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8篇“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相关文章
-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4}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表达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检测吸烟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4}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4}LA4)/B7及{4}reg细胞的表达,观察免疫指标在COPD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名健康志愿者为A组(正常对照组)、8名吸烟但肺功能正常者为B组、8名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C组,收集3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1c^(+)树突状细胞(DCs)的比例、CD11c^(+)DCs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4}reg细胞(CD4^(+)CD25^(+)FOXP3^(+))及CD4^(+)CD25^(+)C{4}LA4^(+)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C组的CD11^(+)DCs、CD80(B7-1)和CD86(B7-2)表达均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4}reg细胞表达上,与A组相比,B组及C组的{4}reg细胞减少(均P<0.05),而B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及C组的C{4}LA4^(+)细胞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吸烟者及COPD患者外周血中C{4}LA4/B7呈高表达,{4}reg细胞比例减少,提示吸烟所致免疫细胞异常可能参与COPD全身炎症进展过程。
- 许毅芳林媛珍梁毅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树突状细胞TREG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 Th1/Th2平衡、分化簇抗原2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4}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 2023年
- 目的研究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共信号分子分化簇{4}28(CD2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4}-4(CTLA-4)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ACS的发病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CS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S不同亚型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每组各40例。选取同时间段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4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互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共信号分子CD28、ICOS、PD-1、CTLA-4在CD4^(+)T细胞表面的表达水平,通过冠脉造影手术采用SYNTAX评分法评估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四组上述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外周血中Th1/Th2比值、Th1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2的血清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其外周血CD3^(+)CD4^(+)T细胞的CD28、ICOS和PD-1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TEMI组和NSTEMI组的这些指标也均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评分与外周血Th1数量、Th1/Th2比值、血清IFN-γ及IL-2水平和外周血CD3^(+)CD4^(+)T细胞的CD28及ICOS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外周血CD3^(+)CD4^(+)T细胞的CD28及ICOS表达量均与Th1数量、Th1/Th2比值、血清IFN-γ及IL-2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ACS患者外周血中的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和IL-2以及其CD3^(+)CD4^(+)T细胞的CD28、ICOS和PD-1表达较健康体检者均明显上调,其均可能在AC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许云耀陈友莲吴方辉许云俊
- 关键词: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 地西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分子-1{4}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表达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4}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高危MDS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地西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上PD-1、CTLA-4的表达。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调节性T细胞上PD-1(40.2±5.1)%、CTLA-4(15.1±1.9)%均高于对照组的(5.1±1.8)%、(2.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调节性T细胞上PD-1(7.8±1.8)%、CTLA-4(6.4±1.9)%均远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降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上PD-1、CTLA-4的表达,进而改善T细胞的免疫功能,激活抗肿瘤基因,抑制肿瘤分子扩散。
- 王慧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沙利度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一种白细胞分化抗原,是T细胞上的一种跨膜受体,与CD28竞争性结合B7分子配体。CTLA-4与B7分子结合后发生T细胞无反应性,参与免疫反应负调节,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本文就CTLA-4的基本结构、功能与抗CTLA-4免疫疗法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胡晨张明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
- 青海藏族Graves病患者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基因多态性{4}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青海省藏族Graves病(GD)的{4}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以2012年7月至2017年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藏族GD确诊患者(130例)为观察对象;以进行体检的健康藏族人群(110例)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为无亲缘关系的青海藏族世居居民。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检测观察对象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GD组与对照组样本代表性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均〉 0.05,提示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GD组与对照组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A/G基因型(AA、AG、GG)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8/130)比26.4%(29/110),50.0%(65/130)比58.2%(64/110),43.8%(57/130)比15.4%(17/110),χ2 = 32.105,P 〈 0.05];等位基因(A、G)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81/260)比55.5%(122/220),68.8%(179/260)比44.5%(98/220),χ2 = 28.834,P 〈 0.05]。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基因多态性与青海藏族GD发病{4}联,可能为青海藏族GD发病的易感基因。
- 魏兰王淑琼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GRAVES病
- 转录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4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和染色体9p21.3遗传多态性与闽南地区人群类风湿关节炎{4}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rs7574865、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rs3087243基因以及染色体9p21.3 rs133304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闽南地区人群RA的关联。方法选取119例RA患者和125名健康对照者,应用三引物扩增法(AS-PCR)对RA相关的3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RA发病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RA组STAT4 rs7574865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G/T杂合基因型相比,TT与GG纯合性携带者患病风险要低(OR=0.498和0.300,P=0.018和P=0.002);CTLA-4 rs3087243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3,P=0.130),但根据计算,其中与A/G基因型相比,GG型携带者患病风险要低(OR=0.580,P=0.04);9p21.3上的SNP(rs1333049)无论基因型还是等位基因在RA与健康志愿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经计算发现与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C和GC携带者发病风险要低(OR=0.565,P=0.049 5)。结论STAT4 rs7574865和CTLA-4 rs3087243和rs1333049与闽南地区人群RA发病均有一定相关性。
- 郑晨娜饶华春罗彩林王清瑶杨会勇刁勇
- 关键词:类风湿单核苷酸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与慢性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慢性病毒感染是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但不会导致宿主死亡,亦不被免疫系统清除的稳态过程,是病毒与宿主长期共存的一种策略.能建立慢性病毒感染的包括HIV、HBV和HCV等,这些病毒在全球范围均有感染,且难于治愈[1].病毒感染由急性转化为慢性的原因:一方面是病毒基因组发生变异从而达到免疫逃逸;另一方面则是随着慢性化进程,病毒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逐步缺失,表现为免疫应答低下,不能有效清除病毒,甚至无法分化为记忆性T淋巴细胞[2].
- 伊文静董杰贾战生白雪帆张颖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慢性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功能病毒基因组病毒特异性免疫逃逸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复发的{4}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CTLA)-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GD)复发的{4}性。方法:选择102例GD复发患者(A组60例为停药3年内复发60例,B组为3年后复发42例)、40例GD初发患者和80名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进行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检测。结果: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显示,GD初发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D复发A组G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B组和初发组(P<0.01),B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GD初发组(P<0.01)。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的发生存在{4}性,该位点GG基因型可能是GD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及早期复发的原因。
- 查秀婧毕娅欣
- 关键词:GRAVES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复发基因多态性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和核因子-κB与格雷夫斯病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城市高于农村,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女∶男=5∶1),且近年患者发病趋向于年轻化[1-2],笔者通过检测GD患者血清中的细胞毒性{4}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4}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4}LA-4)水平和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探讨其与GD发病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王攀蒋智钢杨昌伟郑家深吴雁杨尚旭张振东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格雷夫斯病核因子-ΚBLYMPHOCYTE细胞核因子年轻化
- 宁夏回、汉族人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4}抗原-4基因多态性分析
- 2015年
- 目的研究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rs733618)、-1661(rs4553808)、-318(rs 5742909)位点及第一外显子区+49(rs221775)位点在宁夏回族、汉族人群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10例宁夏回族和315例宁夏汉族CTLA-4基因启动子区(rs733618)、(rs4553808)、(rs5742909)位点及第一外显子区(rs221775)位点分布进行检测。结果 CTLA-4基因4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宁夏回族、汉族群体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CTLA-4基因rs221775、rs5742909、rs4553808 3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s733618位点男女间各基因型频率不同(χ2=11.503,P=0.003),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LA-4基因rs221775、rs5742909、rs4553808、rs733618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宁夏回族、汉族群体间的分布特征相同,rs733618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有性别间差异。
- 马玲玲余冰耿芝盛优静陆宏霍正浩
- 关键词:CTLA-4基因多态性SNPS回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