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1篇“ 网络亚文化“的相关文章
- “网络亚文化”归因视角下的语言伦理失范现象与规范化治理研究
- 2025年
- 网络语言中存在的粗俗、不规范和滥用模因文化等问题,源于“网络亚文化”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以及网络监管和教育的缺失。为治理这一现象,文章提出了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加强网络教育和引导、推动网络语言规范和标准化建设、倡导文明上网和文明交流等策略,旨在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更健康的网络空间。
- 楼小龙庄欣然樊雪儿
-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网络语言语言伦理语言规范化
- 网络亚文化对青年正确价值观培育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 2025年
- 文章聚焦于网络亚文化给青年正确价值观培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探寻网络亚文化对青年产生负面影响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途径,即化“离散”为凝聚,充实主流文化体系;化“反叛”为认同,增强社会集体归属感;化“麻痹”为进取,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
- 付珊珊吴春薇
-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青年价值观培育
- 网络亚文化圈层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引导路径探析
- 2025年
- 网络亚文化圈层是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要场域,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变量。文章理清了网络亚文化圈层的内涵,结合其特征辩证分析网络亚文化圈层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正、负效应,提出通过发挥圈层反哺作用、打破信息壁垒、强化“把关人”作用、加强圈层治理这四条路径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力量,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 夏佩
-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 网络亚文化认同度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的影响机制探究
- 2025年
- 在各类网络亚文化社群不断出现的背景下,文章通过系统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探究网络亚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影响机制。相较于以往研究,文章以大学生对网络亚文化的认同程度为聚焦点,以高校思政课影响因素为落脚点,构建并检验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①网络亚文化认同程度能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②网络亚文化认同程度通过学习方式效率、教师教学行为、环境和组织重视程度促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是信息化时代的重点,文章所构建的网络亚文化认同度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效果的影响机制模型可为推动高校网络阵地建设、思政课改革提供新思路和经验证据。
- 汤劲松
-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亚文化
- 当前网络亚文化“热”现象探析
- 2024年
- 当前,文化传播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之下带来了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的全新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群体交往和个人经验感觉模式,在网络这个大型场域内让参与者有了狂欢式的文化体验,促使网络亚文化兴起。网络亚文化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由特定群体创造、传播和认同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内容和形式的非主流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以其独特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参与和传播,尤其是在当下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给予了网络亚文化“热”传播更大的平台。
- 廖明艳
-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
- 基于网络亚文化的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引导
- 2024年
- 网络亚文化是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特殊文化现象。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中活跃度最高的人群,由于自我表达与摆脱现实生活的焦虑等需要,成为网络亚文化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网络亚文化具有自由化、泛娱乐化、多样化等特点,大学生群体在享受网络亚文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网络暴力、引发道德虚无以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等网络失范行为。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行为习惯,防范网络亚文化带来的现实危害,可以通过发挥主流文化涵育功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文化观;加强网络平台的综合治理,为大学生网上冲浪营造良好网络空间;培养学生主体的道德意识,增强自控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 王晓周文翠
-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大学生
- 浅析网络亚文化冲击下高职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 2024年
- 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次要的、非主流的社会文化,在形式、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并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于高职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剖析了高职生在网络亚文化的冲击下暴露出网络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高职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现实路径,引导高职生甄别网络负面信息,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教育,选择正确、高尚的网络亚文化价值观,从而形成高水平的网络信息素养。
- 杨林王蓉
- 关键词:高职生网络信息素养网络亚文化
- 媒体融合时代下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探研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融合的推进方兴未艾,网络亚文化的传播内容、主体以及渠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网络青年亚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表达方式、价值理念等。文章拟从媒体融合时代下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现状和文化特点方面思考该文化对目前高校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旨在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理论支持。
- 江晓莉
- 关键词:媒体融合网络亚文化大学生
- 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亚文化与大学生思想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指出网络亚文化是大学生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探讨了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认为网络亚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发展,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削弱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不良影响的对策,包括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 黄晓丽植爽杨钰麟
-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大学生思想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网络亚文化社群壁垒生成逻辑——基于贴吧互动行为的考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网络亚文化社群往往存在较强的沟通壁垒,了解壁垒生成逻辑能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提供一定启发。研究通过考察百度贴吧内亚文化社群的互动行为,发现这类壁垒主要产生于趣缘圈层中,成员通过创造使用风格化的符号系统,展开各类以情绪化和非理性为主导的交流行为,为自我赋权并增强集体归属感,进而在信息茧房和群体极化的影响下产生排外倾向而难以沟通。推动亚文化流行语“破圈”,提高网民非理性发言成本,坚持独立思考与脱离偏见是跨越壁垒的有效方法。
- 邹心怡蔡雨婷
-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百度贴吧
相关作者
- 李超民

- 作品数:80被引量:4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CITESPACE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视阈 社会建设
- 余晓冬

- 作品数:8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
- 研究主题:出征 表情 话语 网络亚文化 网络交流
- 张冰阳

-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研究主题:广播电视编导 新媒体 新闻传播 媒介融合 大学生
- 丁常彦

- 作品数:129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
- 研究主题:ERP 信息化 惠普 IT CIO
- 滕国鹏

- 作品数:40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青年 网络 文化 大学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