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1篇“ 经导管置入“的相关文章
- 经导管置入SAPIEN 3瓣膜治疗三尖瓣外科生物瓣衰败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经导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仍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但初步研究显示TTVR治疗三尖瓣外科生物瓣衰败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报道1例经导管置入SAPIEN 3瓣膜治疗三尖瓣外科生物瓣衰败的60岁女性患者。该患者18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外科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以及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近期出现反复气促,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外科生物瓣再狭窄,因外科手术高危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尝试TTVR。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SAPIEN 3瓣膜位置和功能正常。
- 巫凯敏王斌陈翔苏茂龙颜翩翩丁立成苏欣杨杰彭华吴锡阶王焱
- 大清生物纸经导管置入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大清生物纸经导管置入在椎体成形术中应用及疗效。方法:采取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透视监视下注射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后,通过导管把大清生物纸推塞置入至椎体骨道、椎弓根骨道和软组织中。结果:7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无感染,无血肿发生。椎旁渗漏2个椎体,均无神经损害症状,无一例肺栓塞。结论:在椎体成形术中,经导管置入大清生物纸,微创操作,安全有效,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英果彭子轩戈兵赵曙班兴平
- 关键词:脊柱椎体成形术
- 经导管置入注射联合直接穿刺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中的疗效评价
-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注射联合直接穿刺曲张静脉注射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93条患肢)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因疾病分期、身体因素或经济条...
- 闫如虎
- 关键词:静脉曲张聚桂醇
- 文献传递
- 新型经导管置入主动脉瓣膜临床前研究及线粒体自噬对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机制研究
-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新型经导管置入主动脉瓣膜(J-Valve)临床前研究 在全世界范围内主动脉瓣狭窄仍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对于病变重、手术风险高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
- 刘晓鹏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动脉粥样硬化
- 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根部影像学研究及经导管置入主动脉瓣膜装置的动物实验
- 第一部分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根部影像学的研究,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的指导意义 背景和目的: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的发展,了解主动脉根部附近的解剖对于主动脉瓣瓣膜支架的设计改进和减少TAVI并发症...
- 李晓飞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CT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狭窄CT主动脉瓣狭窄导管
- 文献传递
- 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多发房间隔缺损
-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多发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及治疗原则,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全组患者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3~18(11.6±5.2)岁。经胸超声(TTE)或食道超...
- 王震张密林解启莲高磊周谨额尔敦高娃谭慧莲刘凌
- 关键词:封堵器介入治疗近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前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心钠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钠素(ANP)水平变化。方法:2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按有、无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14例,无肺动脉高压组8例。分别测定术前、术后3天及3个月血浆ET-1、NO、ANP含量。结果:术前肺动脉高压组血浆ET-1、NO、ANP水平明显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P<0.01)。无肺动脉高压组的ANP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3天肺动脉高压组血浆ET-1、NO、ANP水平即出现下降(P<0.05),术后3个月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ET-1/NO动态平衡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ANP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有益的生理调节作用;经导管置入AmpJ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明显降低血浆ET-1、NO及ANP含量。
- 吴兵江洪漆曙辉林荣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内皮素1一氧化氮心钠素
-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心房间隔缺损的临床体会
- 2006年
- 目的: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Ⅱ孔型心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全组2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示ASD存在,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经TT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术后24h,1、3及6个月分别行TTE、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ASD患儿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无急诊手术病例。术后24h,1、3、6个月TTE检查,示心房水平分流消失,未见封堵器对心房壁及二尖瓣、三尖瓣运动产生影响,均未见封堵器移位及ASD再通;X线胸片检查显示术后24h,1、3、6个月肺血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术后6个月右心房、室内径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技术成功率高及封堵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其临床应用的远期疗效尚需继续观察。
- 吴蓉洲褚茂平何旭香张圆海陈其项如莲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封堵器治疗
-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对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的心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对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经导管置入ASO治疗成人继发孔型ASD是一...
- 钱彩珍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重构手术修补
- 文献传递
-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 2004年
- 目的 :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perimembrane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的疗效。方法 :5例PMVSD患儿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 ;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堵闭PMVSD ;术后 2 4h、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电图及X线检查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2 .5~ 8.3mm ,平均 (5 .0± 2 .4 )mm ;选用 4~ 10mm ,Amplatzer封堵器堵闭PMVSD ,本组 5例均成功 ,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 ;全部患儿术后即刻造影检查示无残余分流 ;术后 2 4h、1、3及 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封堵器位置良好 ,无残余分流 ,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心律失常 ,X线检查均显示肺血减少。结论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 吴蓉洲陈其褚茂平何旭香麻元新张园海陆文文项如莲
- 关键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放射学介入性
相关作者
- 张戈军

- 作品数:148被引量:1,05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术 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
- 吴蓉洲

- 作品数:230被引量:6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川崎病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小鼠 川崎病患儿
- 蒋世良

- 作品数:432被引量:3,508H指数:29
-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 刘延玲

- 作品数:129被引量:1,10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厚型心肌病 多普勒组织成像
- 陈其

- 作品数:176被引量:554H指数:1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川崎病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