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6篇“ 网络认知“的相关文章
基于网络认知的智能信息网络发展构想
2025年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信息通信网络作为支撑和实现“万物智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发展的能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深度融合,使智能信息网络(intelligent information network,IIN)成为网络智能化演进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智能时代复杂场景的多样化应用需求,网络应具备主动适应内外部条件变化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主优化、自主管理和自主演进等典型特征,可进一步提升网络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个性化,满足智能时代的服务需求。
尹浩任保全钟旭东
关键词:网络认知网络知识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围生期孕妇负性情绪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2025年
目的对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围生期孕妇负性情绪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发布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日的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对获得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实施干预者多为心理学家,干预方式多为治疗师部分参与的形式,干预平台多为网站和应用程序,干预内容以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监测、认知重建、行为激活训练、解决问题等为核心。有15项研究证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是有效的,有3项研究显示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改善围生期孕妇负性情绪虽然是无效的,但是围生期孕妇对治疗是有反应的。结论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围生期孕妇负性情绪,但是长期效果不明确,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量,并长期随访其效果。
杨贝贝杜巧婷肖静菲崔晨辉刘令令腾菲
关键词:认知疗法网络负性情绪围生期
以夫妻为焦点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子宫切除病人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以夫妻为焦点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子宫切除病人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妇科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广泛性子宫切除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病人列为对照组,将2022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病人列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夫妻为焦点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痛苦、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痛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夫妻为焦点的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广泛性子宫切除病人心理痛苦,有效提升病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水平。
陈万婷朱宗琴张苗苗
关键词:夫妻广泛性子宫切除心理痛苦生活质量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方案在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病人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病人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CBT)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7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给予对照组病人知识讲解、基础护理、居家康复指导、微信群咨询和电话随访,给予试验组病人ICBT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抑郁、焦虑、生活质量。结果: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病人的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均存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且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2个月试验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病人生活质量中的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存在时间、组间、交互效应,且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2个月试验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病人ICBT干预方案有利于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李伟丽仇丽霞孟效红赵媛李育玲
关键词:脑卒中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网络认知战的运行原理与应对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网络认知战”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在厘清“认知战”缘起脉络、内涵外延、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从议程设置与框架引导、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情感动员与共情建构、叙事竞争与话语渗透四个维度系统建构了“认知战”的运作机制。研究发现,“认知战”通过对信息流动的操纵重构个体认知图景,并最终实现对公众情绪与行为的影响控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以培育公民认知免疫力、优化网络内容治理、强化国家话语体系、推进全球治理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维护国家认知安全、捍卫意识形态主权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方案。
谢耘耕詹海宝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网络认知域安全技术
2024年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网络平台—物理空间的三元融合发展的趋势,促使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认知空间的交织融合。网络空间认知领域存在恶意信息多、个体信息易泄露、信息传播易操纵等诸多安全风险,极易传导至物理空间引发社会问题。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想,尝试分析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防御技术,为促进未来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刘超超陈雪肖冰
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防御技术
Web-bas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on 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ancer survivors:A systemic review
2024年
Objective:Cancer survivors have experienced 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SCI)when they received cancer diagnoses or treatments.Their psychosocial and emotional statuses were also impacted.With the advancement of web technologies,web-bas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alleviation of the SCI,the psychosocial distress,and the emotional distress in cancer survivors.This review aimed to summarize the intervention contents of web-bas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for SCI,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s on SCI,psychosocial status,and emotional health.Methods:Six databases(CINAHL Plus,Cochrane Library,Embase,APA PsycInfo,PubMed and CNKI)were searche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bases up to December 2023.Literature references were also manually searched for related articles.Results:This review contained 21 studies that covered the contents of web-bas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such as computer-assisted cognitive training,online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with the Internet,telehealth physical exercise,and web-based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s.The effects of web-bas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positively impacted SCI for cancer survivors.Also,these interventions showed varying degrees of effectiveness in alleviating psychosocial and emotional distresses.Conclusion:By summarizingfive types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contents delivered via web technology,this review demonstrated that web-bas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optimized SCI and overall psychosocial and emotional statuses for the cancer survivors.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stomized web-bas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SCI,along with their psychosocial and emotional statuses.
Ye WangYi ZhangRongyu LiZheng SunQiuping Li
一种联合网络认知行为的临床辅助治疗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网络认知行为的临床辅助治疗系统,属于智能辅助技术领域,包括:从临床数据库中采集针对目标辅助领域的网络认知行为的行为数据并进行分类;基于分析引擎对相应分类集进行数据遍历确定因果图谱;根据行为类型建立图谱...
关艳中朱冠宇杨卫边吴成吉范小荷戚询中孙丹朱晓峰
基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的养老护理员腰背痛干预方案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CBT)的养老护理员腰背痛干预方案,为养老护理员腰背痛患者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前期文献回顾及焦点小组访谈,初步拟定干预方案。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条目进行修改。结果两轮函询共咨询16名专家,有效回收率均为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0.8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6、0.139(P<0.05)。第2轮函询中,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0~0.20,重要性评分为4.13~4.87分,最终形成一种基于ICBT的养老护理员腰背痛干预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及48个四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所构建的基于ICBT的养老护理员腰背痛干预方案可信、可行,能够为养老护理员腰背痛干预提供参考。
陈慧曾兢魏心才廖明姝刘金枚
关键词:养老护理员腰背痛德尔菲法
基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乳腺癌负性情绪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自建库至2023年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以及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1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干预组在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SMD=-0.15,95%CI(-0.27,-0.02),P<0.05]、抑郁[SMD=-0.19,95%CI(-0.31,-0.07),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
陈美珠杨秀娟吴浩刘素蓉张莉董思凝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乳腺癌负性情绪META分析

相关作者

王辉
作品数:25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异构网络 TCP 个性化服务 传输控制协议 聚类算法
陈雪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
研究主题:社交焦虑 医学生 心理控制 城乡中学生 考试焦虑
王伟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异构网络 滚动轴承 网络认知 瓶颈链路 可靠性分析
闫华
作品数:40被引量:142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校园信息化 高校 校园网 IT服务管理 网络
钱铭怡
作品数:272被引量:4,393H指数:3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社交焦虑 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