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51篇“ 经世致用“的相关文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2025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一种新经世致用论。这种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为指导,是对传统经世致用论批判与继承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史学求真与致用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实践理性精神,而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则为马克思主义史家新经世致用论提供了历史解释的视域。马克思主义史家虽然认为革命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的,但往往为了革命性而忽视科学性。故史学要真正做到经世致用,必须以尊重史学科学性为前提。
徐国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家革命性
从“经世致用”到“精神标高”:宋代士大夫家国情怀的文化基因解码
2025年
宋代士大夫群体在儒学复兴与民族危机交织的特殊历史场域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家国情怀体系。这种情怀既非简单的政治效忠,亦非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书院教育、诗词创作、社会治理等多维实践,将个体生命价值与国家命运深度绑定的文化自觉。该文以“知识生产—价值形塑—实践转化”为分析框架,通过考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谱系、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文化认同、文天祥《正气歌》的生死抉择等典型案例,揭示宋代士大夫家国情怀的三重生成机制:道统重建中的价值锚定、文明碰撞中的身份觉醒、日常生活里的精神物化。研究发现,这种情怀建构模式对当代文化认同培育具有重要启示——在全球化语境下,需通过激活传统精神符号、重构文化叙事逻辑、创新价值传递载体,实现家国情怀从历史记忆向现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
刘振刚肖尚任
关键词:宋代士大夫家国情怀文化基因儒学复兴
朱正圻:经世致用,为国献策
2024年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领域科学化程度最高的学科之一,以向自然科学看齐为旨趣;同时,经济学也被认为是经世致用之学,被赋予推动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期待。在中华民族奔涌前进的历史中,朱正圻将自己比喻为“一滴水珠”。这位出生于1929年,科研实绩丰硕的经济学者流露出的谦虚品德,如水利万物而不争。而他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贡献,如同大海中的一股澎湃力量,推动着时代的进步。
王怡
关键词:经世致用经济学自然科学
江谦《阳复斋文集》“经世致用”思想探析
2024年
《阳复斋文集》是研究中国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教育思想转变和“用合声字拼合国语,以收统一之效”的英文切音的拼音改革法的重要著作。全书强调“经世致用”的治国思想,以“国学立德”为根本,注重“教育实用之效”,直接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困顿、教育后滞的境况。通过对江谦《阳复斋文集》的讨论,得以窥探清末社会文学家、教育家、实业家的救国思想,对于继承“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以及务实革新的工作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时文青
关键词:经世致用救亡图存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所)的经世致用学术特色
2024年
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所)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史学研究机构之一。史学研究会聘请顾颉刚为历史组主任,实施了顾颉刚以边疆民族史为重心的中国通史编纂思路,出版了边疆民族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出鲜明的以史致用意识。徐旭生主持下的史学研究会(所)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初衷之一在于保存本国文物资料,防止历史文物被外人盗取,发掘的目的是为国史编纂做准备,同样与现实有密切关系。史学研究会的其他学术研究,亦包含有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自信、反抗侵略的民族意识。
刘江
关键词:经世致用学术特色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世致用思想对社会治理的价值启示
2024年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命题、新论断。本文通过探讨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涵,深挖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将经世致用的思想应用于现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具体建议,揭示了经世致用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的价值启示,以期为提高中国现代社会治理效能提供新的视角和建议。
刘文洲
关键词:经世致用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治理
经世致用,续写时代新篇章——绍兴运河园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2024年
自2002年绍兴运河园开始建设,距今已有20余年。运河园建设是成功的,不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赞誉,还显示了文化的持续力,成为浙东运河文化园的主体部分。2023年9月20日下午,金风送爽,水天一色,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视察。
邱志荣戴秀丽
关键词:文化园经世致用持续力续写
战时沈从文杂文的经世致用之思——以四篇佚文为中心的考察
2024年
新发现沈从文四篇佚文《拥护领袖》《利己或爱他》《谈统制》《新年希望》,均为沈从文战争时期评时议政的杂文,虽然创作时间跨度较长,但在写作形式和思想观念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是其创作转向后尝试与时代对话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既是沈从文对抗战所引发的具体刺激和问题做出的文学回应,也是他试图在重新清理自我,重新结构自我与历史、自我与现实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和创造一种“经世致用之文学”,一种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具包容力和涵纳力的文体与文学的有益尝试。它们既集中凸显了沈从文的“杂文家”身份,也补充和丰富了沈从文战时的文学创作图景。
李晓静
关键词:佚文经世致用
“整体观”视野、“后启蒙”精神与经世致用情怀下的中国电影研究
2024年
从“整体观”出发,陈旭光教授梳理了自己在诗学研究、艺术理论研究、电影研究方面的来龙去脉,分析了“电影工业美学”“想象力消费”“影游融合”和“青年文化性”等标志性的理论创新,阐释了其理论研究中的“是什么”与“为什么”问题。学术研究不仅要面对当下中国现实问题,更要力求经世致用。对于陈旭光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学者而言,“启蒙”是一个具有使命感的词语,从“启蒙”到“后启蒙”,中国当代学人的主体性清晰可见。
陈旭光李立(采访)
关键词:整体观诗学研究电影研究后启蒙
心学、理学、气学互动视域下明清之际思想转型研究的一部力作——评陆月宏研究员新著《从良知日用到经世致用
2024年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陆月宏研究员曾先后出版过《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顾炎武》(独著,2013)、《顾炎武天下经世之学研究》(独著,2018)和《顾炎武经济思想研究:基于治乱循环与全球化双重视野》(第二作者,2023)三本顾炎武研究专著。其中与顾姝姝、徐林萍合著之书,以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肇域志》为主要文本依据,并参考相关史志及历史类和经济类的学术专著,概要论述了明清时期(以顾炎武时期为中心)经济发展状况,内容涉及里甲制度、赋役改革、丝绸业、棉织业、工商业、金融业、海外贸易、市镇发展等,旨在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做出贡献。
周可真
关键词:经世之学《日知录》经济学知识名人传记

相关作者

陶用舒
作品数:79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
研究主题:经世致用 辛亥革命 胡林翼 左宗棠 曾国藩
赵馥洁
作品数:110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价值观 中国哲学 价值意蕴 中国传统哲学 关学
杨绪敏
作品数:68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刘知几 《史通》 经世致用 明代 编纂
徐松巍
作品数:25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国史学 金代 完颜亮 经世致用 史地研究
于洪波
作品数:55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情怀 公共知识分子 经世致用 经济表 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