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98篇“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相关文章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喉癌所致急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晚期喉癌所致急性出血和呼吸困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东南医院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45例晚期喉癌所致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患者以TACE治疗为主,主要观察指标:止血成功率、呼吸困难缓解率、TACE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次要观察指标:肿瘤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结果观察组止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值16.238,P<0.001)。对照组中有15例合并出血,经内科治疗后仅2例临床完全缓解、4例有效、9例无效,无效的患者中3例于1个月内死亡;观察组中合并出血19例,15例临床完全缓解、2例有效、2例无效。观察组对呼吸困难的缓解也有明显获益(χ^(2)值14.730,P<0.001)。观察组术后有发热、甲状腺功能减退、舌体溃疡等不良反应,无3~4级不良反应。1个月后随访,对照组部分缓解(PR)2例(9.5%),疾病稳定(SD)8例(38.0%),疾病进展(PD)8例(38.0%),有3例患者因大出血死亡,ORR为9.5%;观察组PR 14例(58.3%),SD 8例(33.3%),PD 2例(8.4%),其中2例因肿瘤进展所致恶病质临床死亡,ORR为58.3%。结论TACE在晚期喉癌所致急性出血和呼吸困难的诊疗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也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
- 李华龙行涛肖洪波陈金莎万灵湘郑晓敏金福军
- 关键词:喉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出血
-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栓塞材料,可分为传统TACE(conventional-TACE,cTACE)与药物洗脱微球TACE(drug eluting beads-TACE,DEB-TACE)。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CSM)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栓塞材料应用于DEB-TACE,目前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CSM的主要特性及在部分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现有的临床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 陈奉伟刘现闯鲍志宇乔元岗
- 关键词: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2025年
-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3年12月的文献,收集所有TACE联合TURBT治疗MIBC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490例患者,其中TACE+TURBT组246例,TURBT组2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URBT相比,TACE+TURBT在降低复发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4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5,0.68)]、提高生存率[RR=1.16,95%CI(1.07,1.27)]、缩短手术时间[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4.97,95%CI(-7.54,-2.40)]、减少术中出血量[SMD=-4.19,95%CI(-5.78,-2.60)]、提高生存质量[SMD=4.51,95%CI(2.15,6.86)]上有一定优势(P<0.05),且不良反应相似。结论现有证据表明,TACE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TURBT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帮助完成最大限度TURBT,TACE联合TURBT在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上可能优于单纯TURBT,TACE联合TURBT可使MIBC患者在保留膀胱治疗方案中有所获益。
- 赖菁玲卢建新王涵王自强郭一诺石培琪朱赫戚骁庞然安一方
-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用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微导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微导管,具体地,该微导管包括管座、扩散应力管、管身和头端;扩散应力管套在管座与管身连接处的外部,并通过倒扣的方式与管座固定在一起;管身包括内衬层、加强层和外套层;加强...
- 张久礼尚利如李峰李微蔡国锋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发乳腺癌患者57例,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24例为A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12 mg/m^(2)、紫杉醇45 mg/m^(2),化疗药物采用微导管于肿瘤靶血管局部灌注方式完成,靶血管栓塞材料为Embosphere栓塞微球,栓塞终点为肿瘤靶血管主干闭塞。选择同时段全身化疗患者33例为B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40 mg/m^(2)、紫杉醇135 mg/m^(2),比较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差异。结果 A组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6个月疾病控制率87.5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2个月;B组6个月疾病控制率63.63%,PFS 9个月,中位OS 20个月;两组间6个月疾病控制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3),两组间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A组患者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75%(18/24),胸壁疼痛、低热经止痛、退热等对症治疗3d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相关靶血管损伤、栓塞剂异位栓塞、胸壁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19.47±4.96)个月(8~24个月)。结论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复发乳腺癌近期疗效优于全身化疗,未发生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 余磊邹春峰苏孙欢张诚琮曹志伟张起楷陈丽红
-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安全性
-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筛选高危患者、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岳阳市中心医院收治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并于术后观察6个月。分析患者复发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中,复发40例(复发组)、未复发52例(未复发组),复发率为43.48%。相较于未复发组,复发组中肿瘤数目为多发、包膜不完整的患者占比及血清甲胎蛋白(AF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高,肿瘤最大直径较长,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较长,ADC值较低,术前血清AFP、TSGF、VEGF水平较高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2.054、2.042、2.111、2.230、1.966,均P<0.05)。结论TACE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复发率较高,且肿瘤最大直径较长,ADC值较低,术前血清AFP、TSGF、VEGF水平较高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可为筛选高危患者、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付天权方威李晶晶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复发
- 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TACE,40例),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功能、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AST、ALT、CD8~+T淋巴细胞均低于对照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能够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佳。
- 尹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功能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并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TACE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血清AFP水平,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佳。
- 施媛媛李宝鹏
-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晚期肝癌生存率肝功能
-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原发性HCC患者104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TACE组52例(TACE治疗)、联合组52例(TACE+微波消融治疗),评估术后1个月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6.5%,高于TACE组的69.2%(χ^(2)/P=4.522/0.033);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AST、ALT水平低于TACE组(t=10.473、8.602,P均<0.001);AFP水平低于TACE组(t=11.724,P<0.001);CD4^(+)、CD4^(+)/CD8^(+)高于TACE组,CD8^(+)低于TACE组(t=3.913、5.460、5.586,P均<0.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HCC患者接受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可显著下调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提升整体疗效。
- 聂春生王玉峰李士杰侯英文刘家
- 关键词:微波消融T淋巴亚群
- 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辅助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肝细胞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极强、术后复发率高、术后总生存率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公认的最常用的肝癌局部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具有高复发风险(如肿瘤的最大径>5cm、术前甲胎蛋白高水平、大血管侵犯、伴微血管侵犯等)的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术后辅助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PA-TACE)可以为其预后带来获益。同时,PA-TACE联合其他如抗病毒、分子靶向、免疫、消融放射以及中药治疗等已经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肝细胞癌根治术后以PA-TACE为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周佳辉程镉镉彭沙沙
- 关键词:复发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