(DUE)细则,并以此为依据,运用属性层次模式的方法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纳洛酮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在评价的151份病历中,优秀病历占比2.65%,良好病历28.48%,合格64.90%,不合格3.97%,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适应证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和无用药监测。结论 评价结果反映纳洛酮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 王志远岳云月李帅狄潘潘田守琴
- 关键词:纳洛酮属性层次模型药物利用评价
- 纳洛酮治疗婴儿急性酒精中毒1例分析
- 2024年
-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由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中毒疾病之一,临床表现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以行为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呼吸抑制和昏迷为主[1-3]。近年来,国内外急性酒精中毒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但关于婴儿急性酒精中毒的报道十分罕见。
- 赵子祥琚常玺马雪勤刘晓彤田颖李元枭
- 关键词:酒精中毒婴儿纳洛酮
- 纳洛酮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2022年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74例,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谷胱甘肽组与联合纳洛酮组,各37例。谷胱甘肽组予以谷胱甘肽,联合纳洛酮组在谷胱甘肽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比较2组病情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肢体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神经递质[β-内啡肽(β-EP)、精氨酸加压素(AVP)、一氧化氮(NO)]、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纳洛酮组苏醒时间、肢体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自主下床时间短于谷胱甘肽组(P<0.01)。用药后24 h,2组血清IL-6、IL-8、TNF-α及CRP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纳洛酮组低于谷胱甘肽组(P<0.01);2组血清β-EP、AVP、NO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纳洛酮组低于谷胱甘肽组(P<0.01);2组血清MDA、血浆Cor低于用药前,血清SOD水平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纳洛酮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谷胱甘肽组(P<0.05或P<0.01)。联合纳洛酮组与谷胱甘肽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1%vs.13.51%,P=1.000)。结论纳洛酮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神经递质与炎性因子异常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肖春霞赖燕
-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纳洛酮神经递质氧化应激反应
- 包含丁丙诺啡和纳洛酮的胃驻留系统
- 提供了胃驻留系统,其包含至少一个共挤出的药物洗脱组件,其包含:载体聚合物、丁丙诺啡或其盐和纳洛酮或其盐;和速率调节释放薄膜,其涂覆至少一个共挤出的药物洗脱组件。包含至少一个共挤出的药物洗脱组件的胃驻留系统被配置为在人体胃...
- N·比海斯J·卡特斯特拉D·阿尔特雷特尔
- 用于舌下和/或经颊施用的纳洛酮制剂
- 提供了含有纳洛酮碱、或其异构体或衍生物,以及一种或多种非水溶剂,和任选的黏度调节剂的液体、凝胶和半固体组合物。还提供了治疗表现出与已知或疑似阿片样物质过量相关的呼吸抑制的症状的个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含有纳洛酮碱、或...
- J·A·麦卡蒂
- 纳洛酮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在TLIF术后镇痛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胸腰筋膜平面(thoracolumbar interfascial plane,TLIP)阻滞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5月—2023年5月腰椎退行性疾病在全麻下行TLIF的8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0例采用常规TLIP阻滞(常规组),另外42例采用小剂量纳洛酮TLIP阻滞(纳洛酮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与镇痛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8 h VAS评分均先上升后下降,但纳洛酮组6、24、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此外,纳洛酮组在首次补救镇痛[(10.5±1.8)h vs(6.4±1.6)h,P<0.001]、PCIA按压次数[(6.4±0.9)次vs(8.1±1.5)次,P<0.001]、舒芬太尼剂量[(72.6±14.6)μg vs(84.5±17.6)μg,P=0.001]、额外镇痛次数[(1.2±0.4)次vs(1.8±0.2)次,P<0.001]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小剂量纳洛酮TLIP阻滞能够有效缓解TLIF术后早期疼痛症状,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及次数。
- 崔彦虎柳钧朱瑞冀春吉
- 关键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术后镇痛小剂量纳洛酮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观察急性酒精重度行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象、时间、分组、组别与例数:急性酒精中毒40例、2022.2-2023.2、抽签法、对照组/联合组、20例/组。治疗方法为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统计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改善时间、生命指标、氧自由基、SOD水平,对比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联合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行联合治疗可尽快缓解症状,修复生命指标以及氧自由基水平,可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呈一定安全性,值得应用。
- 姚彪高敏
- 关键词:纳洛酮醒脑静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症状
- 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讨研究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及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6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组(n=453),将其分为采用盐酸纳络酮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资料,进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 分析对比临床应用数据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昏迷患者通过采用盐酸纳络酮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值得推广。
- 兰生传焦爱军
- 关键词:盐酸纳络酮药理学
- 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治疗中采用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采取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无创呼吸正压通气治疗]与研究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临床指标(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的74.36%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SpO_(2)(98.36±6.01)%、PaO_(2)(70.63±4.51)mm Hg(1 mm Hg=0.133 kPa)较对照组的(94.31±5.28)%、(61.21±4.23)mm Hg高,PaCO_(2)(46.24±2.42)mm Hg较对照组的(54.02±2.63)mm Hg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3.21±0.57)L、FVC(3.59±0.24)L、FEV1/FVC(74.36±5.34)%较对照组的(2.34±0.63)L、(3.05±0.43)L、(68.24±4.12)%高(P<0.05)。研究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3±0.37)、(4.76±0.54)、(6.31±0.65)、(9.34±1.03)d,均较对照组的(2.54±0.65)、(6.55±0.84)、(8.81±1.05)、(14.52±1.13)d短,气管插管率5.13%较对照组的23.08%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20.14±2.06)ng/L、CRP(6.65±0.71)mg/L、PCT(1.31±0.26)ng/ml较对照组的(23.04±2.13)ng/L、(8.23±0.87)mg/L、(1.62±0.34)ng/ml低(P<0.05)。结论在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纳洛酮能够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率,可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 张勉
- 关键词: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纳洛酮血气指标
相关作者
- 戴体俊

- 作品数:511被引量:1,69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
- 研究主题:氯胺酮 镇痛 定量药物脑电图 小鼠 镇痛作用
- 沈洪

- 作品数:543被引量:3,752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血管急救 急救 急诊 纳洛酮
- 马光瑜

- 作品数:60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纳洛酮 学习记忆 海马 抑郁模型大鼠 大鼠空间
- 孟庆林

- 作品数:14被引量:1,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纳洛酮 药物疗法 盐酸纳洛酮 危重病 脑梗塞
- 高明龙

- 作品数:88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吗啡 小剂量纳洛酮 纳洛酮 精神分裂症 淀粉样Β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