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055篇“ 组学技术“的相关文章
技术在中耳炎领域的应用
2025年
中耳炎是指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中耳结构的炎性病变,为临床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疾病,好发于儿童,以耳痛、听力减退和耳内流脓为常见的症状。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抗菌药物与手术等手段对中耳炎进行治疗,但存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中耳炎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以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法。高通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技术能够同时全面分析大量相似生物分子或单一分子。利用技术发现的新生物标志物使研究者加深对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我们将从基因、蛋白质、代谢、转录和微生物5个方面综述技术应用于中耳炎领域的最新进展。
张凯吴远程唐丽欢胡娟都梦贤李博
关键词:中耳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
蛋白质技术在解析牛乳清蛋白代谢途径和生物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乳清蛋白作为乳中的优质蛋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乳清蛋白会因不同环境下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蛋白翻译后修饰导致表达量和结构的差异,使得其种类繁多而又复杂,给深入了解乳清蛋白增加了难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乳清蛋白的成和功能活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综述蛋白质技术在牛乳清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解析不同牛种、泌乳期、饲养条件和处理方式下乳清蛋白的种类、分子结构、代谢途径及生物功能之间的异同,以期为牛乳清蛋白的深入研究及个性化乳制品的研制提供科的理论依据。
傅汐陈金叶顾颖赵琼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牛乳清蛋白分子结构代谢途径生物功能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代谢技术的硒化黑木耳代谢产物及通路分析
2025年
本研究通过在黑木耳菌包中添加外源硒,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技术,运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层次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探究硒化对黑木耳代谢通路及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影响。结果表明,从黑木耳(HME)、亚硒酸钠无机硒化黑木耳(HMEa)和富硒玉米秸秆有机硒化黑木耳(HMEb)共定性出669个代谢物,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无机硒化(HME vs HMEa)共得到228个差异代谢物;有机硒化(HME vs HMEb)共得到267个差异代谢物,硒化对黑木耳中有机酸及其衍生物、脂类及类脂质分子含量影响较大,且有机硒化富硒效果更显著。综合两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分析,发现硒化对脂类代谢、氨基酸类代谢影响显著。综上所述,黑木耳受到硒化后,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对黑木耳中脂类和氨基酸等代谢产物产生显著影响,说明硒化会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岳诗博崔航沈琴曹冬梅
关键词:黑木耳液相色谱-质谱法
代谢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025年
代谢(Metabolomics)为系统生物的重要分支科,其基础是群指标分析,手段是高通量检测和数据处理,目标是信息建模与系统整合,是生物体发育和生理状态在代谢水平的表现,是基因与表型之间的桥梁。代谢广泛应用于毒理、环境、疾病诊断、营养食品科、医药研制开发、动植物等相关领域。论文介绍了代谢流程,常用检测平台和数据库,以及与其他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代谢在动物育种、营养调控、疾病诊断、肉品分析和动物生长发育等5个方面的应用研究,为探讨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
马春芳张金宝张慧宁陈海燕杨奇张巧娥
关键词:代谢组学动物生产分析技术
代谢技术在骨关节炎研究中的应用
2025年
骨关节炎是一种全球性的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高达46.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因此,规范化的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工作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临床观察和影像,缺乏有效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骨关节炎发病时伴随着代谢的紊乱,利用代谢技术能够直观、全面监测骨关节炎代谢物水平的变化,为骨关节炎的诊断提供强大的工具和方法。代谢注重代谢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代谢网络,应用代谢和全面性系统策略理解疾病过程、探讨中药的药效机制,能够为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本文总结了基于不同代谢常用技术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在中药干预中的应用,以期望为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郑智洋雷霞张亚峰张宁
关键词:骨关节炎代谢组学质谱技术
一种基于代谢技术鉴别殷家坪蜂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代谢技术鉴别殷家坪蜂蜜的方法,包括步骤:使用UPLC‑Q‑TOF‑MS分别检测殷家坪蜂蜜及已知蜂蜜,获取殷家坪蜂蜜数据和已知蜂蜜数据,对殷家坪蜂蜜数据和已知蜂蜜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分别获得殷家坪...
鲁群郭梦雪林聪聪易梦杰易尔太郭道海刘睿
基于热蛋白质技术的灯盏细辛提取物治疗脑病作用机制及潜在新功效研究
2025年
目的:采用热蛋白质(TPP)技术构建“高通量靶点筛选-靶标关联-临床新应用”研究体系,精准剖析灯盏细辛提取物在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挖掘其潜在新功效。方法:采用TPP技术,高通量筛选灯盏细辛提取物在人小胶质细胞HCM3中的作用靶点;通过IPA数据库和Genvestigator平台对灯盏细辛提取物的作用靶点与下游靶标、疾病进行关联分析,挖掘潜在适应症。结果:采用TPP技术筛选出灯盏细辛提取物的40个作用靶点,包括23个直接靶点和17个间接靶点;经IPA数据库与Genvestigator平台联合分析发现,其中一些靶点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治疗过程,提示其在脑胶质瘤治疗和神经再生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结论:基于“高通量靶点筛选-靶标关联-临床新应用”的中药靶标研究方法,从靶标层面阐明了灯盏细辛提取物治疗脑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新功效。
饶沁玲徐砚通陈恒黄智兴张鸽吕嘉瑞胡子怡董婧刘嘉彤冯金垚王雨柔李沐萱王春国邓欣祺
关键词:灯盏细辛脑病脑胶质瘤
基于凝胶与非凝胶蛋白质技术的枣花蜜蛋白质鉴定分析
2025年
蛋白质是一种相对稳定存在于蜂蜜中的大分子物质,研究蜂蜜蛋白对探究蜂蜜生物活性,筛选溯源标志成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中国特色单花种蜂蜜——枣花蜜,基于凝胶和非凝胶2种蛋白质技术鉴定分析采集枣花蜜样品中的蛋白质成,共发现216个蜂源蛋白和595个植物源蛋白,其中24种蜂源蛋白首次在枣花蜜中鉴定到,包括MAGUK p55亚族成员6 X1亚型、几丁质结合2型结构域蛋白、肽酶S1结构域蛋白等;利用BLAST工具筛选了11个潜在的枣花蜜特征蛋白标志物,包括金属内切蛋白酶2-MMP样、FAS1结构域蛋白、解毒蛋白质等。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枣花蜜中鉴定到的蜂源和植物源蛋白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水解等生物过程,涉及ATP结合、三磷酸鸟苷结合等分子功能。该文基于2种蛋白分析方法探究了枣花蜜蛋白质成,为研究枣花蜜蛋白生物活性成分及筛选特征蛋白标志物提供理论参考。
邓景升曾晓君张颖曹炜赵浩安程妮
关键词:蛋白质鉴定
代谢技术在慢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2025年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但是因为病因复杂、发病隐匿,很难预防及有效控制。代谢技术大规模检测环境、饮食、免疫、感染和遗传等代谢物数据,无疑是解锁更多与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金钥匙。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 pose a heavy medical burden, but they are difficult to prevent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due to their complex etiology and insidious onset. Metabolomics technology is undoubtedly the golden key to unlocking more potential biomarkers closely related to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large-scale detection of metabolite data such as environment, diet, immunity, infection, and genetics.
陶朝阳陈如洲邓伟科朱晓敏
关键词:代谢组学慢病内稳态
基于DNA甲基化技术分析TET 1基因对小鼠uNK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去甲基化酶1(ten eleven translocation,TET 1)对小鼠子宫内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uNK)DNA甲基化的影响,深入了解其分子调控机制。无菌采集妊娠10 d小鼠子宫蜕膜,分离纯化uNK细胞进行培养,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TET 1基因的表达,提取TET 1干扰和正常对照细胞的总DNA,利用简化基因DNA甲基化测序(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技术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生物信息软件分析进行两样本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的统计与注释,并进一步对DMR相关基因进行GO数据库分析及注释,了解相关基因的功能,利用KEGG数据库对其调控的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ET 1干扰相较对照共有14120个DMRs,其中高甲基化的DMR有4897个,低甲基化的DMR有9223个,分布在基因体(genebody)上的DMR最多,共9762个,占总数的69.14%。DMR广泛分布于基因的不同元件,且有些基因不同元件同时存在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的DMR。GO注释结果显示,存在DMR的基因主要集中在ATP结合、核酸结合、细胞建、细胞分化、胚胎发育、RNA聚合酶Ⅱ转录调控、细胞增殖负调控等方面。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DMR主要在代谢通路呈现显著富集,其中丙酮酸代谢通路共有12个参与代谢的关键分子出现了54个DMR,是出现DMR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其中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s)、乳酸脱氢酶B(Ldhb)和丙酮酸激酶(Pklr)的DMR呈现单一高甲基化状态。此外,PI3K/AKT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在介导丙酮酸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基因体和启动子上的DMR也出现显著富集。综上,TET 1对小鼠uNK细胞具有甲基化调控作用,丙酮酸代谢是其发挥调控作用的主要途径,Acss、Ldhb和Pklr是其潜在的调控靶分子,PI3K/AKT和HIF-1是参与调控的重要信号通路。
赵静贤杨晓伟刘言言赵自亮赵光伟赵光伟
关键词:UNK细胞小鼠

相关作者

秦雪梅
作品数:932被引量:6,590H指数:39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逍遥散 柴胡 抗抑郁 抑郁症
李震宇
作品数:268被引量:1,390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款冬花 代谢组学技术 NMR 指纹图谱
陈颖
作品数:524被引量:2,24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试剂盒 引物 食品 实时荧光PCR 探针
张九凯
作品数:131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肽段 试剂盒 代谢组学技术 芝麻 代谢组学
李爱平
作品数:76被引量:703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肾病综合征 代谢组学技术 核磁 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