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篇“ 羌塘地块“的相关文章
羌塘地块中西部布木错走滑断裂系的第四纪晚期地表变形特征与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24年
班公-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重要边界,研究该边界带上共轭走滑断裂第四纪晚期的几何结构与变形特性对于理解高原内部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差异响应和构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班怒带西段的布木错断裂系包括北东向布木错断裂和北西向纳屋错断裂,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这两条断裂在第四纪晚期的构造特征和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结果显示,两条断裂自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特征明显,并且近期都经历过一次大地震,产生了地表破裂。据此推测班怒带西段北西、北东两组断裂的最新活动强度接近,羌塘地块南部边界现今变形可能受控于两组断裂的共同影响,并已延伸至块体内部。以上发现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受中—下地壳流的驱动作用,通过走滑断层和正断层持续向北扩展。
韩帅吴中海王世锋王世锋张圣听陆诗铭张铭杲
关键词:地表破裂青藏高原
藏北日土地区南羌塘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海相裂谷盆地沉积序列:冈瓦纳大陆北缘初始裂解的沉积响应
2024年
羌塘地块被广泛认为是晚古生代亲冈瓦纳的基梅里大陆的一部分,其构造演化历史与冈瓦纳北缘裂解及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的打开关系密切。虽然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南羌塘地块在早二叠世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而来,但这在盆地沉积响应上却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本文通过研究藏北日土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受冰期影响的4类16个岩相、6类沉积环境特征和不同沉积作用演化阶段,划分出受盆地基底构造沉降控制和气候影响的5个沉积充填序列,并分析其所反映的沉积物供应与可容空间变化,揭示沉积充填序列形成过程中的构造-气候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序列Ⅰ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阿舍尔期沉积,表现为冰川沉积物补偿了盆地基底沉降形成的沉积可容空间,是同裂谷早期阶段构造活动与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萨克马尔期至亚丁斯克早期,以展金组为代表的冰海相海侵退积序列(序列Ⅱ)和以曲地组为代表的海退进积-加积序列(序列Ⅲ),分别反映同裂谷活动第一幕高峰期和停滞期;亚丁斯克晚期至空谷期,以吞龙共巴组下段为代表的海侵加积-退积序列(序列Ⅳ)和以吞龙共巴组上段为代表的加积-进积序列(序列Ⅴ)则分别指向同裂谷活动第二幕高峰期和减弱期。因此,藏北日土地区南羌塘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沉积充填序列是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解过程的沉积响应,早二叠世是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初始打开的关键时期。
张予杰张予杰翟庆国刘一鸣曾孝文安显银刘石磊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块下泥盆统平沙沟组古地磁学研究
2024年
泥盆纪时期各板块的古地理重建缺乏可靠古地磁数据,以至于古特提斯洋在泥盆纪的演化过程存在争议,而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定量限定板块的古纬度位置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文对北羌塘地块早泥盆世平沙沟组灰岩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古地磁数据.镜下观察及岩石磁学实验结果表明平沙沟组灰岩样品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并且没有重磁化的特征.系统热退磁与混合退磁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天然剩磁强度较低,从54块样品中获得了较为集中的特征剩磁分量,在样品水平下的平均方向为Dg=358.5°,Ig=22.8°,kg=17.7,α95=4.6°,Ds=8.8°,Is=-0.9°,ks=18.1,α95=4.5°,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对应的古地磁极为λp=54.8°N,φp=251.2°E,(dp/dm=2.3°/4.5°),这一极位置与石炭纪以来可靠的古地磁极位置存在差异,很可能代表了早泥盆世的原生剩磁方向.结合古生物学和地质证据,本文提出北羌塘地块早泥盆世位于古赤道附近(古纬度为0.5°S),此时北羌塘地块与华南板块位置接近,古特提斯洋可能已经存在.
李腾程鑫周亚楠卫弼天幸龙云姜南陈庆龙王保锋许鹏祥张冬孟邓晓红兰书琪刘非凡王嘉伟武景岳吴汉宁
关键词:古地磁泥盆纪
羌塘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学和年代学新结果:对青藏高原红层古地磁数据可靠性及羌塘地块形状的贡献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质历史时期多个地块不断渐次拼贴到早先聚合形成的古亚洲大陆上的结果。其中,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碰撞导致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而随后持续的板块汇聚造成了亚洲大陆内部的广泛变形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作为...
马嘉辉杨天水彭文骁边伟伟王锁焦显伟
关键词:古地磁数据晚白垩世羌塘地块青藏高原古地磁学
西藏阿里北部羌塘地块内部的第四纪活动断层及其变形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藏北高原非常薄弱的活动断层调查研究程度和不完整的历史地震资料等,限制了对高原内部活动构造变形特征、机制以及孕震构造环境等的深入认识。通过综合地质、遥感和地震等资料对阿里北部羌塘地块内部进行详细的活动断层解译,结合沿阿鲁错地堑系南段昆楚克错地堑西侧边界正断层新发现的晚第四纪断裂活动证据和最新同震地表破裂等,对该区的活动断层几何图像及运动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阿里北部的西羌塘块体内部在第四纪以发育近南北向正断层系统和由北西向与北东向走滑断层构成的共轭走滑断层系统为特征,第四纪和晚第四纪活动断层都呈现出了高密度、弥散分布的特点,并可归纳为3类基本的活动构造变形样式:共轭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正断层作用、弥散式正断层作用和剪切裂谷式正断层作用,其中大部分正断层与走滑断层主要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构造类型来共同调节区域内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这些特征指示藏北高原内部变形更符合“连续变形模式”而非“刚性块体挤出模式”。同时发现,沿昆楚克错地堑西缘主边界正断层发育的最新地表破裂总长度仅约400 m,最大垂直位移约0.8 m,推测可能是1955年革吉县纳屋错东MW6.5强震事件的结果。基于新的研究结果,推断阿鲁错地堑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相对频繁的历史强震活动,可能是孕育2016年阿鲁冰崩灾害的关键内动力条件,这警示需重视高原腹地活动断层作用与冰川失稳灾害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
吴中海张旭东韩帅史亚然高扬叶强尼玛次仁
羌塘地块上石炭统瓦垄山组的珊瑚化石被引量:2
2021年
西藏北羌塘地块目前有明确化石记录的石炭系地层为瓦垄山组,瓦垄山组中?类化石已有报道(程立人等,2006,2007;武桂春等,2009),然而对珊瑚化石没有图版报道。本次将简要报道该组的珊瑚化石情况。瓦垄山组建组剖面位于热觉茶卡西侧,剖面起点坐标:N 33°41.540′,E 86°39.181′,海拔高度:5044m。
张少文李涌溪武桂春纪占胜
关键词:上石炭统珊瑚化石
羌塘地块白垩纪剥蚀—冷却事件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报导了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三个钻孔岩芯中9件样品的锆石(U—Th)/He年龄,除始新统两件样品的锆石(U—Th)/He热史信息尚未重置外,其余样品年龄均集中在白垩纪,且年龄值随高程变化较小,指示存在白垩纪剥蚀—冷却。羌塘地块西部QD-17井记录了早白垩世(约127~114 Ma)的剥蚀—冷却,东部QZ-16井记录了晚白垩世(约92~64 Ma)的剥蚀—冷却。白垩纪剥蚀—冷却得到区域上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和构造—沉积事件的响应。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块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拉萨地块北部和羌塘地块(高原内部)广泛分布白垩纪—早始新世的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拉萨地块南部至喜马拉雅地块(高原南缘)则广泛分布晚中新世以来的低温热年代学年龄,这种年龄分布格局暗示高原内部和南缘经历了明显不同的剥蚀—冷却历史。参考高原南缘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冷却过程,推测高原内部也存在白垩纪快速剥蚀—冷却事件。拉萨地块北部、羌塘地块及其以北区域广泛出现早白垩世沉积间断及沉积不整合,也指示白垩纪期间的快速剥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该白垩纪剥蚀—冷却可能是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关闭后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碰撞的结果,指示在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前,高原内部的地壳可能已经存在明显的缩短、加厚变形以及相应的剥蚀—冷却。
郑波陈文彬王增振冯丽霞张艳雄万友利吴林
关键词:白垩纪羌塘地块
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岩石磁组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磁组构(AMS)技术凭借其测量迅速、可以无损性测量岩石组构,能够准确测量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含量,分析其结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关系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学者应用于构造演化、物源演变和古今环境研究。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系地层广泛出...
刘晨光
关键词:侏罗纪磁组构古流向隆升
文献传递
羌塘地块东部大转弯运动过程的古地磁限定
羌塘地块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羌塘地块构造演化的研究涉及青藏高原及其前身形成、演化及动力学等多个方面,对特提斯洋的演化、青藏及其高原前身的理解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青藏高原复杂的...
汝鑫
关键词:古地磁
文献传递
羌塘地块西部晚三叠世灰岩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汇聚-碰撞拼合过程的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中部隆升历史及其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羌塘地块古地磁研究对理解上述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对羌塘地块西部改则地区晚三叠世灰岩的系统古地磁测定,获得其高温剩磁分量。但是这一高温剩磁分量未通过褶皱检验,表明为后期重磁化的结果。研究剖面高温特征剩磁平均方向在地理坐标下为Dg=349.3°,Ig=40.4°,κg=45.4,α95=6.5°,相应的古地磁极为76.4°N,311.1°E,dp/dm=4.7°/7.9°。这一古地磁极与羌塘地块早白垩世约110~100Ma的古地磁极在古地磁误差范围内重合,表明其重磁化的时代为早白垩世约110~100Ma。综合分析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古地磁结果,并结合海相地层、蛇绿岩和洋岛等地质证据,显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西段闭合的时间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0~100Ma。改则地区晚三叠世灰岩的早白垩世晚期重磁化作用与羌塘/拉萨地块西部的碰撞密切相关。
曹勇孙知明孙知明李海兵叶小舟潘家伟刘栋梁刘栋梁
关键词:羌塘地块古地磁重磁化

相关作者

孙知明
作品数:144被引量:1,16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地磁 磁性地层 岩石磁学 青藏高原 假玄武玻璃
曹勇
作品数:24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地磁 古地磁研究 古地磁学 羌塘地块 假玄武玻璃
周亚楠
作品数:35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古地磁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岩石磁学 古地磁学
王强
作品数:157被引量:2,830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埃达克岩 埃达克质岩 底侵作用 动力学意义 新疆北部
赖绍聪
作品数:210被引量:3,065H指数:36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 火山岩 新生代火山岩 蛇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