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结肠J型贮袋“的相关文章
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直吻术式,观察组给予吻术式,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失禁次数、便秘人数、排便排气感障碍及排便不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直肠压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直肠压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近期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潘建海温丽钟修庆陆颖彪
关键词:结肠贮袋直肠癌
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直吻术式,观察组30例给予吻术式。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便次数、大便失禁次数、便秘人数、排便排气感障碍及排便不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近期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钟修庆吴国忠覃知
关键词:结肠J型贮袋直肠癌保肛术
结肠J吻合与结肠横行吻合应用于直肠癌骶前切除术的临床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结肠J吻合与结肠横行吻合应用于直肠癌骶前切除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 12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首先都采用直肠癌骶前切除术,然后对照组采用结肠J吻合,治疗组采用结肠横行吻合。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现直肠抑制反射的几率。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出现直肠抑制反射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横行吻合应用直肠癌骶前切除术能有效减少创伤,促进创伤恢复,同时促进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恢复。
佟强
关键词:肛门
改良结肠J肛管吻合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改良结肠J肛管吻合法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93例行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分成组和对照组,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采用改良结肠J肛管端侧吻合术。对照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后,结肠肛管端端吻合。术后1、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控制能力。结果组患者肛门感觉良好,能区分排气排便。随访术后1个月发生前切除综合征1例,手术6个月后未发现前切除综合征发生,发生残端瘘1例,切口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1个月发生前切除综合征17例,手术后6个月发生前切除综合征15例,发生吻合口瘘5例,切口感染5例。结论改良结肠J肛管吻合法明显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有减轻患者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发生和症状的作用,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蔡振海林松青卢峰杨朝蓉廖刘辉林孟强翁建东王树钦
关键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手术
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吻合器保肛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结肠J在低位直肠癌吻合器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低住结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秉用直吻手术,观察组采用吻手术,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6个月观察组排便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史(P〉0.05)。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吻手术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较直吻手术无明显优势。
潘建海温丽陆颖彪钟修庆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吻合器
结肠J在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洪华章周凯傅平袁喜红王俊
关键词:结肠J型贮袋直肠肿瘤超低位吻合术保肛
直肠癌低前位切除结肠J吻合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评价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吻合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随机分为结肠J吻合组25例,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6个月、12个月肛门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吻合口瘘和狭窄;直接吻合组术后肝转移1例,吻合组术后便秘2例;术后6个月和12月时随访患者肛门功能改善显著优于直接吻合组(P〈0.05).结论 对于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时选择结肠J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的肛门功能.
邓兵徐永强罗由平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肛管吻合术肛门功能
直肠癌低前切除术的结肠J吻合与结肠横行吻合Meta分析
目的:评估比较直肠癌低前切除术结肠J吻合与结肠横行吻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在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清华同方、重庆维普数据库,全面而系统的搜索直肠癌低前切除术比较结...
李香琼
关键词:直肠癌低前切除术结肠J型贮袋META分析
文献传递
直肠癌前切除术改良结肠J肛管吻合的探讨
2009年
目的了解改良结肠J肛管吻合法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53例行保肛手术直肠癌病人分成组和对照组2组,组病人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采用改良结肠J肛管端侧吻合术。对照组病人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后,结肠肛管端端吻合。术后近期观察两组病人的排便次数,大便控制能力,X线钡剂造影术。结果组患者肛门感觉良好,能区分排气排便。术后1个月随访75%以上的病人能忍便达30min以上,病人每天平均排便2—3次,术后3个月基术正常。对照组发生前切除综合征7例,切口感染5例。结论改良结肠J肛管吻合法明显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有减轻病人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发生和症状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值得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推广应用。
蔡振海翁建东林松青卢峰廖刘辉王树钦杨朝蓉
关键词:结肠袋
结肠J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控便功能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采用J在高龄患者保肛手术后改善排便机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3年8月诊治的39例高龄(≥75岁)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成两组,传统的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直接端端吻合组(直吻组),结肠J与直肠肛管行端侧吻合组(组),对保肛手术后控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术后排便次数正常的时间:组优于直吻组(P<0.01)。术后3个月、半年,组平均排便次数明显少于直吻组(P<0.05);延缓排便控制能力、失禁综合评分、区分排便排气能力等指标均优于直吻组(P<0.05);但术后1年及1年半,两组控便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直肠测压值优于直吻组。术后控便情况满意率组高于直吻组。采用吻合术后便秘的发生率高于直接吻合术(P<0.01)。结论(1)高龄不是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的禁忌证;(2)采用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能够明显改善高龄患者术后1年内控便功能。
鲁兵傅传刚刘连杰刘玉祥陈勇周坤王振宜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结肠J型贮袋年龄因素

相关作者

徐万里
作品数:36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低位直肠癌 吻合器 外科治疗 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发症
李香琼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META分析 结肠J型贮袋 低前切除术 直肠癌
刘宁
作品数:21被引量:131H指数:8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痔疮 保守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疗效分析 腹腔镜
鲁兵
作品数:29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保肛手术 控便功能 保留齿状线 环状混合痔 外切内注
陈勇
作品数:37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嵌顿性混合痔 手术治疗 嵌顿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保留齿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