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9篇“ 维摩诘经“的相关文章
- 维摩诘经
- 《维摩诘经》可以说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不论是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还是成为现、当代佛教主流的人间佛教,《维摩诘经》中的“心净则佛土净”及“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都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经...
- 赖永海
- 关键词:译文大乘《维摩诘经》佛经注释
- 维摩诘经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佛国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菩萨品第四、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不思议品第六等。
- 赖永海主编
- 关键词:佛经
- 维摩诘经
- 本书计十四品,包括佛国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菩萨品第四,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等。
- 道生
- 关键词:佛经大乘
- 维摩诘经
- 0215040201
- 冯国超主编
- 关键词:佛经大乘
- 维摩诘经
- 本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此经译本共有六种,其中以鸠摩罗什译本流传最广,本经情节丰富,充满戏剧色彩,含蕴着“佛法不二”的无上智慧,历来为中国各界学人信徒所喜爱。
- 宋先伟主编
- 关键词:佛经大乘
- 维摩诘经
- 董国柱著
- 关键词:佛经维摩诘经译文大乘
- 沈约诗文创作与《维摩诘经》
- 2024年
- 本文通过对沈约与《维摩诘经》关系的考察,讨论了该经对沈约诗文创作的影响,认为:南齐时期,沈约在萧子良弘法的背景之下,得以接触《维摩诘经》,并在诗文中运用该经典故,有将法华一乘思想与维摩不二法门相结合的特征。梁武帝时期,沈约进一步研习该经,《维摩诘经》所述是身无常、方便法门等义理成为这一时期沈约佛教诗文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沈约于晚年所作《忏悔文》表现了该经示罪性空、直心忏悔的忏罪思想。
- 刘雯
- 吐鲁番文书中的《维摩诘经》及其注疏
- 2024年
- 吐鲁番出土的《维摩诘经》有三种译本:支谦、鸠摩罗什、玄奘。其中鸠摩罗什译本留存更多,与敦煌文献中《维摩诘经》译本留存占比最盛同致,反映鸠摩罗什译本更为广泛流传。在《维摩经》相关注疏中,同见于敦煌文献的有:罗什诸师单合注本《注维摩诘经》、慧远《维摩义记》、吉藏《维摩经义疏》《维摩抄》、神楷《维摩经疏》、道液《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净名经关中释抄》、佚名《维摩义记》(P.2273、BD01032类)、《维摩经疏》(S.6381类)。只见于吐鲁番文献的有:支谦译本的两种注疏——《西域考古图谱》3-3和中村155-5,窥基《说无垢称经疏》,与慧远《维摩义记》密切相关的中村176-11。共见部分反映“敦煌不孤”,体现某种经疏曾在敦煌、吐鲁番两地广泛传播,凸显敦煌吐鲁番地区的空间开放性及佛教文化交流的繁盛;独见部分是孤本逸注,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 尤澳杨祖荣
- 关键词:维摩诘经注疏
- 论王安石与苏轼接受《维摩诘经》之异同
- 2024年
- 王安石和苏轼都接受了《维摩诘经》的影响。其相同处有三:一是“出家在家不二”的生活方式;二是处在人生低谷时,对《维摩诘经》的认同最深;三是接受此经不改儒者底色。其不同处主要体现在:他们引述《维摩诘经》的文字有所不同;对二人的思想与创作影响也有区别。王安石接受此经思想影响,不断解脱缠缚,走向自由;早期诗风多瘦硬,至晚年渐趋清新自然。性格外向的苏轼接受《维摩诘经》的影响,时常提醒自己要静默“无言”,并提出了“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创作理论。研究发现,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士人们,接受大乘佛教经典《维摩诘经》对其创作及人生的影响是正面的。这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启迪。
- 杨瑰瑰陈志平
- 关键词:《维摩诘经》
- 三国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自然”词义研究
- 2024年
- 《维摩洁经》是中国古代非常受欢迎的一部佛经,据古代经录记载,该经曾先后被六次或七次汉译,现存三个译本,分别是三国吴支谦译《佛说维摩诘经》三卷、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所说经》三卷和唐玄译《说无垢称经》六卷。[1]虽然早期汉译佛经大量使用“自然”一词,但具体到不同译者和佛经,其间差异比较明显。比如同为支谦所译的《大明度经》《佛说维摩诘经》和《平等觉经》,“自然”一词分别出现3次、33次和182次。
- 刘恭煌
- 关键词:维摩诘经汉译佛经支谦鸠摩罗什词义研究
相关作者
- 何剑平

- 作品数:36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 研究主题:佛教 维摩诘 信仰 讲经文 《维摩诘经》
- 吴文星

-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维摩诘经》 译本 鸠摩罗什 误读 玄奘
- 龚贤

- 作品数:52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南朝 《文心雕龙》 诗学观 闻一多 佛教
- 王新水

- 作品数:16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政治系)
- 研究主题:《老子》 维摩诘经 后天 老子之道 社会性
- 高永旺

- 作品数:12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维摩诘经》 人间佛教 本体论 佛教 判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