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8篇“ 群体光合速率“的相关文章
- 基于碳同化的群体光合速率测量系统设计与试验
- 2022年
- 不同植株叶位、叶龄和所处环境的导致单叶光合速率存在明显差异,使其在表征整株光合能力和物质积累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以设施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透明同化箱设计基于碳同化过程的群体光合速率测量系统,系统通过高精度光辐射传感器和SCD30对同化箱内光照强度、CO_(2)浓度、温湿度进行采集,实现了同化箱光环境的精确控制、碳同化过程测量、温湿度控制等功能。试验与LI-6800型闭路碳同化测量系统同步进行,采用线性拟合计算CO_(2)浓度变化量进而获取群体光合速率,分析测量系统性能及不同光温条件和作物品种碳同化过程的检测精度。结果表明系统气密性和光调控精度良好,最大漏气速率为0.0473μmol/(mol·min),单次测量(6 min)最大漏气量为0.2838μmol/mol,光环境调控精度平均标准差为2.71μmol/(m^(2)·s),能够满足植株碳同化过程的检测要求。通过线性相关性分析,生菜单株/多株CO_(2)交换量拟合R^(2)分别为0.988、0.87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82、5.80μmol/mol,番茄线性拟合R^(2)为0.952,均方根误差为3.39μmol/mol,结果表明系统测量性能与LI6800型闭路碳同化测量系统性能接近,且在直立生长植株的检测性能更好;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计算,番茄和生菜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系统与LI6800型闭路碳同化测量系统光响应曲线间平均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0.45、0.35μmol/(m^(2)·s),拟合R^(2)均值不小于0.95,证明系统能实现群体光响应曲线的高精度稳定测量。
- 张军华陈丹艳卢有琦孙章彤张海辉胡瑾
- 关键词:群体光合速率测量系统碳同化
- 一种作物群体光合速率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物群体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包括透明罩,以及与透明罩内部连通的二氧化碳分析仪,所述透明罩的至少一侧壁上开设有向下贯穿至透明罩底部的通孔,通孔中安装有透明升降门装置。本实用新型在透明罩侧壁设置通孔,实现了通...
- 赵斌丁相鹏王凯张春雨白晶
- 文献传递
- 植被群体光合速率的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被群体光合速率的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是植被群体光合速率的测定装置,包括放置植被的底座和罩设在底座上端面的透明玻璃罩,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CO<Sub>2</Sub>供气管,所述CO2供气管的下端通过固定座连...
- 崔宁博吴宗俊朱彬朱世丹吕敏邹清垚
- 文献传递
- 水稻高群体光合速率品种筛选及其叶倾角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为研究高光合速率水稻品种(系)顶部3片叶片的叶倾角特征,筛选出群体光合速率高、叶片分布理想的65个常规粳稻种质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系)灌浆期群体光合速率及剑叶、顶二叶和顶三叶叶倾角的差异。结果表明,65个常规粳稻品种(系)灌浆期群体光合速率可分为7大类群。各类群平均群体光合速率表现为第Ⅵ和Ⅳ类群水稻品种(系)群体光合速率最高,第Ⅱ类群水稻品种(系)群体光合速率最低;不同类群品种(系)剑叶、顶二叶和顶三叶叶倾角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剑叶:Ⅴ>Ⅶ>Ⅲ>Ⅱ>Ⅵ>Ⅰ>Ⅳ,顶二叶:Ⅴ>Ⅲ>Ⅰ>Ⅱ>Ⅶ>Ⅳ>Ⅵ,顶三叶:Ⅵ>Ⅶ>Ⅰ>Ⅳ>Ⅲ>Ⅴ>Ⅱ。在抽穗后5~10 d,第Ⅳ类群叶倾角大小表现为顶三叶>剑叶>顶二叶,第Ⅵ类群为剑叶>顶三叶>顶二叶;抽穗后10~21 d第Ⅳ类群叶倾角大小表现为剑叶>顶二叶>顶三叶,第Ⅵ类群为顶三叶>顶二叶>剑叶;抽穗后21~28 d第Ⅳ,Ⅵ类群叶倾角大小均表现为剑叶>顶三叶>顶二叶。综合上述结果,筛选出第Ⅳ类群品种(系)香宝3号、R 8018和838-1,第Ⅵ类群品种(系)早丰9号、金世纪和泗稻9号6个品种(系)为株型合理和高群体光合速率品种。
- 孔许徐丽娜詹俊辉彭廷张静王代长黄松赵全志
- 关键词:水稻灌浆期叶倾角群体光合速率种质资源
- 一种作物群体光合速率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作物群体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包括透明罩、混匀风扇和二氧化碳分析仪,所述透明罩具有将作物群体罩设在所述透明罩的内部的开口,所述混匀风扇设置在所述透明罩的内部;所述透明罩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透明罩的内部与外...
- 刘连涛陈静孙红春张永江李存东
- 文献传递
- 临泽绿洲边缘区棉花群体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5
- 2010年
-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绿洲边缘区,于6月下旬和8月上旬,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与改进的同化箱联合对田间条件下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品种新陆早8号的群体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地6月下旬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蒸发速率显著高于8月上旬(P<0.01);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6月下旬的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8月上旬,其日平均值分别为(43.11±1.26)和(24.53±0.60)μmolCO2.m-2.s-1,差异极显著(P<0.01);群体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单峰型",6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日平均值分别为(3.10±0.34)和(1.60±0.26)mmolH2O.m-2.s-1,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6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分别为(15.67±1.77)和(23.08±5.54)mmolCO2.mol-1H2O,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生育时期棉花群体光合速率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及土壤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均没有出现中午光合下调,8月由于土壤水分降低和植物叶片衰老,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但水分利用效率并无显著下降.
- 解婷婷苏培玺高松
- 关键词:棉花群体光合速率绿洲
-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群体光合速率特性比较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玉米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生产规律及特性。[方法]利用分期播种的方法,对山东品种玉米掖单22和新疆品种Sc704在新疆石河子的不同播期群体光合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结果表明,CAP的高值持续期,4月10日播期与4月25日播期为52 d,5月25日播期为43 d左右;各播期的CAP高值持续期均在大口至乳熟后期。[结论]Yd22的表观光合速率始终大于Sc704,具有较好的光合特性。
- 张伟吕新
- 关键词:生态条件玉米群体光合速率
- 牛膝不同密度群体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积累和品质的关系被引量:8
- 2008年
- 在大田条件下,探讨不同种植密度(A,500 000;B,330 000;C,250 000;D 200 000株/hm2)与牛膝的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多糖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群体光合速率B处理较高,各群体日变化在开花期均呈双峰型,籽盛期均为单峰型;单株根干重和单位面积根产量的拟合均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不同密度处理单株根干重增加速率为D>C>B>A,而单位面积根产量增加速率为B>C>D>A;密度与产量呈负相关,与多糖呈正相关;各处理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多糖含量在开花和籽末期呈负相关.综合分析显示,330 000株/hm2为牛膝最佳种植密度;密度对牛膝产量和多糖含量影响较大,适当地提高籽粒期群体光合速率有利于提高牛膝产量和质量.
- 张艳丽张重义李友军刘辉
- 关键词:牛膝群体光合速率
- 水稻灌浆期群体光合速率的特性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被引量:6
- 2007年
- 以2004年辽宁省区试中晚熟组部分水稻品种为试材,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及稻米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群体光合速率和稻米品质性状存在差异,齐穗后7 d左右时水稻群体光合速率与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 姜秀英王铮刘军刘博韩勇王丽
- 关键词:水稻光合速率稻米品质
- 双季晚稻乳熟期群体光合速率的研究
- 2005年晚季以华南稻区乳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强优组合天优3550和常规稻高产品种桂农占为供试材料,利用自制的可控温、湿、CO2浓度的水稻群体光合作用同化箱,作了群体与单叶的净光合率测定.首次报道了本稻区晚季稻乳熟期的CAP...
- 张旭陈冠华陈友订李巨昌周新桥李丽君
- 关键词:双季晚稻乳熟期群体光合速率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赵全志

- 作品数:202被引量:1,193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基因 水稻籽粒 旱稻
- 张旺锋

- 作品数:257被引量:2,506H指数:31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 研究主题:棉花 膜下滴灌 冠层结构 高产棉花 北疆
- 罗宏海

- 作品数:157被引量:1,117H指数:21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 研究主题:棉花 冠层结构 膜下滴灌 杂交棉 种植密度
- 吕强

- 作品数:35被引量:27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籽粒 烟草 群体光合速率 粳稻 小麦
- 张亚黎

- 作品数:142被引量:850H指数:19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 研究主题:棉花 杂交棉 冠层结构 叶片 植物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