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73篇“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文章
- 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评估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检验应用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4年2月的96例拟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均行CRP、血常规检验,参照细菌培养结果,评价诊断效能、检测值。结果 (1)96例拟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经细菌培养确诊82例,联合检验的敏感性(97.56%)、特异性(92.86%)、准确性(97.92%)均高于CRP(87.80%、42.86%、81.25%)、血常规检验(84.15%、35.71%、77.08%),P<0.05,CRP和血常规检验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的诊断效能无差异,P>0.05;(2)经细菌培养确诊的8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16例、中度35例、轻度31例,并且随着病情加重,CRP、NEUT、WBC水平升高,P<0.05。结论 对CRP+血常规检验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诊断效能良好,并且可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临床借鉴意义。
- 覃宏夸
- 关键词:CRP血常规检验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
-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 2024年
-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尤为常见,常伴随咳嗽、发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儿童感染的主要诱因在于细菌或病毒的侵袭,而不同病原体导致的感染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因此,早期准确区分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对于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患儿痛苦至关重要。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在机体遭遇感染或组织损伤时会迅速升高,其水平变化能够有效反映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活动状态。另一方面,血常规检查,特别是白细胞计数(WBC)的测定,也是评估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手段。感染发生时,WBC水平往往会出现异常上升,为诊断提供线索。然而,单独依赖CRP或血常规检测均存在局限性,可能导致诊断的遗漏或错误。
- 潘雪芝
-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验炎症标志物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
- 蛋氨酸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或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氨酸或其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或抗生素增效剂中的应用。所述蛋氨酸为L‑蛋氨酸。本发明首次公开了L‑蛋氨酸在联合抗生素替加环素使用时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tet(X)阳性病原菌效果,具体表...
- 刘源王志强房丹徐天祺李富磊
- 石斛酚及作为多粘菌素佐剂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石斛酚及作为多粘菌素佐剂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石斛酚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恢复多粘菌素耐药菌的敏感性,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
- 肖霞黄琰虎王志强李瑞超刘源
- 一种基于MOF的水溶性替米考星制剂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的水溶性替米考星制剂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兽药制剂领域,所述的基于MOF的水溶性替米考星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替米考星10~50份,金属盐2~20份,配体4~40份,预...
- 陈潜吴海滨张吉祥徐天扬曾国桓
- 茵栀黄颗粒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4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茵栀黄联合组和抗生素组各24例。抗生素组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茵栀黄联合组在抗生素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颗粒治疗,2组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介素(IL)-2、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与氧合指数(PaO_(2)/FiO_(2)),不良反应。结果茵栀黄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抗生素组的66.67%(χ^(2)=4.547,P=0.033)。治疗7 d后,2组血清IL-2、IL-6、CRP水平均降低,且茵栀黄联合组低于抗生素组(P<0.01);2组WBC降低,PaO_(2)/FiO_(2)升高,且茵栀黄联合组变化程度大于抗生素组(P<0.05或P<0.01)。茵栀黄联合组与抗生素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12.50%vs.16.67%,P=1.000)。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WBC及PaO_(2)/FiO_(2),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闵印长
- 关键词:细菌感染茵栀黄颗粒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组,各50例。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高热(体温>38℃)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PCT、hs-CRP、WBC及PCT、hs-CRP、WBC阳性率。结果轻症组、重症组PCT、hs-CRP水平及WBC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CT、hs-CRP水平高于轻症组(P<0.01)。轻症组、重症组PCT、hs-CRP及WB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CT、WBC阳性率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hs-CRP水平及WBC可出现异常升高,且病情越严重指标升高越明显,检测上述炎性指标有助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
- 曹福英张春霞马金平王舒莉刘翠红郭卫平屈梅
-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 CRP、WBC、PCT联合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 分析CRP、WBC、PCT联合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接收的35例疑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验室检查确诊26例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同期选择26例结果为阴性作为对照组。将其均采取CRP、WBC、PCT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结果 观察组CRP、WBC、PCT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WBC、PCT单独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P<0.05)。观察组CRP、WBC、PCT联合检测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CRP、WBC、PCT联合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较佳,能够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刘文芳
-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细菌感染性疾病阳性率
-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以1∶1配比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两组的PCT水平和CRP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分析PCT联合CRP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符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CT水平、CRP水平高(P<0.05);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98.39%(61/62)]较PCT诊断[82.26%(51/62)]和CRP诊断[74.19%(46/62)]高(P<0.05)。结论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水平和CRP水平明显上升,PCT联合CRP检测能明显提高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 张素媛
-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符合率
-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20例,按检查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做血常规检查,观察组做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观察组脑膜炎、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与白细胞水平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
- 左雪枚
- 关键词:血常规
相关作者
- 彭成

- 作品数:1,009被引量:5,912H指数:34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附子 药物组合物 化学成分 川芎 中药
- 万峰

- 作品数:66被引量:29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细菌感染性疾病 甲氧西林 细菌 药物 阳性菌
- 汤有志

- 作品数:83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衍生物 侧链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学领域 乙酰甲喹
- 靳珍

- 作品数:3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衍生物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侧链 化学领域 细菌感染性疾病
- 代敏

- 作品数:1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药物 细菌感染性疾病 细菌 阳性菌 用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