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篇“ 老王寨金矿“的相关文章
基于老王寨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矿流体演化
2023年
老王寨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表明:矿床中发育NaCl-H_(2)O包裹体和CO_(2)-H_(2)O包裹体;初始流体为高温高压流体,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温度、盐度、压力和侵位深度均逐步降低;到了主成矿阶段,侵位3.00km,含矿流体演变为具有中低温压、低盐度密度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伴随由初始地幔流体的高温熔浆性质向低温热液性质演变,这种演变是由初始含矿地幔流体与地壳岩石相互作用,引发交代蚀变,导致壳幔物质相互作用与混染成矿。
邓碧平刘琴练晓矜丁旭吴永忠张亚伟
关键词:成矿流体演化老王寨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基于老王寨金矿成矿流体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023年
老王寨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40Ar/36Ar、38Ar/36Ar平均比值约为1400.0、0.20,相应地介于地球大气与MORB之间;3He/4He平均比值约为0.75Ra,相应地在地壳和地幔之间;20Ne/22Ne和21Ne/22Ne平均比值约为11.6、0.04,相应地接近地幔;129Xe/130Xe、132Xe/130Xe、134Xe/130Xe、136Xe/130Xe平均比值分别约为2.2、2.6、6.8、6.6,相应地高于大气而呈现过剩。稀有气体同位素系统研究揭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地幔,在深部地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入了地壳流体,有利于大量金与硫化物等沉淀形成矿床。
邓碧平练晓矜刘琴吴永忠张耀丁旭
关键词:稀有气体同位素老王寨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镇沅县老王寨金矿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探讨
2015年
通过对老王寨金矿河流沉积物,分别于5个点7条剖面连续采样,着重分析Hg、As、Pb三种重金属含量,结果三种元素在沉积物表层含量较高,元素活性顺序为Hg>Pb>As。并逐年向下游迁移,随着矿业开发规模的扩大,三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将逐年扩大。
杨舒然
关键词: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壳幔混染成矿机制的流体包裹体证据——以滇西老王寨金矿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深部地质过程的流体包裹体示踪显示,老王寨金矿床含矿石英中NaCl-H2O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发育,含矿热液从成矿前阶段→成矿阶段→成矿后阶段,其均一温度、成矿压力、盐度与侵位深度变化依次表现为226.2~374.9 ℃→173.1 ~251.1℃→107.2 ~ 170.9℃、(827 ~1 084)×10^5 Pa→(711 ~736)×10^5 Pa→(410~460)×10^5 Pa、9.208% ~9.857%→4.496% ~4.651%→2.736% ~4.651%和3.19~4.18 km→2.74 ~2.84 km→1.59~1.78 km.综合研究表明,矿区初始含矿流体主要为含CO2的地幔流体,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含矿热液温度、压力、盐度和侵位深度不断降低,导致成矿流体由高温熔浆性质向低温热液性质演变,从而表现出壳幔混染特征.这一深部地质演化过程反映,高温高压的含矿地幔流体,在参与成矿过程中,与地壳岩石相互作用,引发交代蚀变及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
邓碧平刘万顺曾东唐东渤武继雷缪榆辉
镇沅老王寨金矿地质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镇沅老王寨金矿属超基性岩接触带金矿金矿体受地层、构造、基性火成岩的控制。该矿经历了多期成矿作用(沉积—成岩期、热液期、表生期)、多种物质来源(矿源层中分散元素、热源为构造挤压摩擦产生)、以及复杂的成矿热液(深源的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大气降水)经反复活化、迁移、聚集和沉淀,形成了如今的矿床。
陈英业
关键词:金矿
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研究——以滇西新生代老王寨金矿为例
滇西三江地区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强烈且频繁,具有长期活动性。在晚古生代,区域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拉张与断陷;而从华力西晚期到印支期转为以挤压活动为主;进入燕山期,该区构造运动表现为先挤压后拉张;到喜山期则以推覆运动为主。进...
邓碧平
关键词:富集地幔流体作用金矿
老王寨金矿锶-钕-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对老王寨金矿床岩矿石锶-钕-铅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锶-钕-铅同位素组成总体上相对稳定集中,具有共同的来源。岩矿石高87Sr/86Sr、低143Nd/144Nd、高206Pb/204Pb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可能源自交代富集地幔,主要是板块俯冲海洋沉积物被带入地幔楔与地幔混合的结果。综合研究表明,老王寨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地幔,在参与交代蚀变过程中,其性质由熔浆向热液过渡,同时引发壳幔物质混染而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
邓碧平刘显凡卢秋霞
关键词:铅同位素锶同位素钕同位素
云南老王寨金矿的深部地质过程——来自显微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被引量:21
2012年
通过老王寨金矿围岩、蚀变岩石、矿石的显微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发现:伴随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和硫化物矿化,岩(矿)石中发育沿粒间、裂隙或角闪石解理纹贯入或穿插的黑色不透明超显微隐晶,经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鉴定,该固体物质主要由超显微晶石英、硅酸盐、碳酸盐、硫化物以及呈熔离交生关系的金红石、白钨矿和镜铁矿(磁铁矿)组成;熔离交生结构与沉淀共晶结构共存的特有岩相学特征指示成矿流体具备由熔体性质向热液性质转化的特性。结合岩(矿)石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认为这种在透射光显微镜下呈黑色不透明的超显微隐晶固体物质,是具熔浆流体特点和超临界流体性质的地幔流体引发交代蚀变的直接微观表现之一;在交代蚀变过程中其性质由熔浆向地壳热液过渡,同时与地壳物质发生混染而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
刘显凡楚亚婷卢秋霞赵甫峰李春辉肖继雄董毅
关键词:深部过程地球化学老王寨金矿
滇西新生代多金属矿床成因机制探讨——以马厂箐钼铜金矿老王寨金矿为例
滇西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是青藏高原东缘非常活跃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区。该区构造运动经历了特提斯演化阶段和陆内构造演化阶段,深大断裂发育时间长、切割地壳深,经历了复杂曲折的演化进程,具有多旋回活动特点,直接控制了沉积建造、变...
肖继雄
关键词: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
文献传递
云南老王寨金矿成因的地幔流体交代作用证据被引量:2
2010年
云南老王寨金矿即位于哀牢山断裂带北段,金成矿带中段,总体表现出地层控矿、构造控矿、岩浆岩控矿和古火山控矿的特点;老王寨矿段的主要矿石类型为蚀变超基性岩型和蚀变基性火山岩型,冬瓜林矿段的主要矿石类型为蚀变煌斑岩型;其它矿石类型有:蚀变板岩(千枚岩)型和变质石英杂砂岩型及蚀变斑岩型和褐铁矿型等。主要岩(矿)石的岩相学特征如图1所示:在蚀变石英砂岩中,可见金属矿化既可叠加于碳酸盐化之上(图1B)。
刘显凡吴冉肖继雄楚亚婷赵甫峰蔡飞跃李春辉
关键词:矿石类型蚀变煌斑岩金红石

相关作者

黄智龙
作品数:333被引量:2,571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铅锌矿床 地球化学 煌斑岩 黔西北 成矿流体
刘显凡
作品数:198被引量:897H指数:19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地幔流体 微细浸染型金矿 富碱斑岩 金矿床 成矿作用
王联魁
作品数:57被引量:37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煌斑岩 金矿床 花岗岩 金矿区 地球化学
赵甫峰
作品数:68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幔流体 富碱斑岩 地幔流体作用 岩相学 滇西
邓碧平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混染 老王寨金矿 稀有气体同位素 滇西 叠加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