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0篇“ 翼腭窝“的相关文章
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经皮球囊压迫术镇痛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需择期行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104例,将上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和全身麻醉组(S组),每组52例。N组在常规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S组诱导前不做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全麻下置入喉罩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瑞芬太尼作为术中镇痛维持。比较两组入室后平静时(T0)、穿刺进入Meckle腔前(T1)、穿刺进入Meckle腔时(T2)、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前(T3)、球囊压迫三叉神经时(T4)、入PACU苏醒后拔除喉罩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BNI评分、NRS评分、炎症因子(TNF-α、IL-6)、拔管时间、术中追加使用舒芬太尼用量、乌拉地尔用量、阿托品用量。结果N组T0~T4时MAP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5时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6、12、24 h NRS评分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术后B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T2~T4时HR低于S组(P<0.05),而两组T0、T1、T5时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TNF-α、IL-6水平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中追加使用舒芬太尼用量、乌拉地尔用量、阿托品用量及拔管时间少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经皮球囊压迫术中可稳定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术中辅助用药量,并缩短入PACU后拔管所需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王凯王炎
关键词:炎症因子
区精准电针刺激技术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
2024年
目的探讨区精准电针刺激技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诊的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使用SAS 9.1软件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区精准电针刺激疗法)和对照组(标准西药疗法),每组20例,每周治疗2次,12周为1个周期。通过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Lund-Mackay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在鼻窦CT扫描全部浑浊、部分浑浊情况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各窦腔情况上均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左侧上颌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亦显示,治疗组在多项指标上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精准电针刺激疗法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方面显示出明显疗效,且在影像学的改善上效果优于标准西药治疗。
秦玲利杨金生李春志李知轩陈典夏万颖代晗熙张路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
颞下入路切除巨大骨软骨瘤1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巨大骨软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因右侧面部麻木伴嗅觉减退入院,头颅CT及MRI检查示,右侧巨大骨瘤,右侧蝶骨突、蝶骨大、颞骨及乳突骨质改变。根据检查结果,考虑右侧骨软骨瘤,遂行经额颞下入路骨软骨瘤切除术。结果术中病变完全切除,术后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头颅CT示病变完全切除,病理提示骨软骨瘤。患者已出院,随访中。结论骨软骨瘤较罕见,结合头颅CT及MRI有助于诊断,经额颞下入路切除骨软骨瘤具有病变切除完整、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张力马驰原白万山孙乐安李振兴林毅兴
关键词:翼腭窝骨软骨瘤
超声引导电针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12例被引量:2
2023年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鼻和鼻窦黏膜持续的炎性反应,病程超过12周,以鼻塞、黏脓性鼻涕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1]。笔者基于李新吾教授针刺蝶神经节方法[2],通过针具和操作方法的更新,运用超声引导电针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12例,现报道如下。
秦玲利张路孙唯嘉陈典李知轩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电针超声引导翼腭窝
鼻咽部及畸胎瘤1例
2023年
1临床资料患儿,男,13岁,因反复双侧鼻塞伴流脓涕4年,于2021-09-01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患儿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呈间歇性,伴流脓涕,量少,稍臭。无鼻腔疼痛、出血、回吸性血痰,无耳鸣、听力下降、头晕头痛。每次发作予以口服抗生素治疗后上述症状稍缓解,但反复发作。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见双侧鼻腔新生物,光滑质韧,肿物左侧为主,予以鼻腔新生物活组织检查,结果提示慢性炎症改变。鼻咽部CT示左侧区可见含脂性、骨性混杂团块影,邻近骨质受压吸收,部分脂肪团块影累及鼻腔、鼻咽腔及口咽腔,致相应腔隙狭窄,多考虑畸胎瘤可能或其他(图1A)。门诊以“鼻腔鼻窦新生物”收治入院,于2021-09-04全麻下通过鼻颅底影像导航系统辅助行手术切除瘤体。鼻内镜下予以低温等离子刀剥离切除左侧中鼻甲及左后半部分下鼻甲,开放左侧上颌窦及筛窦,清除窦腔内脓性分泌物。
朱鑫夏曦赵锐冯成敏吴俊志刘海
区精准电针刺激技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约为8%。该疾病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医疗保健消费和生产力损失,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生物制剂,而一些患者可...
秦玲利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电针刺激临床疗效操作安全性
累及颌面部多腺体并沿浸润IgG4相关性Mikulicz病1例
2023年
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较为罕见的Mikulicz病。患者男性,18岁,以“双眼反复红肿伴异物感5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IgG4免疫相关疾病、哮喘”病史,自诉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后控制良好,停药后复发。CT及MRI检查提示头颈部多腺体对称性肿胀,并沿浸润;免疫球蛋白IgG定量测定21 g/L,免疫球蛋白亚类定量测定IgG4 22.4 g/L。住院期间继续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症状缓解后出院继续保守治疗。综合临床症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免疫学检查及激素治疗后的显著效果,本病最终诊断为Mikulicz病。
张旭钟业鸣杨晓冬李思珍车子刚
关键词:MIKULICZ病IGG4相关性疾病
经泪前隐入路至和颞下的内镜解剖学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经泪前隐入路至、颞下的方法及相关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采用8具成人头颅标本,通过神经内镜下模拟经泪前隐入路至、颞下进行逐层解剖,并测量和采集相关数据或图片,对神经内镜解剖过程中的不确定结构和数据,通过显微镜下模拟耳前颞下-颞下开放入路证实。结果8具尸头标本(16侧)的膜性鼻泪管位于上颌窦内壁的骨性鼻泪管内,开口于下鼻道,其长度为(14.3±3.6)mm,直径为(5.3±1.8)mm。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在眶下裂处形成神经血管束,走行于上颌窦顶壁的眶下管内;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从外肌上、下头之间穿出,在颞肌与外肌之间向前走行并支配颊肌。结论经泪前隐入路至、颞下的关键为膜性鼻泪管的显露和保护;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时,眶下神经血管束可作为识别内结构的标志,颊神经可作为识别颞下内各肌肉的标志。
方新运狄广福周伟邵雪非江晓春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翼腭窝颞下窝
经泪前隐扩大入路及颞下肿瘤切除术(附2例报道)被引量:2
2021年
、颞下是由骨性结构围成的狭小不规则腔隙,腔隙内容纳神经、血管、肌肉、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等,毗邻上颌窦、蝶窦、鼻腔、颞、眼眶、眶下裂等解剖结构。原发于及颞下的肿瘤或毗邻结构的肿瘤侵犯累及该区域在临床中不多见,约占头颈肿瘤的0.5%[1]。该区域结构复杂、深在,常规方法暴露困难;且由于肿物的挤压作用,区域内的重要血管、神经往往出现移位,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陈志鹏郑瑞邓慧仪王玮豪吴喜福黄子真郭马森杨钦泰
关键词:纤维结缔组织翼腭窝骨性结构眶下裂颞下窝
纤维黏液样梭形细胞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21年
是位于上颌窦后壁和蝶骨突前表面之间的一小块区域,很少有肿瘤原发于。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发生于的纤维黏液样梭形细胞瘤,并探讨其手术方案、治疗及预后。患者为58岁女性,CT显示右侧区呈结节状低密度影,增强CT显示区强化,边界不清,相邻的上颌窦壁强化,且与强化区相邻的上颌骨和右侧肌肉受压迫。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梭形细胞瘤,根据形态学特征确诊为骨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肿瘤周围有黏液样变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S-100(-),AE1/AE3(-),SMA(-),CD34(-),Des(-),MUC-4(-),p63(-),STAT-6(-),β-catering(nuclear-),Dog1(-),Ki-67阳性率为2%。
石凡薛然周学筱沈佩徐婷王升志
关键词:翼腭窝梭形细胞瘤手术入路

相关作者

邓彬华
作品数:37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武警江西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翼腭窝 鼻内镜下 鼻内镜 显微解剖 蝶腭动脉
刘环海
作品数:89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翼腭窝 鼻内镜 鼻内镜下 内窥镜 鼻源性头痛
廖建春
作品数:255被引量:1,017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解剖学 蝶窦 手术 内窥镜 鼻内镜下
张勤修
作品数:340被引量:1,297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鼻鼽 鼻渊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治疗
王振常
作品数:934被引量:3,709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