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0篇“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章如光
关键词:膀胱肿瘤亚甲兰尿道肿瘤染色(生物学)膀胱镜检电外科学膀胱
肿瘤位置对接受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肿瘤部位对接受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初次诊断为NMIBC并接受TURBT的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记录不同肿瘤部位(侧壁、前壁、膀胱颈、穹窿、交搭跨越、后壁、三角区、脐尿管和输尿管口)患者的肿瘤位置、年龄、性别、肿瘤数量、T分期、Grade分级(低、高和未知)、组织学类型、化疗情况、肿瘤大小和患者预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探讨肿瘤部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100例NMIBC患者,其中以侧壁、交搭跨越肿瘤为主。不同肿瘤位置患者的的年龄、性别和化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数量和大小、T分期、Grade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肿瘤部位是影响TURBT后NMIBC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肿瘤位于前壁或穹窿、肿瘤数目、T分期、Grade分级均是患者OS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位于膀胱前壁或穹窿的患者预后较膀胱侧壁患者更差:前壁肿瘤(OS的风险比=4.40,95%CI:2.49~7.87,P<0.001);膀胱穹窿(OS的风险比=7.97,95%CI:4.88~12.96,P<0.001)。结论NMIBC患者肿瘤部位对TURBT治疗结果的显著影响,位于前壁和膀胱穹窿的肿瘤TURBT后预后较差。
宋利杜义恒王博戴以恒刘毅铮
关键词:膀胱切除术预后肿瘤位置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价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3年12月的文献,收集所有TACE联合TURBT治疗MIBC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490例患者,其中TACE+TURBT组246例,TURBT组2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URBT相比,TACE+TURBT在降低复发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4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5,0.68)]、提高生存率[RR=1.16,95%CI(1.07,1.27)]、缩短手时间[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4.97,95%CI(-7.54,-2.40)]、减少中出血量[SMD=-4.19,95%CI(-5.78,-2.60)]、提高生存质量[SMD=4.51,95%CI(2.15,6.86)]上有一定优势(P<0.05),且不良反应相似。结论现有证据表明,TACE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TURBT中出血量、缩短手时间,以帮助完成最大限度TURBT,TACE联合TURBT在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上可能优于单纯TURBT,TACE联合TURBT可使MIBC患者在保留膀胱治疗方案中有所获益。
赖菁玲卢建新王涵王自强郭一诺石培琪朱赫戚骁庞然安一方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1470nm激光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1470 nm激光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1470 nm-EBRBT)与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方式不同,分为1470 nm-EBRBT组(n=40)和TUR-BT组(n=45)。两组患者膀胱灌注化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手安全性、临床疗效、病理结果和肿瘤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手时间、膀胱穿孔发生率和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70 nm-EBRBT组中出血量较TUR-BT组少,未出现闭孔神反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后住院时间较TUR-BT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70 nm-EBRBT组初次切除病理标本中含逼尿肌的比例高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1年肿瘤复发率、后2年肿瘤累积复发率和无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70 nm-EBRBT治疗NMIBC安全有效,具有病理标本完整、手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优于传统TUR-B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汪洋庞玮挺杨伟锋何海填张新明张楠王可兵
关键词:整块切除
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技细节与优化
2024年
本文探讨了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中的技细节与优化策略。TURBT手不仅要求尽可能切除所有肿瘤组织以降低复发风险,还需提供高质量的标本以明确肿瘤侵犯深度,为病理诊断提供准确信息。文章强调了手医生验的重要性,指出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更好地执行手,降低后复发率。同时,提出了整块切除的优势,该技能够减少肿瘤播散风险并提高病理标本的质量。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正确的肿瘤分期诊断的重要性和二次电切的应用场景与指征,指出初次手的质量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预后具有显著影响。总之,TURBT手的技优化对于提高NMIBC治疗成功率和优化患者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鲍一歌魏强
关键词:膀胱肿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整块切除
等离子β刀用于二次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有效性
2024年
回顾性分析16例采用β刀行二次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后随访12(10,15)个月,均未见围手期并发症。3例肿瘤复发,其中2例再次行β刀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采用β刀行二次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高,可纠正初次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不足。
刘宪军杨开强王恒恩陈光富符伟军张旭史立新孙圣坤
关键词:膀胱肿瘤
布托啡诺对男性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男性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TURBT的男性患者68例,年龄≥20岁且≤80岁,ASA分级Ⅰ~Ⅲ级,手时间30~120min。采用在线随机化软件生成的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组)34例和对照组(C组)34例。C组采用舒芬太尼+生理盐水麻醉诱导,B组采用舒芬太尼+布托啡诺0.02mg/kg麻醉诱导。记录并比较:①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T0)、后1h(T1)、后2h(T2)以及后6h(T3)CRBD发生例数、程度;②记录两组患者曲马多及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③记录两组患者镇静水平以及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在T0、T1、T2以及T3时刻CRBD发生的例数以及严重程度均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因中重度CRBD进行曲马多补救用量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芬太尼镇痛补救用量,PACU内的镇静水平,发生头晕、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可以明显降低TBRBT后的CRB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缓解CRBD。
殷凤伟陈梦婷徐成飞程亮
关键词:布托啡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对比研究多技融合的手方案与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差异
2024年
探讨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治疗中,采用多技融合的手方案、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86例NMIB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TURBT治疗,观察组:予以多技融合的手方案,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治疗中,采用多技融合的手方案,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曹倪豪程飞
关键词:多技术融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前血清FOXO1、FABP4水平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灌注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前血清叉头框蛋白O1(Fork 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灌注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患者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随访12 m,根据最终的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检测对比两组前血清FOXO1水平和FABP4水平。分析前血清FABP4水平与TURBT膀胱灌注疗效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68例患者TURBT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复发率22.1%。复发组前血清FOXO1水平与未复发组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组前血清FABP4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以前血清FABP4水平预测TURBT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后复发的AUC=0.7052。结论:前血清高FABP4水平提示TURBT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易复发,其用来预测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有较高价值。
任俊英吴龙飞韩丹萍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表柔比星FOXO1
膀胱癌组织微RNA-212、微RNA-137、微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效能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微RNA-212(miRNA-212)、微RNA-137(miRNA-137)、微RNA-200(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后复发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100例膀胱癌病人,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不同病理特征病人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并根据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比较两组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212、miRNA-137、miRNA-200预测复发的价值,比较不同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水平病人复发率。结果 癌组织miRNA-212为2.03±0.56低于癌旁组织4.52±1.18(P<0.05),癌组织miRNA-137、miRNA-200表达分别为2.69±0.45、24.56±7.39,高于癌旁组织的1.28±0.30、7.33±2.21(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TNM分期递增,miRNA-212表达逐渐降低,miRNA-137、miRNA-200表达逐渐升高(P<0.0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miRNA-212低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RNA-137、miRNA-200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0.05);复发组miRNA-212(1.73±0.39)低于未复发组(2.28±0.44)(P<0.05),复发组miRNA-137、miRNA-200分别为3.06±0.72、37.96±12.18,高于未复发组2.35±0.40、22.86±7.50(P<0.05);miRNA-212高水平病人复发率低于低水平病人,miRNA-137、miRNA-200高水平病人复发率高于低水平病人(P<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miRNA-212、miRNA-137、miRNA-20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联合检测对TURBT后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作为预测后复发的一种方案。
张家兴张际青杨云波唐伟刘海超刘桂迁李卫旗裴志圣
关键词:膀胱肿瘤

相关作者

杨晓峰
作品数:173被引量:265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肿瘤 膀胱癌 DNA疫苗 膀胱移行细胞癌 AG85A
张旭
作品数:1,286被引量:6,432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肾肿瘤 后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膀胱肿瘤
孙圣坤
作品数:106被引量:38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针状电极 尿道膀胱 后腹腔镜 前列腺癌 膀胱肿瘤
韩邦旻
作品数:178被引量:37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铥激光 前列腺癌 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 微米
卢剑
作品数:274被引量:1,663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后腹腔镜 腹腔镜 肾癌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