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389篇“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文章
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FSHβ和LH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其基因表达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解石斑鱼Epinephelus性腺分化前后脑垂体中促卵泡激素(FSHβ)和黄体生产素(LHβ)细胞分布及基因含量的变化,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和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对孵化后55、80、120日龄幼鱼的性腺和脑垂体结构进行组织学观察,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对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进行识别和定位,并运用qRT-PCR技术测定其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和黑边石斑鱼早期性腺发育分为未分化期、分化期和卵巢期;石斑鱼性腺在55日龄时为未分化阶段,其位于肠道附近且观察到性细胞和血管,80日龄时为性腺分化阶段,性腺原基两端的结缔组织向前延伸并形成突起,表明卵巢腔正在形成,120日龄时为卵巢阶段,卵巢腔已完全形成且观察到卵原细胞,表明石斑鱼性腺已分化为雌性;两种石斑鱼在55、80、120日龄时的脑垂体结构相似,分为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腺垂体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55、80、120日龄时,两种石斑鱼脑垂体中均检测到FSHβ和LHβ免疫信号,其主要分布在PPD区域,少量分布在RPD或PI区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但lhβ基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黑边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在120日龄时均显著高于55、80日龄(P<0.05)。研究表明,两种石斑鱼性腺在120日龄时已分化完成,脑垂体结构在55日龄时已完全形成且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在两种石斑鱼性腺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角色可能是促进个体的早期发育和加速性细胞的增殖。
徐文刚刘立明王九龙于文松孙明征矢野清唐永政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性腺分化促卵泡激素免疫组织化学
四指马鲅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选用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神经肽(NPY),胆囊收缩素(CCK-8)6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显示,免疫阳性细胞按形态可分为开放型内分泌细胞和封闭型内分泌细胞。食道内未检测出任何一种阳性细胞。胃部只检测出GAS和SS阳性细胞,但GAS细胞仅限在幽门部,密度较少。胃部各区域分布极多的SS阳性细胞,幽门盲囊只检测出SS细胞,前肠道只检测到GAS细胞,中肠未检测出任何阳性细胞,后肠则有GAS和SS细胞的分布。整个消化道均未检测出5-HT、GLU、NPY和CCK-8阳性反应的细胞。讨论了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功能。
谢木娇李加儿区又君温久福李活
关键词:消化道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甲醛固定与微波固定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微波固定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中的方法。方法应用不同强度的微波辐射与常规福尔马林方法固定组织,并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经抗原修复后,经染色内分泌细胞呈棕黄色,不经抗原修复内分泌细胞能着色,用微波辐射低档达45℃、55℃、70℃固定的组织都能被着色。结论微波固定组织切片染色效果优于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组织,缩短固定时间,微波固定的材料能很好的保存抗原。
李明华史鹏飞
关键词:石蜡切片消化道内分泌细胞
病变组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P63/SMA双标记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P6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效能。方法体检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150例,行乳腺针吸检查取病变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并分析。结果乳腺肌上皮细胞同时表达P63和SMA,非肌上皮细胞均不表达P63。HE染色、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分别有32例、20例初诊报告为乳腺良性病变,分别有119例、121例初诊报告为可疑癌细胞或发现癌细胞。对比患者手术病理结果,HE染色对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1%,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为97%;HE染色和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P63/SMA双标记法免疫组化检查对乳腺癌的确诊率较高,且较HE染色可更好地鉴别乳腺良性病变。
王永军吕菲王肖肖王玲丁春艳范晓杰杨会钗刘月平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63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抗体对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估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波形蛋白(vimentin,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细胞角蛋白7(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9月—2011年10月经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或胸膜活检病理学证实的4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31例)患者纳入分析。计算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VIM、CR、CKT和TTF-1 4项指标诊断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4项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VIM、CR、CK7、TTF-1的阳性表达率与胸膜转移性肺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1%(10/11),特异度为52%(16/31),阳性预测值为40.0%,阴性预测值为94.1%。CR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2%(9/11),特异度为84%(26/31),阳性预测值为62.9%,阴性预测值为92.9%。CK7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4%(29/31),特异度为82%(9/11),阳性预测值为81.8%,阴性预测值为76.3%。TTF-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77%(24/31),特异度为91%(10/11),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58.8%。结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VIM、CR、CKT和TT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周晓明冯学威赵立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7甲状腺转录因子-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腺垂体GH、PRL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腺垂体远侧部嗜酸性细胞所含激素的变化,探讨SARS发病过程中内分泌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4例SARS患者的尸体解剖腺垂体远侧部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催乳激素(prolactin,PRL)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腺垂体远侧部的GH细胞免疫反应强度显著降低(P<0.01),而PRL细胞免疫反应强度显著增强(P<0.01)。结论 SARS患者的腺垂体远侧部GH、PRL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异常,细胞的激素合成功能受到影响。
孙申张京卫兰
关键词:嗜酸性细胞催乳激素
海洛因依赖大鼠十二指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十二指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IR)细胞形态学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盐水对照组比较,Gas-IR、SS-I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在海洛因依赖组均增强,阳性细胞数增多;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组Gas—IR、SS-IR细胞的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和盐水对照组显著降低,以24d组最低。结论:大鼠十二指肠中的Gas—IR、SS-IR细胞通过细胞数的增加以及增强合成、分泌Gas、SS的方式,参与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机体内的调节过程。
张伟梁文妹
关键词:胃泌素生长抑素十二指肠海洛因依赖
狼和家犬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阐明狼(Canis lupus)和家犬(Canis familiar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类型、局部分布和细胞密度的特点和异同。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7种内分泌细胞在狼和家犬的消化道中均可检出。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狼和家犬胃腺、肠绒毛和肠腺上皮细胞间。某些部位的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也有内分泌细胞分布。阳性细胞形态多样,多数有细胞突起伸向腺腔或肠腔,或伸向邻近细胞。在所检细胞中,以5-羟色氨(5-HT)阳性细胞的分布最为广泛,其次为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细胞。其余5种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比较狼和家犬的检测结果发现,除胰多肽(PP)阳性细胞和P物质(SP)阳性细胞的分布位置和某些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存在较大差别外,大多数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具有相同的分布特征。结论狼和家犬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具有哺乳动物的一般特征。两者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的相似性证明了犬科动物在消化生理结构上的一致性;同时,狼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又体现出了野生哺乳动物的独有特征。
陈磊张洪海
关键词: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家犬
AOM所致大鼠结肠癌形成过程中脑垂体远侧部TSH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所致大鼠结肠癌形成过程中,大鼠脑垂体远侧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并初探其意义。方法:用断乳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30只,分为AOM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AOM(15 mg/kg)每周腹腔注射,连续2周,诱导大鼠结肠癌的形成。分别于实验第10,30,34周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观察大鼠实验性结肠癌形成过程中,脑垂体远侧部TSH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亚甲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AOM腹腔注射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异常隐窝(aberrantcrypt,AC)和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垂体远侧部TSH阳性细胞阳性反应显著性减弱(P<0.05)。结论: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癌形成过程中,脑垂体远侧部TSH细胞变化可能与机体肿瘤的发生有关。
孙红亚唐军民唐岩甄昱盛树青
关键词:结肠癌阳性细胞氧化偶氮甲烷
AOM所致大鼠结肠癌形成过程中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所致大鼠结肠癌形成过程中,大鼠脑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断乳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30只,分为AOM实验组和盐水对照组。用AOM(15mg/kg)每周腹腔注射,连续2周,诱导大鼠结肠癌的形成。分别于实验第10、30、34周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观察大鼠实验性结肠癌形成过程中脑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亚甲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AOM腹腔注射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异常隐窝(aberrant crypt,AC)和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对照组大鼠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阳性反应显著性增强(P<0.01)。结论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癌形成过程中脑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可能参与了机体抗肿瘤的内分泌调节。
孙红亚唐军民唐岩甄昱盛树青
关键词:结肠癌垂体氧化偶氮甲烷

相关作者

林树根
作品数:52被引量:342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
研究主题:消化道 肥大细胞 内分泌细胞 类胰蛋白酶 罗非鱼
王皆欢
作品数:42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PACS CT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李成章
作品数:131被引量:510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周炎 牙周病 胶原膜 牙周 黄芩苷
王会军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HEC-1A 癌细胞系 宫内膜 相关蛋白
丁彦青
作品数:577被引量:2,422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癌 病理学 肿瘤转移 结直肠癌 大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