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6篇“ 罢工权“的相关文章
- 罢工权入宪问题研究
- 罢工权入宪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我国的罢工权入宪的进程也是一波三折。在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以及八二宪法的修订过程中,都出现过罢工权的身影。一段历史时期中,罢工权曾经被写入宪法中,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存在,但在之后,...
- 孙宁
- 关键词:罢工权基本人权宪法制度
- 文献传递
- 论我国罢工权法律规制
- 2016年
- 赋予劳动者罢工权是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劳资冲突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直接的积极意义。罢工权在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已经作为普遍的社会经济权利被法律所承认,但在我国,罢工还只是劳资冲突的一种客观表现,并没有被纳入到法律权利体系之中,这不仅不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不能有效规制罢工行为,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劳资冲突陷入无法可依的被动之中。我国之所以缺失罢工权立法,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偏离、政治发展水平的制约、权利意识的缺乏、工会维权机制的缺位等。通过对我国罢工权法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表明,我国立法确认劳动者的罢工权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应当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从宪法层面和法律层面构建我国罢工权制度,逐步使我国罢工权立法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也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
- 金红梅
- 关键词:罢工罢工权集体协商劳资关系法律规制
- 论罢工权的实现
-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现阶段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向深水区进入,劳动人民的法律维权意识也不断在提升,劳资关系也同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极具特色的样新阶段。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市场化改革中,由于劳动法律...
- 苏文俊
- 关键词:罢工权可行性
- 文献传递
- 存在即合理: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的罢工权
- 2015年
- 罢工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直接的对应条款,这导致实务操作中的无法可依。然而,从法释义的角度上观察,罢工权有其存在的法权依据;从罢工权的人权属性视角观察,罢工权是法治发展的需求;从罢工权存在的功利视角观察,罢工权在劳资政三方利益博弈中不断发展。
- 向长艳
- 关键词:罢工权人权
- 存在即合理: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的罢工权
- 2015年
- 一、法权依据:法释义学视角(一)我国宪法中的罢工自由思想纵观我国宪法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罢工自由从无到有又到无,可以理解为立法者对罢工自由并非是一贯否认、排斥,八二宪法最终取消了罢工自由是否是因为当时对“文化大革命”的反应过度?因此,从法条文本释义上并不能推导出罢工权,
- 向长艳
- 关键词:罢工权法律框架宪法发展释义学立法者
- 新中国宪法视野中的罢工权问题研究
-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新中国宪法视野中的罢工权呈现空白和缺失的状态;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宪法视野中的罢工权得以酝酿和确认;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宪法视野中的罢工权经历了删除和呼唤的...
- 韩亚光著
- 关键词:罢工法律
- 我国罢工权立法的探讨
-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罢工权一直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认为罢工具有政治性、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违背,且对于罢工权的法律性质和重要地位认识不到位,导致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正式出台有关罢工权问题的法律明文规范。现阶段我国的许多罢工活动由...
- 罗健康
- 关键词:罢工权劳动者基本权利法律制度
- 罢工权中国化逻辑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罢工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资纠纷逐渐增多,因劳资纠纷引发的罢工事件也呈上升趋势。由于罢工权法律规制的缺失,导致我国罢工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立法承认罢工权,并对其加以规制,有现实的必要性。我国应立法保障劳动者享有和有效行使罢工权,发挥罢工权在平衡劳资关系、解决劳资纠纷中的作用,同时应对罢工权进行必要的限制,保证其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 曹昊
- 关键词:罢工权劳资矛盾
- 论劳动者罢工权的法律性质
- 2014年
- 罢工权,究其权利本质而言大多体现的是其经济性,尤其是在当代,绝大多数罢工都是劳动者针对企业主、劳方对抗资方的一种利益博弈手段;罢工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早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且国内学界也基本就此达成共识;罢工权又是兼具公权与私权属性的社会权,它的合法有效的行使离不开国家法律的保障与引导;罢工权还是第二性的权利,相对于劳动仲裁和诉讼等公力救济,它是一种劳动者集体的私力救济或自助行为。
- 罗健康
- 关键词:罢工权劳动者权利法律性质
- 罢工权的权利演进及其与劳资政三方利益的博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罢工现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工权利意识的增强,由罢工而产生的劳资冲突更是激烈。罢工权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无序走向有序、从禁止走向合法的历程。这个过程彰显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着重表现出来的不同权利属性,也承载着历史对其不同的评判——从立法禁止到被人权法确认。虽然国际法上把罢工权确立为一项人权,但其在各国的发展程度不一。罢工权入宪是罢工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罢工权与资方与政府为各自的利益博弈的共赢结果。
- 向长艳
- 关键词:罢工罢工权权利属性入宪
相关作者
- 吴杰勇

-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罢工权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 行政程序 控权机制 劳动法
- 高凌霄

- 作品数:30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集体合同 工会 集体谈判 集体合同制度 罢工权
- 楼建兵

-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罢工权 劳动者 劳动力权 法学分析 市场经济
- 郭曰君

- 作品数:40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权 国际人权法 国际劳工组织 宪法 社会权利
- 向长艳

- 作品数:31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自媒体 法律规制 新闻自由 罢工权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