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美国驻华使馆“的相关文章
评价理论视角下美国驻华使馆政务微博的积极话语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政务微博作为出现最早、发展最迅速、用户最多的政务新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公开政府信息、引导新闻舆论、群众政治参与、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越来...
冯晓瑞
关键词:美国驻华使馆积极话语分析
美国驻华使馆档案中的“丙午日知会谋反案”被引量:2
2022年
1907年的“丙午日知会谋反案”是1911年武昌首义之前发生在武汉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据美国驻华使馆所藏相关档案及其他中文档案和文献资料可知,清政府在此案中虽然采取了刑讯的手段,但指控的日知会谋反案均系实情,并非美方圣公会和美国政府所称缺乏证据。并且,日知会印刷的其中一本宣传反满革命的小册子书名并非既往中文文献或后来研究者所说的《德占辽东》或《俄占辽东》,而是《系占辽东》或《估占辽东》,内容应为讲述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出兵进占辽东的历史。对于中美基督教人士同情和支持革命党人的反清活动,固然应予肯定,但对美国教会和政府为维护教会特权和领事裁判权,严重干涉中国司法权的行为,则不应盲目肯定。否则,易滋生错误史观。
崔志海
美国驻华使馆中美雇员时间观念的跨文化研究
时间观念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间观念已经融入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中,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就不了解对方的时间语,导致沟通理解的障碍,甚至引起误...
文翠红
关键词:美国驻华使馆跨文化交际
美国驻华使馆微信公众号呈现的美国形象研究
全球化将人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从本土扩展到全球社会,使国家形象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有意识地建构本国形象以及解构他国形象,被越来越多地国家视为进行权利和利益博弈地途径。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认知结构等条件的制约,受...
刘翠红
关键词:国家形象美国驻华使馆文本挖掘
美国驻华使馆致国务卿函:1936年2月中国政情报告
2018年
美国驻华使馆依据国务院指令,每月报告其对于中国政情的观察。这些文件多为“机密”等级,流通范围有限。该馆迁宁后关于1936年2月中国政情的观察报告,在中关关系方面,披露了美国参议员皮特曼和副国务卿菲利普斯涉华演说反响、美国侨民许万素贞(Susan Waddell Hsu)被杀案;在中日关系方面,记述了双方在南京的外交谈判、东京未遂政变之于双边关系的影响,分析了中日敌对的可能性;就国内而言,既关注了南京方面与西南派胡汉民的关系,也对于国民政府的公债整理、法币发行、中央银行改组等多所分析,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王宗君李玉
关键词:美国驻华使馆
美国驻华使馆1936年3月中国政情报告
2018年
Ⅰ.概述 日本大使和中国外交部长就调停问题的系列磋商并未取得具体进展;中日关系的重要走向似乎静待东京形势的明朗。中国对日货在华北走私的抗议是徒劳的,据报道日本正在利用该形势论证中国应当接受广田计划.
王宗君以清
关键词:建设公债美国财政部
媒介化公共外交的图像语义:基于Faster-RCNN技术的美国驻华使馆视频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使用计算机领域前沿的Faster-RCNN技术对美国驻华使馆视频进行目标物视觉识别,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语义分析,挖掘美国外交视频向中国公众所传递的外交语义及意图。检验发现:检测目标"人"出现频数最高,是主导性关键视像且多以"单个人"形式出现;20类检测目标的出现频数存在显著差异,显示出信息发布意图的特殊性与指向性;引入统计学方法检测"人"出现次数的随机性,证明"人"的分布呈现规律性;将20类检测目标重新归类并统计检验,证明类别"人物"常与生活质量类别的物体关联出现。由此得出美国外交视频的图像语义:聚焦美国普通个体,渲染其民生幸福,以议程设置和框架构建维护美国霸权。
赵鸿燕周芳欣
对外传播中的叙事和传播策略——以美国驻华使馆微博为例
2017年
2009年11月23日英国驻华使馆以卡梅伦访华之旅为契机在华创建了首个驻华使馆微博账号,一时间粉丝数量飙升至三万多。之后各国纷纷效仿,“抢滩”微博外交。美国继英国之后于2010年5月21日在华创建了第二个使馆帐号,截至2014年5月9日,其粉丝数量达到了87万之多,
王一多赵鹏
关键词:驻华使馆叙事
美国驻华使馆召开发布会 解读EVUS签证系统
2016年
2016年9月28日,美国驻华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有关签证更新电子系统(EVUS)的更多细节。发布会上,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专员康开阔(Kent Krul)介绍EVUS的程序,并回答有关其在中国实施的问题,美国驻华使馆领事事务公使衔参赞万如意(Julie Kavanagh)就新系统相关的签证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图南
关键词:美国驻华使馆美国海关领事事务驻华大使馆中国公民授权系统
美国驻华使馆对新浪微博的使用及传播策略分析
“微博是地球的脉搏”,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如此形容微博的重要性和巨大影响力。随着新浪微博在我国的使用和影响力日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驻华使馆及相关机构竞相注册,积极通过这一渠道发布信息、传播观点、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这一方...
由琨
关键词:驻华大使馆政治传播公共外交

相关作者

崔志海
作品数:68被引量:35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美国政府 晚清 清末新政 政治史研究 辛亥革命
钟新
作品数:199被引量:89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外交 媒体 国家形象 中国梦 外交
胡泳
作品数:458被引量:2,125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互联网 人工智能 社交媒体 媒介 中国互联网
降蕴彰
作品数:30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农经》编辑部
研究主题:专访 参赞 粮食安全 农业 产业链
曲哲
作品数:90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农经》编辑部
研究主题:专访 农业 参赞 公使 孟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