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5篇“ 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文章
牛至香酚对LPS免疫应激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肠道细胞因子、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旨在探究牛至香酚是否能有效改善脂多糖(LPS)免疫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损伤。【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0、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牛至香酚,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按10 mL·kg^(-1)的剂量灌胃橄榄油,每日1次,连续14 d。第15天时,牛至香酚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8 mg·kg^(-1)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 h后采集血液和肠道组织,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0)含量和肠道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0)、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10、IL-1β含量上升(P>0.05),IL-6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模型组回肠和结肠组织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回肠和结肠组织ZO-1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2)与模型组相比,牛至香酚试验组小鼠血清IL-6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5);牛至香酚高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牛至香酚中、高剂量组血清IL-10含量显著上升(P<0.05)。(3)同模型组相比,牛至香酚中、低剂量组回肠组织IL-1β、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牛至香酚中、高剂量组回肠组织ZO-1、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牛至香酚高剂量组结肠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TNF-α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Occludin、Claudin-1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牛至香酚通过改变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肠道细胞因子、紧密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调节LPS免疫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
吕明其陈颖清吴晓晴李健廖吕燕吴樟强黄一帆马玉芳
关键词:免疫应激肠道细胞因子紧密连接蛋白
裸藻β-1,3-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2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裸藻β-1,3-葡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裸藻β-1,3-葡聚糖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选取150头40日龄左右、体重[(13.06±0.26)kg]相近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猪”三元杂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及100 mg/kg的酵母β-1,3-葡聚糖。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100、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及100 mg/kg的酵母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P<0.05),饲粮中添加50和10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相对丰度(P<0.05),饲粮中添加50和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降低了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Chao1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降低了Simpson指数(P<0.05)。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饲粮中添加100 mg/kg裸藻β-1,3-葡聚糖组与对照组物种相似性最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量裸藻β-1,3-葡聚糖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00 mg/kg裸藻β-1,3-葡聚糖效果最好。
杨馥嘉陈静刘显军李海东葛冬冬曲盛卿刘景军
关键词:断奶仔猪炎症细胞因子
幼儿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条件的优化及部分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
2024年
目的:优化幼儿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制备条件,测定幼儿及成人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PPP)中部分细胞因子浓度并分析差异,为后续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通过两步法制备PRP,采用不同的离心条件,分别测定制备前全血和制备后PRP中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以选择幼儿PRP制备的最优离心条件组合。ELISA法分别测定幼儿PRP及PPP与成人PRP及PPP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可采用全血初次离心600×g(10 min),上层血浆再次离心2000×g(10 min)的方法制备幼儿PRP。幼儿PRP组EGF、TGF-β1、IGF-1因子浓度均明显高于成人PRP组,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离心条件后的两步离心法,可获得稳定、高质量的幼儿PRP。幼儿PRP中EGF、TGF-β1、IGF-1因子浓度均明显高于成人PRP组,为后续相关试验研究提供了方向。
陈圆何婷杨云乐姜媛媛李萌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细胞因子
苏紫猪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对育肥性状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育肥期苏紫猪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对育肥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8头苏紫猪进行生长育肥测定,然后屠宰采集血样,进行CCL4、IL-6和FGF-2这3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同时统计其日龄、体质量、瘦肉率和皮下脂肪,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CL4、IL-6和FGF-2的标准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9963、0.9958、0.9953,均非常接近于1,说明后面检测的结果可信度高。育肥期苏紫猪血清中,IL-6含量最高,其次为CCL4含量,FGF-2含量最低(P<0.05)。IL-6含量与日增质量、瘦肉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21),与皮下脂肪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8);CCL4含量与瘦肉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FGF-2含量最高的猪日增质量最快。研究提示,优质猪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对育肥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育肥期IL-6和CCL4含量可反映出猪瘦肉率的高低,有利于猪高瘦肉率性状的高效选育。
付言峰程金花程金花戴超辉涂枫王学敏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生长育肥
牛至香酚对LPS所致免疫应激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2024年
研究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细胞因子含量受牛至香酚对LPS所致免疫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健康雄性KM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10 mL/kgBW橄榄油,连续14 d对三组小鼠分别灌胃不同含量的牛至香酚。第15天对试验组及模型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8 mg/kgBW LPS,对空白对照组的小鼠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射,观察6 h后进行摘眼球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IL-10、TNF-α)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及补体(C_(3)、C_(4))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至香酚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下降,IL-10含量升高,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牛至香酚能抑制LPS免疫应激小鼠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分泌,促进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王文玫马玉芳
关键词:小鼠应激免疫球蛋白补体
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其诊断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其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V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102例作为研究组,遵循1∶1分配原则另纳入102例VE、10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VE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统计3组血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0]、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酐蛋白(cardi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比较研究组不同心肌损害程度血清Th1/Th2细胞因子,Spearman分析血清Th1/Th2细胞因子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linical impact curve,CIC)分析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诊断VE合并心肌损害价值。结果3组血清IFN-γ、TNF-α、CK-MB、cTnI、LDH水平比较:研究组>VE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血清IL-4、IL-10水平比较:研究组中度>轻度,血清IL-4、IL-10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V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心肌损害程度与IFN-γ、TNF-α呈正相关(r=0.599、0.634)(均P<0.05),与IL-4、IL-10呈负相关(r=-0.602、-0.587)(均P<0.05);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联合、心肌酶谱联合诊断VE合并心肌损害的AUC分别为0.928(95%CI:0.883~0.959)、0.933(95%CI:0.890~0.963),两者诊断效能近似。DCA、CIC曲线显示,联合Th1、Th2细胞因子的模型诊断VE合并心肌损害净收益率、临床有效率较高。结论V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异常,且与心肌损伤程度联系密切,IFN-γ、IL-10、TNF-α、IL-4联合诊断VE合并心肌损害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及临床效益。
王蕾门欣怡袁小辉赵慧王薇
关键词:心肌损害ROC曲线
乳腺癌并发抑郁症模型小鼠血液及组织中白介素类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2023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并发抑郁症(BCRD)模型小鼠行为、白介素类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BALB/c雌性小鼠,腋下接种1×106个4T1炎症乳腺癌细胞,7 d后观察是否成模,成模后的小鼠连续21 d背部皮下注射皮质酮(30 mg/kg)复制BCRD模型。所有小鼠按糖水消耗随机分为4组:乳腺癌组、抑郁症组、BCRD组、空白对照组。21 d后,测定各组小鼠糖水偏嗜度、旷场实验等行为学变化;采用悬液芯片技术检测血清、海马、肿瘤、皮质组织中IL-1β、IL-2、IL-6、IL-10、IL-12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BCRD小鼠蔗糖偏嗜度及垂直活动次数降低(P<0.01或P<0.05),血清、海马中IL-2、IL-6、IL-12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海马中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乳腺癌组比较,BCRD组血清、海马、皮质中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抑郁症组比较,血清、海马、皮质中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有升高趋势。结论:IL-6在血清、海马、皮质中表达均较高且均一,可能是BCRD的重要标志物。
孟盼罗薇絮蔺晓源刘检赵洪庆凌佳骆妍王宇红
关键词:乳腺癌抑郁症细胞因子IL-6
饲粮精氨酸水平对产蛋期五龙鹅种蛋质量、血清激素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水平对产蛋期五龙鹅种蛋质量、血清激素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34周龄体况相近的产蛋期五龙鹅150只,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1公4母)。各组分别饲喂精氨酸水平为0.72%(对照组)、0.82%、0.92%、1.02%、1.12%和1.2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结果表明:1)0.82%、0.92%、1.02%、1.12%、1.22%组种蛋孵化率(H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92%、1.02%组种蛋哈氏单位(H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2%组种蛋蛋壳厚度(E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02%组血清胰岛素(INS)和孕酮(P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92%、1.0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92%、1.0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适宜精氨酸水平可提高产蛋期五龙鹅种蛋质量,调节激素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适宜精氨酸水平为1.02%。
陈莹张贝贝王宝维张名爱凡文磊李文立
关键词:精氨酸种蛋质量激素细胞因子
靛玉红对ORFV感染淋巴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含量及CD分子表达量的影响
2023年
为了研究靛玉红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vine contagious pustular dermatitis virus,ORFV)感染淋巴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及CD分子表达量的影响,在靛玉红对ORFV感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中,分为对照组、ORFV感染组、靛玉红(0.2μg/mL)+ORFV组、靛玉红(0.2μg/mL)组,采用CCK-8法检测靛玉红对ORFV感染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外,在靛玉红对ORFV感染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及CD分子表达量的影响试验中,分为高浓度靛玉红(0.2μg/mL)+ORFV组、中浓度靛玉红(0.1μg/mL)+ORFV组、低浓度靛玉红(0.05μg/mL)+ORFV组,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淋巴细胞悬液100μL,之后加ORFV病毒悬液100μL,吸附2 h,弃病毒液,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0.1,0.05μg/mL的靛玉红溶液100μL,作用0,2,4,8,12 h,另设ORFV感染组(只加ORFV病毒悬液和RDMI-1640完全培养基)、对照组(只加RPMI-1640完全培养基),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FN-γ、TNF-β、IL-10的质量浓度及CD4、CD8的表达量,并计算CD4/CD8。结果表明:与ORFV感染组相比,靛玉红+ORFV组淋巴细胞增殖数极显著升高(P<0.01)。与ORFV感染组比较,作用4,8,12 h后,高、中、低浓度靛玉红+ORFV组的CD4分子表达量和CD4/CD8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同时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β质量浓度及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质量浓度不同程度升高,而CD8分子表达量降低。说明靛玉红能够增强ORFV感染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IFN-γ、TNF-β和IL-10的分泌,提示靛玉红可能是通过调节CD4、CD8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ORFV感染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而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
曾琴富国文赵晏羚张朝龙吴姣樊月圆四朗玉珍舒相华宋春莲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靛玉红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结核性葡萄膜炎患者房水的细胞因子含量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结核性葡萄膜炎(TBU)患者的眼内细胞因子含量。设计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8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诊断为TBU的患者26例(26眼),其中,结核性匍行样脉络膜炎(TBSLC)6例,结核性后部葡萄膜炎及全葡萄膜炎(TPU-TBP)8例及结核性视网膜血管炎(TRV)12例。对照组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7例(27眼)。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1 mL注射器针头吸取前房水50~100μl。用流式细胞微球捕获芯片技术检测细胞因子(VEGF、IL-6、IL-8、IL-10、bFGF及VCAM-1)的含量。比较TBU与对照组及三种类型的TBU组间细胞因子含量差异,并比较不同玻璃体混浊程度、TRV血管炎不同程度者的细胞因子含量,并进行细胞因子含量与发病持续时间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主要指标房水中VEGF、IL-6、IL-8、IL-10、bFGF及VCAM-1的含量。结果TBU组房水中细胞因子IL-6、IL-8、IL-10、bFGF和V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VEGF的表达水平在TBU组与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TPU-TBP组的VEGF、IL-6、IL-8和VCA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BSLC组(P均<0.05),TRV组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BSLC组(P=0.02),而TPU-TBP与TRV组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VEGF、IL-6、IL-8、IL-10与VCAM-1的表达水平在严重玻璃体混浊患眼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严重程度的TRV患眼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bFGF,IL-6,IL-8和IL-10的表达水平与发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BU的不同亚型(TBSLC、TPU-TBP和TRV)中的细胞因子含量存在差异,表明其存在不同的炎症机制。玻璃体混浊程度及TBU的发病持续时间从侧面反映了TBU的炎症程度。
程奕喆呼风王茹董喆苗景鹏李倩陈春丽王戈管文雪彭晓燕
关键词:脉络膜炎细胞因子聚合酶链式反应视网膜血管炎

相关作者

张献清
作品数:281被引量:773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输血 Γ射线 Γ射线辐照 红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穆士杰
作品数:302被引量:1,012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输血 Γ射线 不规则抗体 Γ射线辐照 聚合酶链反应
李琳琳
作品数:41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紫外线照射 肺心病 浓缩血小板 肺心病患者 细胞因子
彭西
作品数:238被引量:645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雏鸡 高铜 雏鸭 高氟 病理变化
王林
作品数:76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臭氧 膝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