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60篇“ 考古发掘资料“的相关文章
一种基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遗址区早期地形三维重建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遗址区早期地形三维重建方法。其步骤如下:(1)对遗址区域进行分区分块,确定最小区域单元,并对分区进行编号,以每个最小分区单元为基本记录单位;(2)将遗迹进行分类空间标定工作,把基于发掘资...
杨瑞霞陈盼盼唐际根
考古发掘资料图数据库的语义关联构建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意义]针对原始资料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考古发掘资料数据化转换和语义关联的方法,帮助考古学工作者规避低效流程。[方法/过程]首先,结合实例对人文学科原始资料的特征进行解析,设计原始资料数据化转换的过程和方法;其次,选取新疆和静察吾呼墓地的考古发掘资料为实证数据来源,构建考古发掘资料图数据库;最后,以文物间的共存关系为例,实现考古发掘资料图数据库的语义关联构建。[结果/结论]考古发掘资料图数据库及其语义关联的构建,为考古发掘资料的数据化转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数字人文领域有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
高劲松韩牧哲
关键词:考古发掘资料语义关联
基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遗址地形三维重建实验研究
2020年
地形地貌是遗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貌重建尤其是微地貌重建对于回溯遗址存在时期地理环境特征,探讨古人类选址、遗址形态布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和设备被运用到考古学上[2]。传统考古学在宏观尺度下的定性描述转化为现代数字考古中微观尺度的定量描述成为遗址地貌重建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需求[3]。在此方面,数字摄影测量[4]、三维激光扫描[5]、GPS等技术被广泛应用。
杨瑞霞杨瑞霞陈盼盼
关键词:考古发掘资料三维激光扫描数字摄影测量三维重建
明中期景德镇御器厂制瓷作坊布局讨论——以2014年考古发掘资料为中心被引量:4
2020年
学界对御窑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御窑器物上,对于具体生产瓷器的场所(即御窑制瓷作坊)关注较少。本文结合文献与考古发掘成果,分析了明中期御器厂的功能及布局,阐明了低温釉装饰及釉上彩装饰作坊(色作)、器物拉坯成型作坊、器物烧造窑炉、器物拣选与废弃场所、祭祀供奉师主庙诸功能区的具体特点及位置,最终认为明中期御器厂内各作坊与功能区出于实用目的自成一体,分布得并不集中,但布局合理,作业环境通畅,并且考古发现与晚期文献记载的御窑厂布局有所出入,御窑厂布局在不同时期可能一直在发生变化。
钟燕娣秦大树李慧
关键词:明中期功能区划
浅谈博物馆田野考古发掘资料的数据化建设——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田野考古发掘资料是博物馆进行考古整理研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是文化遗存的附属档案。为永久性保存和便捷利用这些资料,博物馆采用专业高清扫描技术对这些资料进行扫描数据化,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满足当前研究、整理、利用和管理的需求,方便随时随地共享交流,为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乐新珍
关键词:博物馆
一种基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遗址区早期地形三维重建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遗址区早期地形三维重建方法。其步骤如下:(1)对遗址区域进行分区分块,确定最小区域单元,并对分区进行编号,以每个最小分区单元为基本记录单位;(2)将遗迹进行分类空间标定工作,把基于发掘资...
杨瑞霞陈盼盼唐际根
文献传递
金沙遗址考古发掘资料集 2
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收录了金沙遗址2004~...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化遗址巴蜀文化
金沙遗址考古发掘资料集 1
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本书收录了金沙遗址1999...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化遗址巴蜀文化
南阳地区历史沿革考略——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南阳历史悠久,是国务院较早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50万年前的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上古三代时期,南阳是商周王朝高度重视和重点经营的"南土";秦汉为南阳郡,全国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有"南都""帝乡"之称。之后历代仍是郡、州、府治所。从地理上看,南阳"南敞荆襄,北控汝洛","西通武关、郧关,东受江、汉、淮",是衔接我国大江南北的战略要冲和联结中原与关中的孔道枢纽,历来乃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本文主要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对其历史沿革,地名渊源给予梳理,以期揭示该地区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王怀满
关键词:考古资料历史沿革
汉代俗舞服饰探究——从考古发掘资料谈起被引量:1
2010年
两汉时期,舞蹈艺术繁盛,俗舞艺术尤为发达,这在考古发掘出土的画像石、陶俑、玉雕等艺术品中均有表现。舞蹈服饰作为服饰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与舞蹈艺术相辅相成,可以体现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审美风尚。本文在系统梳理考古发掘出土的舞蹈文物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汉代俗舞服饰风貌,并探讨俗舞服饰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宋丙玲
关键词:汉代出土文物

相关作者

胡金华
作品数:11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出土文物 新石器时代 考古资料 考古发掘资料 考古报告
马健
作品数:21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民族文物 传统手工艺 西北民族 文化遗产 参展
郎剑锋
作品数:32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故城遗址 大辛庄遗址 青铜器 青铜 出土
王青
作品数:79被引量:342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遗址 考古学 海盐生产 故城遗址 金城
李宝庆
作品数:19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中小企业 信用管理体系 阿拉伯国家 金融合作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