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00篇“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相关文章
腰椎椎体融合术被引量:5
2004年
腰椎椎体融合为脊柱提供了坚强的节段稳定性,维持了隙的高度,有效地治疗了多种腰椎退行性疾病[1].该技的发展使外科医生可以广泛地选择手入路、内固定器和椎体植入材料.腰椎椎体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是新近发展的,其独特优点:①从单侧进入管而达到双侧椎体融合;②远外侧入路神牵拉少;③可减少手中失血和神并发症等[2,3].本文对TLIF技的由来、手适应证、手方法、主要优点、应用体会及最新进展等作一介绍.
陈正形
关键词: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并发症
通道下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盘突出症
2024年
目的分析通道下腰椎椎体融合术皮内窥镜下腰椎盘切除对于单节段腰椎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50例单节段腰椎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窗髓核摘除,研究组行通道下腰椎椎体融合术;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中出血量、后引流量及住院时上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后1个月和后3个月研究组VS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2组ODI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后1个月及后3个月研究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MIS-TLIF应用于单节段腰椎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各项手指标,提高手效率。同时降低手疼痛情况,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几率,应用良好。
李建军
关键词: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VASODI
微创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创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邯郸市第一医院自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6例。A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腰椎椎体融合,B组患者给予微创腰椎椎体融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手及恢复指标。分别于前、后1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腰痛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评估量表(ODI)评分。分别于前、后1 d,记录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1.30%(42/46),高于A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下床活动时、住院时中出血量、后引流量均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2个月,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前,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 d,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低于前,MDA水平均高于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后1 d血清SOD、GSH-Px水平高于A组,MDA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有效促进腰椎融合,稳定机体内部的血清因子水平,还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程度,缩短后恢复时,且疗效较为显著。
牛朋彦熊尚文岳瑞雪韩志红王志强任少海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微创
改良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改良腰椎椎体融合术(modified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MPTLIF治疗的2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44~77岁(58.3±8.4岁);腰椎滑脱症16例,腰椎不稳伴神根管狭窄症10例;L3/43例,L4/523例。统计患者手中出血量、后住院时后引流量,前、后3d、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前、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在前和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和CT片上测量隙前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和手节段前凸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手98.9±6.6min,中出血量41.0±12.6mL,后引流量38.1±9.5mL,后平均住院时3.8±0.9d,无硬膜外血肿、感染或肌肉麻痹瘫痪等并发症。随访17.7±4.2个月,前和后3d、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85±0.67分、2.15±0.54分、1.12±0.33分、0.54±0.51分,前、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DI分别为(47.38±6.66)%、(11.73±6.73)%、(6.58±6.51)%,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和ODI与前比较均显著性改善(P<0.05),且随着后时推移有进一步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4例,良2例。末次随访时隙前后缘高度(前缘10.95±1.24mm、后缘9.45±1.13mm)、腰椎前凸角(47.38°±4.56°)和手节段前凸角(8.62°±1.92°)均较前(前缘8.85±1.00mm、后缘6.78±1.07mm、43.81°±4.85°、6.62°±2.02°)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对严格适应证选择的病例,MP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
龚俊峰汤宇常献张超郑文杰周跃李长青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微创脊柱外科
腰椎椎体融合术在微创后复发性腰椎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微创后复发性腰椎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的效果。方法:这项研究纳入了 2019年6月至2023年12...
叶朝阳
关键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脊柱微创手术翻修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36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5例,其中UBE手组36例,行UBE下腰椎减压、皮固定、腰椎融合术,开放手组49例,行传统腰椎减压固定、椎体植骨融合术。其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52~74岁,平均62.3岁。比较两组患者手相关指标(手中出血量、后引流量、住院时、并发症发生率)、血清学指标(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临床疗效评价[手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痛疗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融合率]。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患者获随访区4~12个月,随访(7.4±3.2)个月。UBE手组在手中出血量、后引流量、住院时方面低于开放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BE组:(127.14±25.25)min、(132.78±47.43)ml、(37.54±10.62)ml、(7.42±0.77)d;开放组:(164.17±26.12)min、(280.61±47.67)ml、(50.19±22.35)ml、(10.71±1.73)d,t=7.549、-14.169、7.904、-10.663,P<0.05]。UBE手组在后1、3 d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开放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BE组:(178.02±67.34)U/L、(93.46±35.27)U/L、(20.25±15.34)mg/L、(17.64±13.32)mg/L;开放组:(296.22±94.76)U/L、(152.43±40.51)U/L、(31.82±27.53)mg/L、(24.67±17.24)mg/L,t=-10.287、-9.528、-7.861、-8.982,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手前后疼痛VAS评分、腰痛JOA评分、后7 d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水平、腰椎融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出现1例神根牵拉伤,治疗后恢复。结论UBE下腰椎融合术可有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手创伤小、出血量少、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李杰朱宇李毅李高磊黎少言樊晓韩卢文龙
关键词:椎间融合术
微创腰椎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一种由于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一个椎体在其下一个椎体上滑动,伴有或不伴有腰痛的一种疾病,严重者可伴有管狭窄并产生神源性跛行。根据流行病学统计,DLS发病以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6,以L4、L5节段发病率最高,且腰椎滑脱中以轻度滑脱为主^([1])。DLS早期可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中后期症状为腰部疼痛,活动后明显加重,可伴有歇性跛行及下肢放射疼痛,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状态及生活质量。
罗玉锋张家立聂浪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微创
脊柱内镜辅助下的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辅助下的腰椎椎体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盘突出症(LDH)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3例LDH肥胖患者,按照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脊柱内镜辅助下的TLIF治疗,n=47)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手治疗,n=46)。比较两组手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影像学参数、塌陷率、融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长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后首次下床时短于对照组(P<0.05),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后1 d、后12个月的ODI评分、下肢VAS评分、JOA评分、腰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12个月,两组顶中心偏移距离、腰椎冠状位Cobb角均低于前,腰椎矢状位Cobb角均高于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顶中心偏移距离、腰椎冠状位Cobb角、腰椎矢状位Cobb角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塌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路开放手相比,脊柱内镜辅助下的TLIF治疗LDH肥胖患者效果更好,影像学参数改善更佳,患者恢复更快,融合器塌陷风险更低,且融合率更高。
张冰马航
全内镜与微创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比较全内镜腰椎融合术(FE-TLIF)和微创腰椎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TLIF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E-TLIF组(接受FE-TLIF治疗)和MI-TLIF组(接受MI-TLIF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期指标、前和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后6个月及1年椎体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中透视次数多于MI-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中出血量少于MI-TLIF组,后卧床时、住院时均短于MI-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VAS评分及ODI评分与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6个月及1年两组椎体融合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LIF与MI-TLIF在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融合率方面显示出了相似的结果,但FE-TLIF在降低中出血量,缩短后卧床时、住院时上有更大优势。
李新武韦华成李昊廖正文魏芳芳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腰椎椎体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及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次序单双号法分为A组(n=25)及B组(n=26)。A组行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治疗,B组行常规T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指标,腰腿部疼痛与功能障碍状况,脊髓功能,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A组中失血量、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下床活动时短于B组(P<0.05);后4周两组腰腿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Oswestry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前均明显改善(P<0.05);后7 d两组各项脊髓功能指标较前均明显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优于B组(P<0.05);后3 d A组血清SP水平高于B组,而血清PGE2水平低于B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TLIF可显著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脊髓功能以及疼痛介质水平。
王巧迪李越肖清清刘道德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脊髓功能前列腺素E2

相关作者

周田华
作品数:268被引量:361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治疗 阳离子脂质体 内固定 前路减压
汤逊
作品数:384被引量:71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治疗 脊髓损伤 内固定
徐永清
作品数:1,854被引量:5,180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康辉
作品数:174被引量:24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微创 腰椎 QUADRANT系统 内固定治疗 翻修
蔡贤华
作品数:983被引量:2,182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