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5篇“ 细菌污染状况“的相关文章
中南某市地铁站和车厢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及菌群分布特征
2024年
[背景]细菌是地铁室内空气中种类最多、来源最广泛的微生物,其中的病原菌可通过空气在人群中传播,导致健康风险增加。[目的]了解中南某城市地铁站内及车厢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及其菌群分布特征,为制定改善地铁室内空气细菌污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客流量差异,选择中南某市三个地铁站及停靠列车车厢进行同步空气采样监测。采用直读法测定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CO_(2))、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按照GB/T 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要求,以28.3 L·min^(−1)流量采集空气样本,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对细菌微生物种类进行质谱鉴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区分病原菌和非病原菌。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不同区域和时段地铁卫生指标的比较分析,采用Bonferroni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CO_(2)浓度与细菌总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地铁站内和车厢内空气细菌总数、PM_(2.5)和PM_(10)合格率均为100.0%,温度、风速合格率均为94.4%,CO_(2)合格率为98.6%,湿度合格率为0%。地铁站内和车厢内空气细菌总数的中位数及第25、75百分位数为177(138,262)CFU·m^(−3);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比较分析显示,空气细菌总数站厅高于站台,早高峰高于晚高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共鉴定出874株菌株,82类菌种,鉴定结果得分均>9分;空气细菌优势菌为藤黄微球菌(52.2%)和人葡萄球菌(9.8%)。在3个地铁站内和车厢内检出表皮葡萄球菌(2.2%)、鲍氏不动杆菌(0.3%)和纹带棒杆菌(0.1%)这3种病原菌共23例(2.6%),检出位置主要分布于晚高峰时的车厢内。[结论]地铁室内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空气细菌总数存在�
程淑燕桂卓嘉苏丽琴田国忠葛覃兮罗姣邵冉起李峰奚伟豪周纯良彭蔚彭敏兰杨敏张必科王先良姚孝元
关键词:地铁细菌总数菌种鉴定致病菌
脊柱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头不同时间点细菌污染状况
2023年
目的旨在明确脊柱手术不同时间点吸引器头常见细菌污染。方法选取手术室进行的脊柱手术9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吸引器头不接触手术切口,观察组吸引器头为手术中常规使用的吸引器头,对2组吸引器头在手术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3 h的时候,吸引器头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6个检出细菌的吸引器头共培养出8株细菌,观察组16个检出细菌的吸引器头共检出19株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组吸引器头检出细菌中最常见的细菌。结论脊柱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头,在手术3 h时细菌污染率高,以葡萄球菌为主。
马玲平马玲飞李超羽
关键词:脊柱手术吸引器头细菌污染
枳壳细菌污染状况及溯源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考察枳壳果实、药材、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并对其污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溯源。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1108《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枳壳中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耐热菌总数以及控制菌进行检查,采用PCR技术、RP技术对枳壳中检出的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并通过BN软件溯源。结果:各阶段的微生物数量需氧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排序均为切片饮片、果实、麸炒饮片、药材。10批检出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但均未超过1×10^(4)cfu·g^(-1),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共鉴定菌株50株,其中芽孢杆菌是该药材中的优势菌种,检出条件致病菌阪崎克罗诺肠杆菌、恶臭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为降低饮片中微生物负载,可尝试通过控制润药工艺参数如温度、水活度等方法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果实到药材假单胞菌存在有同源性,而该类菌可能因为不耐热在饮片中并未分离到;阪崎克罗诺肠杆菌仅在饮片中存在,且占比高达50%,该菌可能是加工过程中由生产设备或环境或水体污染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麸炒后的3批饮片中均存在条件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应注意控制该类微生物污染,以保障枳壳质量安全。
霍晓菲刘卫德刘绪平章红
关键词:枳壳微生物限度检查同源性分析
上海市生活垃圾房气溶胶中可培养细菌污染状况及种群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活垃圾携带大量病原菌,垃圾房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造成影响.以上海市某别墅区垃圾房、某校园垃圾房和周边某居民区垃圾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垃圾房内和周边环境空气中可培养细菌的浓度、粒径和种群分布特征,解析环境因素与空气中可培养细菌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采样点(某别墅区垃圾房、其下风向、某校园垃圾房、某办公楼顶和某居民区垃圾房)的可培养细菌浓度分别为:(1254±92)、(280±123)、(172±47)、(84±18)和(175±174)CFU·m^(-3),别墅区垃圾房内生物气溶胶浓度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主要原因是该垃圾房内存在湿垃圾就地处理生化处理设施.别墅区垃圾房内生物气溶胶可培养细菌粒径主要分布在1.1~4.7μm,而其余4个采样点的细菌粒径主要为>7μm,少数细菌粒径范围为1.1~2.1μm.本研究5个采样点可培养细菌中优势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分别为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时检出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机会致病菌.某别墅区垃圾房内生物气溶胶的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PM_(2.5)和PM_(10)相关性较高,空气中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与PM_(10)、温度和相对湿度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5个采样点的健康危险系数(HQ)值均小于1,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结果表明,3个垃圾房的男性与女性工作人员健康风险均高于相应的基准值.研究结果揭示了生活垃圾房对周围环境气溶胶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为评价垃圾房内和周边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卢冰洁张翔王川邰俊李丹
关键词:可培养细菌粒径分布群落结构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清水竹笋加工关键环节细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考察竹笋加工厂二次供水及竹笋分割整形操作台面的竹笋残渣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其中细菌菌群结构。采用高通量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竹笋加工厂二次供水及竹笋残渣细菌多样性进行检测,结合Tax4Fun功能预测分析潜在致病菌危害。竹笋加工厂二次供水中共检测到种水平119个OTUs,竹笋残渣中共检测到种水平100个OTUs,两者具有79个共有OTUs;二次供水及竹笋残渣中均含有人体致病菌如:巴黎链球菌(Streptococcus lutetiens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武侯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wuhouensis)以及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等,Tax4Fun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二次供水及竹笋残渣在化能异养生物及发酵生物的基因表达上较高,竹笋残渣中人类致病菌及寄生虫等与人类肠道疾病的基因表达量高于二次供水。竹笋加工厂中竹笋残渣经过长时间堆放发酵处理,以及操作者带入的致病菌已经污染工厂周围水源,使得竹笋加工制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应尽早加以重视。对此,将竹笋残渣进行及时统一发酵处理抑制致病菌生长,再将其用作青贮饲料提高附加值;将二次供水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定时冲洗分割操作台,是解决竹笋加工厂微生物污染关键。
戴奕杰汤娇娇李珂
关键词:竹笋二次供水菌落总数细菌污染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昆明官渡区市售芫荽细菌污染状况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昆明市官渡区市售芫荽细菌污染状况。方法以昆明市官渡区超市及农贸市场售芫荽为样本,采用高通量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结合FAPROTAX功能群体预测分析市售芫荽样品细菌多样性,重点关注潜在致病菌以及人类肠道菌群。结果从全部样品共获得83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经物种注释可归入细菌的19个门、288个属。其中在全部或部分芫荽样品中检测到以下潜在致病菌OTUs:致腹泻和肠胃炎细菌,如布氏弓形杆菌、脆弱拟杆菌、产碱普罗威登斯菌等;致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如抗辐射不动杆菌、土壤不动杆菌和奥斯陆莫拉氏菌。此外还检测到多种人类肠道菌群的OTUs,如产气柯林斯菌、长链多雷尔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等。结论简单焯水或清洗后食用芫荽的饮食习惯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芫荽可能已成为食源性疾病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韩龙李俊秋普志英赵泽宇周艺萍刘云阚欢
关键词:芫荽高通量测序食品微生物检测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2020年
调查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手机细菌污染状况,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选取某高职院校230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手机使用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其手机细菌污染状况采取局部检出法进行检测。应用不同方法对手机进行消毒,观察其消毒效果。每天使用手机3~7h者多于<3h、7~12h、>12h者;偶尔乱放手机者多于从不乱放手机、经常乱放手机者细菌污染超标率58.69%;指纹区域细菌数量明显高于屏幕、按键、两侧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湿巾的消毒效果明显低于免息抑菌洗手液、一次性酒精棉片、75%酒精消毒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现象普遍,且超标率较高;指纹区域细菌数量最高,两侧最少;75%酒精消毒液对手机的消毒效果最好。
李启松
关键词:高职院校手机细菌污染
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消毒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使用习惯及染菌状况,并进行消毒效果比较,提高大学生清洁手机意识。方法:采用局部检出法,对山东协和学院在校部分学生手机的细菌总数及种类进行检测,以手机表面细菌>10 CFU/cm2为超标。用75%酒精,普通湿巾,便携洗手液清洁手机表面后进行采样及菌落计数。结果:200名学生的手机检测,检出率为100%,细菌总数超标率55%,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结论:①高校学生手机细菌污染超标率较高,手机污染程度与使用方法有关。②手机不同的区域细菌检出率,指纹区域最多,其次为屏幕中央和按键区域,两侧最少。③75%酒精和便携洗手液清洁效果较为理想。
吴悦王晓静牛文俊朱辉霍雨艳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消毒
某高校综合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对某高校综合体育馆细菌污染状况的调查,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于2018年11月采用撞击式采样法对一座综合性体育馆进行空气细菌总数的采样测定,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场馆内人员进行主观感觉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馆内空气细菌总数不符合卫生标准,并且不同的专项教学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健美操教学区细菌总数最高,乒乓球教学区次之,篮球教学区第三,网球教学区最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锻炼场地的空气洁净度关注较高,但对如何预防呈现一定的盲区。结论:本体育场馆内细菌总数超标,需要加强场馆内环境治理和对学生健康意识知识的普及。
李峰郑雪玲
关键词:高校空气污染细菌污染
上海市某医院病床隔帘表面细菌污染状况监测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医院病床隔帘表面细菌污染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医院病床隔帘的更换清洗频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标准方法连续采集该院2018年7-12月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胸外科、外科、ICU 5个科室内的病床隔帘在清洗后使用的即时(0 d)、1周、2周、3周、1个月、1.5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的样本,ICU在使用第1周内的第2天和第4天增加了检测频次。总共收集312份标本,对病床隔帘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更换隔帘后不同时间段病床隔帘染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科室在1.5个月时细菌菌落总数的中位数达到峰值;各科室病床隔帘细菌菌落总数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26,P=0.001),其中感染性疾病科超标率为31.67%,呼吸科为30.00%,略高于外科(28.33%)和胸外科(28.33%),而ICU的超标率最低,仅为5.56%;内、外科病房病床隔帘细菌菌落总数的差异较小(P>0.05),普通病房与ICU病床隔帘细菌菌落总数的整体分布位置不同,且ICU的病床隔帘细菌菌落总数小于普通病房(P<0.05)。结论研究显示医院病床隔帘的污染程度与不同科室环境有关,病床隔帘的更换频率应根据医院不同科室的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减少医院感染。
倪娇文干玲红许育朱旻林东昉
关键词:医院感染

相关作者

张晓梅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细菌污染 感染管理 静脉输液 皮肤消毒效果 皮肤消毒
丛爱丽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细菌污染 检出 活性研究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诊断意义
吕树杰
作品数:15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细菌污染 医院感染 深厚表土 医院内感染 微机键盘
陈晓春
作品数:25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口腔综合治疗台 细菌污染 高速手机 污染 转化生长因子Β3
申晓青
作品数:48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羟基磷灰石 左旋聚乳酸 教学改革 口腔科学 甲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