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篇“ 维权过程“的相关文章
- 消费者维权过程中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新论被引量:1
- 2020年
- 维权依据、维权方式、索赔金额是影响消费者维权过程中敲诈勒索罪认定的3个维度,在具体判断消费者维权过程中哪种情形构成敲诈勒索罪时,应结合3个维度并从主客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维权依据的认定,应同时满足有因性与关联性,当维权依据不正当时,应认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维权方式不正当时,应认定行为具有胁迫性;索赔金额只是主观认定的影响因素而非决定因素,主客观两方面均符合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敲诈勒索罪。
- 贺晨霞
- 关键词:非法占有目的敲诈勒索罪
- 社区治理利益表达机制研究——基于XD社区维修基金维权过程分析
-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基本的环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利益表达问题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益表达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与利益表达都事关党的执政根...
- 龙贤晓
- 关键词:政府回应公共舆论
- 浅谈润滑油企业打假维权过程中的检验鉴定问题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结合长城润滑油的打假维权实践,介绍了行政处罚中处理假冒制售润滑油行为适用的法律,并就润滑油产品检验的鉴定权归属问题作了探讨。
- 胡帆
- 关键词:维权打假长城润滑油行政处罚
- “搭便车”行为的再认识:类型、成因与实际影响——以集体维权过程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于集体维权过程,此类行为可进行分类研究。以城中村拆迁中的集体维权为例,"搭便车"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型"搭便车",即完全不参加维权以及参加维权而不愿意出资,但分享抗争成果的行为;另一类是自保型"搭便车",即出了资且愿意参加维权的部分人,在实施风险较大的抗争行动时"临阵退缩",坐等他人"冲锋陷阵"却保留自己勇气和行动的行为。对维权组织而言,后者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前者。
- 张丽琴石静敏
- 关键词:拆迁纠纷集体抗争搭便车
- 选择性抗争:农民维权的一个解释性框架——基于皖北X县Y镇三位农民维权过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当前关于中国农民维权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侧重于对农民维权行为的文化解读和类型解读上,缺少对于农民维权行为具有深层次的规律性的理论解释。正是基于对此种研究困境的反思,本文在个案对比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出农民维权抗争是维权农民基于对合法性考量、个体行动能力、资源关系网络、利益损益程度、基层政府制度化水平等因素的自觉或不自觉权衡基础上的选择性过程,并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行动策略、目标和方式。与已有的解释框架不同,'选择性抗争'不执拗于'社会中心论'的解读范式,不局限于泛精英主义的研究视角,跳出对农民抗争的政治性自觉的争论,主张从现实的要素或变量归纳中动态的开放的研究农民维权抗争。
- 陈明
- 关键词:农民维权上访
- 情感内卷化:老年人维权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加强化了老年人维权的法律依据。但是老年人在维权过程中,尤其是维护自身的被赡养权上却遭遇了"情感内卷化"的困境,即维权意识的出现和付诸实施,却为该种行动的进一...
- 黎春娴
- 海南陵水千亩被占海防林后续:绿城雅居乐拒绝回应 维权过程扑朔迷离
- 2014年
- 没有得到任何补偿的原承包人承包70年的3600亩林地之上,是“海南绿城清水湾”、“雅居乐清水湾”正在大肆宣传团购叫卖的高档海景楼盘,然而,针对采访要求,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等房地产开发商拒绝回应。当记者进一步回溯当事人十年的维权经历,更感事情扑朔迷离。
- 范颖华
- 关键词:维权过程海防承包人
- 维权过程“斗气儿”顾客厂家两伤
- 2014年
- 日常消费中很多时候,消费金额不大,一旦发生纠纷,耽误时间,影响心情。近期本刊接到一个投诉,在维权投诉个案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为300元钱的诉求,消费者和厂家各执一词,历时半年,辗转于各个投诉平台,劳民伤财,筋疲力尽。
- 王颖
- 关键词:维权顾客消费者投诉
- 新媒体在劳工维权过程中的作用探析
- 2014年
- 劳工权益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传统维权方式程序复杂、维权效果差等弊端的日益显现,新媒体维权方式应运而生,从而给广大劳工打开了一条新的维权道路。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新媒体在维权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如新媒体维权方便快捷、引起的社会反响大、维权成本低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新媒体维权遇到的阻力,探索了劳工更好利用新媒体维权的对策。
- 蓝宝辉卢燕
- 关键词:劳工权益新媒体
- 消费维权过程中的“敲诈勒索”行为的定性——以周某、陈某敲诈勒索案为例
- 在普通敲诈勒索案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一般无先行法律纠纷,故认定行为人的敲诈勒索行为较为容易。但是消费维权过程中的“敲诈勒索”行为,却因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一个正当的赔偿请求权,导致认定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时存在很大难度。另一...
- 邓国杰
- 关键词:消费维权敲诈勒索伦理观念民事纠纷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邓国杰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民事纠纷 伦理观念 消费维权 维权过程 敲诈勒索案
- 牟维勇

-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文明 乡村 文明发展 文化复兴 生态文明
- 彭静文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嘉禾县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合法利益 工会 新时期工会 民主权利 维权职能
- 张曼莉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 研究主题: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行政赔偿 行政补偿 心理伤害
- 王卫国

- 作品数:48被引量:79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重整制度 理财产品 新破产法 题词 偿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