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62篇“ 羁押“的相关文章
- 数字化非羁押监管适用研究
-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领域也迎来了数字化改革的浪潮。本文旨在探讨刑事诉讼中数字化非羁押监管的适用问题,分析其在提高诉讼效率、保障人权和推动司法公正方面的积极作用。文章首先梳理了数字化非羁押监管的基本理论,接着结...
- 张翰煜
- 关键词:数字化权利保护
- 先行羁押期限折抵刑期难点研究
- 2024年
- 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先行羁押与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之间存在一定张力,可以通过刑期折抵更好弥合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应然角度,先行羁押期限应当折抵缓刑考验期。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的,只要在先行羁押的案件没有法律意义上结案的情况下,又发现了新的罪行的,先行羁押期限即可以折抵最终判决认定的执行刑期。因吸收原则而被吸收犯罪先行羁押的期限也应当折抵刑期。有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应当包含先行羁押的期限。在刑事执行过程中,应当追求刑罚适用的实质合理,依法充分保障罪犯合法权益。
- 吴飞飞
- 关键词:缓刑数罪人权保障
- 侦查羁押期限延长审查模式研究
- 2024年
- 刑事司法改革主张深入贯彻的人权理念和《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的正式发布,对羁押期限延长审查提出实质化要求。“延押”审查现处于“书面审查”和“听证审查”并行状态,实践中主要还是采“书面审查”模式,由此形成以“行政化”为常态、“准司法化”为例外的两种审查模式。目前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听证审查的实践可依基本特点不同分为检察官主导型、当事人参与型、程序非正当型、程序公正型四类。由于羁押期限延长审查存在审查标准不确定、审查程序欠公正和审查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对此,我国应明确“延押”审查判断标准、保障当事人辩护权和律师参与权并积极引入对犯罪嫌疑人“延押”的法律援助、增设不服“延押”决定的救济程序,以此实现我国羁押期限延长审查模式的正当化程序底线要求。
- 韩旭张钰
- 关键词:审查模式
-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指在羁押措施适用的过程中,由法律规定的审查主体对被羁押人有无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并且按照法律规定根据审查结果作出相应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创立始到目前为止,在降低羁押率、尊重和...
- 管健康
-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人权保障审查方式
- 一种用于羁押场所的信件管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羁押场所的信件管理系统,包括:信件终端和管理终端;信件终端包括第一信件终端和第二信件终端;前端服务模块:用于提供接口和界面,为信件终端提供撰写、查阅、回复接口和界面,为管理终端提供管理接口和界面;业务...
- 彭峻国
- 未决羁押的合理期限及其法律规制被引量:2
- 2024年
- 现代国家一致要求未决羁押不得超过“合理期限”;国际社会关于什么是未决羁押的“合理期限”的判断标准已经达成共识。两大法系国家不仅在立法上以不同方式对未决羁押期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建立并实施了未决羁押期限的常态化审查机制,这一机制主要体现为羁押权力司法化、羁押理由个别化、羁押程序正当化三项具体原则。相比之下,我国未决羁押期限及其延长制度设计基本上被侦查、调查等追诉利益所左右,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未决羁押期限过长,恣意羁押和非法羁押的情形长期存在;二是缺乏一个中立的司法机关对羁押决定进行司法授权、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被羁押人对于恣意羁押和非法羁押缺乏有效救济途径。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未决羁押期限在法律制度上缺乏系统的有效规制。要实现我国未决羁押期限的合理化,从长远角度看,需要在未决羁押制度乃至整个刑事司法制度现代化过程中推动羁押期限的制度性变革;从近期看,需要进一步完善羁押审查机制和相关配套措施。
- 孙长永
- 关键词:未决羁押羁押期限比例原则司法审查
- 论未成年人未决羁押特殊权利保护
- 2024年
- 对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以非羁押为常态,以羁押为例外,对于必须羁押的未成年人,加强审前阶段的特殊权利保护尤为重要。目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在逮捕标准不具体、逮捕率偏高、受教育权与分管分押权受限等问题。基于此,当前应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职能,细化逮捕标准,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推进二元化立法设计,着力改变未成年人法依附于成年人法的“附属”及“小儿酌减”的立法状态;借鉴域外经验完善未成年人非羁押化处置措施。通过以上举措,促进未成年人在未决羁押中的特殊权利保障。
- 乔磊
- 关键词:未决羁押特殊权利未成年人
- 监督视角下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检视
- 2024年
- 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检察机关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力点。新形势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应注重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实现保障诉讼顺利进行与减少不合理羁押的有机统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工作能动性不足、调查核实手段运用较少、审查程序形式化、检警双方存在信息壁垒等问题,应吸收借鉴各地的经验做法,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常态化审查机制、增强操作的实质性和亲历性、完善审查模式和标准、强化检警联动等举措,充分释放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监督效能,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 战捷周硕鑫
-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检警关系法律监督
- 非羁押措施智能化监管的法律规制研究
- 郭驰
- 论认罪认罚轻罪案件中未决羁押限制适用
- 2024年
- 认罪认罚从宽与少捕慎诉慎押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体现,展现了其当宽则宽的一面。在认罪认罚轻罪案件中限制未决羁押的适用,有着深刻的法理依据和现实基础。当前,我国刑事案件中未决羁押的适用存在强制措施适用不规范、律师参与度不足以及未决羁押工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为减轻未决羁押对轻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的权益侵害,应进一步采用规范强制措施适用、保障律师有效参与、完善未决羁押工作机制等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推动认罪认罚轻罪案件中对未决羁押的限制适用。
- 李沙沙
- 关键词:未决羁押轻罪案件
相关作者
- 谢小剑

- 作品数:141被引量:857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公诉权 羁押 司法独立 刑事诉讼 逮捕
- 王贞会

- 作品数:62被引量:65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未成年人 刑事强制措施 羁押 合规 实证研究
- 房国宾

- 作品数:36被引量:12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审前羁押 保释制度 涵义 定期复查 检察机关
- 陈卫东

- 作品数:354被引量:6,256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司法改革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法》
- 罗海敏

- 作品数:40被引量:3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未决羁押 新《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学 审前羁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