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3篇“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相关文章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应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实验组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E峰)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A峰)的比值(E/A)、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压、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肱动脉峰值流速变化率]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比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穿刺时间(4.36±1.26)min、X线曝光时间(41.16±8.37)min、术后卧床时间(3.16±1.05)d及住院时间(7.53±1.10)d均短于对比组的(11.97±1.51)min、(48.84±8.53)min、(6.72±1.53)d、(13.51±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LVESD、LVEDD、心率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CO、SV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A、NT-proBNP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E/A(1.23±0.08)优于对比组的(0.94±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收缩�
- 黎月琴许红莲
-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经桡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心功能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3年
- 对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探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收治患者8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和观察组(40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手术指标、心功能指标、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大幅度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适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各个环节时间缩短,患者可在短期内下床活动,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同时也不会引发过多并发症,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赵万平
-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左心衰竭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
- 2022年
- 探究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使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武汉济和医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就诊的10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给予参照组(n50)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给予研究组(n50)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将两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住院天数、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假性动脉瘤、血肿、左心功能衰竭、造影剂肾病)发生率(6.00%)低于参照组(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76.52±20.15)分钟、造影剂用量(180.63±46.69)毫升与参照组(78.98±19.89)分钟、(179.65±45.77)毫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住院天数(7.05±1.56)天短于参照组(10.56±1.85)天,(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00%)与参照组(96.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边支支架长度(13.56±5.52)mm短于参照组(18.65±6.52)mm,研究组术中选择导引导管(6F:52.00%、7F:48.00%、8F:0.00%)、Crush 技术(2.00%)、ballon crush 技术(14.00%)与参照组(6F:32.00%、7F:62.00%、8F:6.00%)、(18.00%)、(2.00%)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应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不良时间,值得推广。
- 李静杨政
- 关键词: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穿刺点护理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脑血管病指的是脑部血管各类疾病导致的脑组织出血或者缺血性的意外,使患者残疾,甚至死亡,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此类疾病包含脑出血、脑缺血等疾病,当前因为该类疾病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所以人们对其诊治越来越重视,当前,绕脑血管介入疗法是对该类疾病常用的诊治方法,但是此种方式属于有创检查,患者在手术之后穿刺点极易有各种并发症出现,所以应重视为患者进行穿刺点的护理。
- 郭小燕
-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效果、术后卧床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相较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可延长X线曝光时间,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查树德
- 关键词:冠心病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观察组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血管穿刺时间、支架操作耗时、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血管穿刺时间(2.56±0.45)min长于对照组的(1.21±0.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架操作耗时(12.56±2.91)min长于对照组的(7.21±1.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6.19±2.51)d短于对照组的(8.12±3.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全部成功,手术成功率100.00%。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效果更好,可更好改善心功能,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且可降低远期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李宁
-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成功率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住院治疗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时间段选取,根据患者住院号,采用抽签方式对患者实施分组,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8),前者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心功能指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卧床时间及住院预后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的观察中,观察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LVSD及LVDD小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72%,显著低于对照组17.31%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83%(55/58),与对照组96.15%手术成功率(50/5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成功率相当,但前者能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预后时间,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疾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得以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李亚洲刘园
-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功能指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 2019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12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全体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差异,评估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122例冠心病患者通过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后,89例患者彻底康复,32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仅1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9.18%。同时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48.42±1.24)%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19±0.33)mm、TC(4.15±0.49)mmol/L、TG(1.88±0.13)mmol/L、LDL-C(2.16±0.13)mmol/L均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房超
-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冠心病
-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研究组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15/80),明显高于研究组的5.00%(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0%(2/80),明显对于对照组的11.25%(9/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穿刺及手术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并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邹洋
- 关键词:介入治疗桡动脉冠心病
-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中桡动脉发生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中桡动脉发生痉挛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患者257例,采用统一标准行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按照术中患者有无桡动脉痉挛,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桡动脉痉挛组(radial artery spasm,RAS),一组为非RAS组。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桡动脉解剖异常、导管交换次数、桡动脉直径/身高、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焦虑、操作时间过长、术中中重度前臂疼痛、支架数目、桡动脉搏动的2、3、4级,RAS组与非RAS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95%CI):0.92(0.897~0.944),P=0.043]、高脂血症[OR(95%CI):3.249(2.508~4.208),P=0.016]、桡动脉解剖情况[OR(95%CI):5.19(2.090~12.886,P=0.012]、导管交换次数[OR(95%CI):6.19(3.087~12.413,P=0.011]、桡动脉直径/身高[OR(95%CI):3.56(1.527~8.302,P=0.035]、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OR(95%CI):2.968(1.665~5.291),P=0.029]、术中中重度前臂疼痛[OR(95%CI):3.543(1.394~9.006),P=0.039]和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中诱发桡动脉痉挛均存在相关关系,为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导管交换次数、桡动脉直径和身高比值、桡动脉直径和导管外径比值以及三者联合诊断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674、0.645、0.895。经比较,三者联合的AUC最高,其次为导管交换次数,桡动脉直径/身高与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相对较低。导管交换次数的最佳诊断点为11.585,其敏感度为0.86,特异性为0.58;桡动脉直径和身高比值最佳诊断点为11.145,敏感度为71.8%,特异性为0.56;桡动脉直径和导管外径比值的最佳诊断点为9.31,敏感度为95.3,特异性为32.0%;三者联合诊断的最佳诊断点为9.63,敏感�
- 叶丹许勇冯仕勇陈小玲
- 关键词:桡动脉痉挛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