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02篇“ 细菌学“的相关文章
BOPPPS教模式在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中的运用
2025年
细菌学检验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生的必修课程。目前,细菌学检验实验教存在课程内容杂、师生互动少,以知识传递为目标而忽视生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传统教模式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方面存在不足,而BOPPPS教模式对生参与和反馈更为重视,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需求。因此,在细菌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中运用BOPPPS教法,有助于培养生的批判性思维,推动生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和意义。
朱文慧主玛拉宗张敏李鑫玉邹伟
关键词:细菌学检验传统教学模式
巴斯德与现代细菌学的诞生
2024年
19世纪上半叶,面对频发的传染病,西方传统医陷入了双重困境。它既无法在医理论上解释疾病的根源,也难以在医疗实践中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因而迫切需要新的变革。19世纪中期,法国化家路易·巴斯德从发酵研究中敏锐地察觉到微生物的巨大价值,并通过对炭疽病、狂犬病等的研究,不仅论证了微生物致病的细菌理论,还为医实践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从而实现了现代医的重大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巴斯德的细菌学研究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惠及全人类的医革命。
王陈颖
关键词:细菌学疫苗
痰培养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测的影响研究
2024年
分析不同痰培养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于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自然咳痰检测方案)和试验组(有效痰标本收集方案),各30例。对比两组两种不同的痰培养方案对最终检测结果存在何种影响。结果 试验组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P<0.05。试验组痰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结论 对痰培养采集方案进行改进可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标本阳性检出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使用。
王月瑶
关键词:痰培养细菌学检测重症肺炎
浅谈水源涵养区水体中细菌学检测的质量控制
2024年
以水源涵养区水体中细菌学检测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了水中细菌学检测的质量控制。从人员培训、设备设施、试剂耗材、实验场所到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对各关键步骤的质控手段和方法做了详尽分析,为水中细菌学检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提供了具体的思路、方法和依据,以期对检测机构在开展水中细菌学日常检测时起到参考作用,同时对加强水体中细菌学监测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建议。
杨红力刘飞龙伍娟娟崔冬伟白浩轩刘跃
关键词:水源水细菌学
布氏菌病患者血清细菌学检验对比分析
2024年
对布氏菌病患者血清细菌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布氏菌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细菌学检验,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血清检验阳性检出率为73.3%,细菌学检验阳性检出率为63.3%,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血清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布氏菌病均有较高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马金莲
关键词:布氏菌病血清学检验细菌学检验
论结核病细菌学直接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年
细菌学检测一直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到目前为止,结核病细菌学检测仍然以初代的抗酸染色和金胺O染色为主,其缺陷主要是操作步骤较为复杂,而且无法区分死菌和活菌等。现在,标记活菌的荧光探针技术逐步得到重视和开发,其特异性较高、无需脱色和准确标记活菌的优点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快速。而基于活菌快速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具有通量高、自动化和精准计数的优势,该技术将会在未来的痰菌检测和药敏试验中逐步得到开发和应用。
徐玉辉梁彤孙照刚
关键词:结核病细菌学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崔庆禹
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和临床感染占比率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分析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方法及其临床感染占比率效果。方法共采集样本240例,取样时间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均分两组后,常规组检测样本以咳痰方式采集,后行痰培养进行检测,研究组检测样本以痰标本细菌学改进方式,后行痰培养进行检测,比对样本质量、检测结果。结果指标项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组样本质量、疾病检出率、检出菌株阳性率较为理想,组别中具备优势性(P<0.05)。结论痰标本细菌学检验的实施,能够对病患做到准确检出,临床感染占比率较为理想,因此有良好实施效果,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颜瑞伟麦秀雯容文潮黄碧红
关键词:痰标本细菌学检验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研究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择取在烟台市奇山医院就诊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检验时间段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通过常规自然咳痰获得痰液标本,观察组37例应用改进后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将两组的相关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标本采集时间为(1.63±0.37)min、检验操作时间为(13.42±2.70)min,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痰液标本质量合格率(94.59%)、痰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89.19%)、满意度(97.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发现,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能够提升细菌学检验效率以及检验质量。
孔雯
关键词:细菌学痰培养标本采集
结核病诊断中细菌学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检出率分析
2024年
分析结核病诊断中细菌学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结核病患者100例,依据细菌学检验方法分为痰培养组、痰涂片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结核分歧杆菌检出情况、复诊阳性情况。结果 痰培养组患者的结核分歧杆菌检出率72.00%(36/50)高于痰涂片组48.00%(24/50)(χ2=6.000,P<0.05)。以痰培养组为金标准,痰培养组结核分歧杆菌的灵敏性为63.89%(23/36),特异性为92.86%(13/14),准确性为72.00%(36/50),阳性预测值为95.83%(23/24),阴性预测值为50.00%(13/26)。痰培养组患者的复诊阳性率76.00%(38/50)高于痰涂片组44.00%(22/50)(χ2=10.667,P<0.05)。以痰培养组为金标准,痰培养组复诊的灵敏性为34.21%(13/38),特异性为25.00%(3/12),准确性为32.00%(16/50),阳性预测值为590.09%(13/22),阴性预测值为10.71%(3/28)。结论 痰培养细菌学检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检出率较痰涂片细菌学检验高,二者结合能够将重要依据提供给临床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病及早期用药。
李妍妮
关键词: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痰培养痰涂片检出率

相关作者

赵雁林
作品数:306被引量:4,352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耐药结核病
高孟秋
作品数:253被引量:1,335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 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
李强
作品数:101被引量:955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肺结核 城市
储冰峰
作品数:134被引量:58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变形链球菌 窝沟封闭剂 龋齿 龋病 老年人
肖晓蓉
作品数:169被引量:1,022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血链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口腔细菌 牙周炎 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