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4篇“ 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相关文章
化痰祛瘀汤联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分析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接受化痰祛瘀汤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其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化痰祛瘀汤+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5例,常规康复治疗)。评估康复疗效,对比治疗前、治疗后组间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下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接受化痰祛瘀汤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其生效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调节MMP-9、Ang-1水平及提高神经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田申李庆王逍谢福恒李沛赵丽萍
关键词:化痰祛瘀汤缺血性中风康复治疗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
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中的护理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并分别在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变化,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10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远期运动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陆小芳
关键词:穴位敷贴缺血性中风偏瘫
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3年
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于其常规治疗工作中,加以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临床研究。方法 收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我院56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分组后开展不同治疗方案展开疗效分析。结果 疗效以观察组更高,FMA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佳,P<0.05。于治疗措施开展前后就组间神经缺损程度和自主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治疗前组间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评分值参数均有显著改善,但均以观察组评分参数值更具优势,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于其常规治疗工作中,加以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效果显著。
侯金羴贾若
关键词:中风偏瘫针刺补阳还五汤肢体功能
巨刺配合脐灸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下肢肌肉电生理活动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巨刺配合脐灸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下肢肌肉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2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缺血性中风规范化的治疗+康复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巨刺配合脐灸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简易Fugl-Meyer评分、临床症状积分、下肢肌电生理指标[表面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易怒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及iEMG、RMS、MF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75.6%(34/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巨刺法配合脐灸能更好地促进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缓解局部症状。
赵永会高霞何甜马本绪尤阳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偏瘫巨刺法康复功能训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偏瘫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Fugl-Meyer评分;使用改良Ashworth量和CSI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痉挛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痉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海明丁世芹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偏瘫气虚血瘀
巨刺法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4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巨刺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8%(43/48),高于对照组的70.83%(3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文文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巨刺法补阳还五汤神经功能缺失
靳三针配合点穴联合清脑益元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肌力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究靳三针配合点穴联合清脑益元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清脑益元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靳三针配合点穴治疗,观察各组四肢肌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上下肢运动功能得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临床总体疗效、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四肢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靳三针配合点穴联合清脑益元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肌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张少明贺小卉孙曌刘英莲
关键词:靳三针点穴急性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肌力
针灸手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2019年
目的:运用物理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结合针灸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对两者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60例,将之平均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20例,其中a组只进行针灸治疗,b组只进行运动康复治疗,c组针灸治疗与运动康复治疗同时进行,治疗时间为一个月,对患者治疗周期结束后的身体状况进行研究。结果:c组同时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患者肢体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康复治疗结合针灸疗法对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罗飞
关键词:针灸手法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
循证护理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样本从该院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中选取,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将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erg平衡量表与下肢功能,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较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较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郭玲玲
关键词:中风偏瘫循证护理下肢运动功能
基于ReHo观察巨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脑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基于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s-fMRI)技术的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研究巨刺以右侧基底节梗塞为主的中风偏瘫患者右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观察巨刺法前后,中风偏瘫患者脑功能区局部一致性差异,探讨巨刺法在病理...
陈淑琪
关键词:中风偏瘫巨刺法功能康复

相关作者

杜小正
作品数:147被引量:1,050H指数:19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热补针法 类风湿关节炎 缺血性中风 寒证 家兔
贲定严
作品数:53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艾灸 隔药饼灸 针灸学 《针灸学》 针刺
刘建浩
作品数:82被引量:61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三亚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头穴透刺治疗 电针 中风病 针灸疗法 偏瘫
熊广明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疗法治疗 缺血性中风偏瘫 透穴 缺血性中风 透穴疗法
李铁浪
作品数:186被引量:1,032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推拿 针灸 艾灸 针刺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