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63篇“ 耐撞性“的相关文章
- 一种车身耐撞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耐撞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对两次碰撞试验所获取的车辆形变加速度进行重合度计算,从而能够根据重合度判断车辆在经过两次碰撞试验之后,形变差异是否超过预设的稳定值范围,从而量化车身耐撞性的判断标准,避免人...
- 杜博文段珊珊栗广生冯哲周志斌许家毅
- 楔形物作用下加筋板结构的耐撞性
- 2024年
- 为了预报楔形物偏心垂向准静态压载作用下船舶加筋板结构的抵抗能力,提出了新的简化解析方法,将矩形板的塑性变形区域划分为非对称的8个板块,将骨材划分为非对称的2个部分,矩形板、骨材各部分均采用直线的变形模式,从船舶碰撞内部动力学的角度,基于刚塑性理论,考虑膜拉伸作用和弯曲作用,推导了矩形板、骨材在楔形物偏心垂向作用下发生变形损伤的抵抗力与横向变形之间的简化解析计算方法.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仿真计算结果对该简化解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简化解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从而可用于船体结构设计阶段快速预报船舶舷侧结构的耐撞性能.
- 陈虹廷赵延杰周红雨王德禹
- 关键词:结构耐撞性加筋板
- 蛋盒形多胞结构耐撞性应用研究
- 多胞结构具有质量较轻、耐冲击以及比吸能较高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领域。汽车实际碰撞常与吸能部件轴向成一定的角度,但目前对于多胞结构的耐撞性研究多基于轴向工况,因此探究多胞结构在不同角度下的耐撞性能及其在汽车...
- 李美佳
- 关键词:多工况多目标优化耐撞性
- 整车侧碰壁障性能分析与结构耐撞性设计
- 2024年
-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与汽车保险指数均推出了适合中国的侧面碰撞移动可变性壁障(SC-MDB)与中国先进的侧面碰撞移动可变形壁障(AC-MDB)。文章对比了新旧侧面碰撞壁障的结构特征、蜂窝铝参数与碰撞能量的差异,仿真分析了不同壁障蜂窝铝的受压变形,提供了侧碰壁障力学特性的参考。应用某车型的碰撞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壁障对车身侧面结构耐撞性设计的影响。针对新版SC-MDB与AC-MDB侧面碰撞工况引起整车B柱与前后车门侵入量加大的问题,通过完善车身座椅横梁的传力路径,加大门槛、B柱与车门防撞杆等结构的强度,降低了侧碰车体的侵入变形,提供了新版侧碰壁障工况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同类车型的结构耐撞性设计提供了优化思路与参考。
- 李学言祁志楠崔东胡帛涛孙庆浩
- 关键词:结构耐撞性
- 泡沫铝填充多胞薄壁圆锥管轴向耐撞性分析
- 2024年
- 建立了一款新型泡沫铝填充多胞圆锥管(aluminum foam-filled multi-cell conical tube, AFMCT)。基于LS-DYNA软件建立AFMCT有限元模型,采用准静态压缩实验验证,研究胞元数、锥角、壁厚以及泡沫铝密度等参数对AFMCT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FMCT具有较规整的变形模式,受结构参数的影响不大;壁厚的增大对结构吸能能力的影响最大;胞元数和锥角其次;泡沫铝密度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为薄壁管吸能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 韦铁平林祖鹏赵梁彬张萌枝寇超宋宛权
- 关键词:耐撞性准静态LS-DYNA
- 多胞铝合金薄壁管耐撞性分析与区间优化设计
- 2024年
- 铝合金多胞薄壁管轴向压缩在能量吸收方面比普通方形管具有更优的力学性能,在汽车、航空、军事装备以及其他产业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为研究挤压型材6061-T6铝合金材料各向异性特征,在板材上分别沿挤压方向0°、45°、90°取样进行单轴拉伸力学特性试验,获取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各向异性特征参数,基于各向异性硬化行为的屈服准则建立材料本构模型。设计口字、日字、目字等构型截面并对管件进行准静态压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变形-压溃力曲线表明目字型多胞铝合金薄壁结构具有更加优越的耐撞性能。为进一步获得目字型薄壁管最优设计参数,考虑泊松比、弹性模量等材料参数波动对结构耐撞性能产生不确定性影响,建立多胞铝合金薄壁管耐撞性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采用区间可能度方法将其转化为确定性问题,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模型与交错投影寻踪遗传算法(intergeneration projection genetic algorithm,IP-GA)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双层嵌套优化,分析不同可能度水平对不确定性优化结果的影响,为不同可靠性优化设计的选择提供指导性意见。
- 钱立军俞陆新俞陆新梁文宇
- 关键词:铝合金薄壁管耐撞性
- 波纹方管吸能盒的耐撞性分析与参数优化
- 2024年
- 为提升汽车吸能盒在轴向冲击下的耐撞性,首先在传统方管吸能盒中引入波纹结构设计了3种波纹方管吸能盒,以传统方管吸能盒与波纹方管吸能盒的耐撞性分析来获得结构参数对波纹方管吸能盒吸能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选取全边波纹方管吸能盒的波纹幅值、数量、厚度和材料为设计变量,以最大化比吸能、最小化峰值压溃力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全边波纹方管吸能盒较传统方管吸能盒的比吸能上升168.1%,峰值压溃力下降85.5%,优化效果显著。
- 石恒鹏莫秋云庞毅李志扬姜玉秀余健辉
- 关键词:耐撞性多目标优化
- 替代燃料列车的耐撞性研究
- 2024年
- 为保证替代燃料及电池驱动列车的安全性,需要对列车耐撞性能要求进行重新评价及更新。美国联邦铁路局(FRA)为此在运输技术中心(TTC)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试验。文章对试验研究情况作了介绍,提出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及模拟,以确保替代燃料及电池驱动技术的安全性等同于甚至高于传统技术。
- 焦国超(译)
- 关键词:替代燃料BESS耐撞性能TTC
- 负泊松比夹层结构耐撞性仿真研究
- 2024年
- 负泊松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拉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抗冲击性能较高的耐撞防护结构中。本文旨在提升防护结构的耐撞性,基于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材料设计了一种负泊松比夹层结构,并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其耐撞性能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载荷工况下负泊松比夹层结构的耐撞性,分析载荷形状与碰撞角度等对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泊松比夹层结构的吸能过程主要通过胞元变形来实现,且参与变形的胞元越多,其耐撞性越好。本文为船舶耐撞防护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 邹锦豪田阿利
- 关键词:耐撞性数值仿真
- 一种飞行器结构及其耐撞性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结构及其耐撞性分析方法,飞行器结构包括蒙皮、隔框、客舱地板、横梁、纵梁和支撑件;蒙皮呈弧形设置,隔框沿蒙皮的弯折方向延伸,横梁连接隔框的两端,客舱地板设置于横梁上,纵梁连接横梁;还包括铰接件、上支撑板...
- 任毅如吕睿金其多
相关作者
- 雷正保

- 作品数:235被引量:727H指数:17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碰撞 拓扑优化 汽车 耐撞性 吸能
- 肖守讷

- 作品数:512被引量:1,262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轨道车辆 吸能 吸能装置 机车车辆 碰撞
- 许平

- 作品数:267被引量:3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轨道车辆 吸能结构 列车 吸能 耐撞性
- 张勇

- 作品数:320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 研究主题:吸能 汽车 吸能装置 碰撞吸能 层级
- 朱平

- 作品数:235被引量:1,217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有限元法 轿车车身 轻量化设计 轿车 耐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