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1篇“ 联合毒力测定“的相关文章
- 25%辛·福悬浮种衣剂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 2024年
- 本文以辛·福悬浮种衣剂室内联合毒力测定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种衣剂对室内环境的毒害程度及与其他室内污染物之间的关联。本文采用青蒿素—磷酸氢二胺荧光显微法与亚硝酸盐还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辛·福悬浮种衣剂对小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测定和分析。
- 高洋陈有嗣刘铁成刘洪丽王立石
- 关键词:毒力测定悬浮种衣剂
- 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对2种茶叶病原菌的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茶树轮斑病(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sinensis)和茶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对2种茶叶病原菌EC_(50)、毒性比率,以及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对茶树轮斑病和茶树炭疽病的EC_(50)分别为6.219、51.674μg·mL^(-1);茶皂素对茶树轮斑病和茶树炭疽病的EC_(50)分别为416.435、453.925μg·mL^(-1);通过毒性比率筛选和联合毒力测定,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28.7的混剂对茶树轮斑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45;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3.8、1∶5.9、1∶8.8、1∶13.2的混剂对茶树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698、2.345、2.974、1.533。综上可知,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茶树轮斑病和茶树炭疽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可为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型植物源农药对茶叶病害防控提供依据。
- 梁浩杜晓静钱玺丞贾长青郁建生
- 关键词:茶皂素联合毒力测定
- 溴虫氟苯双酰胺与联苯菊酯复配对黏虫的联合毒力测定
- 2023年
- 为筛选出防治黏虫的高效杀虫剂,通过喷雾法测定了溴虫氟苯双酰胺和联苯菊酯复配对黏虫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和联苯菊酯以质量比5∶1、3∶1、1∶1、1∶3和1∶5复配对黏虫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22.37、141.50、102.19、114.68和117.11。综合考虑,3∶1为溴虫氟苯双酰胺和联苯菊酯混配的最佳配比。
- 龙楚云吴明峰黄至畅钟馥骏李建明
- 关键词:联苯菊酯黏虫联合毒力
- 啶酰菌胺与咪鲜胺复配对核盘菌的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6
- 2022年
- 为筛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有效药剂,明确不同杀菌剂复配对核盘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了啶酰菌胺与咪鲜胺复配对核盘菌菌丝生长、菌核的萌发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啶·咪复配对核盘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二者复配比例为1:1时,增效系数为1.7657,增效作用最强;啶·咪复配能够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降低菌核的萌发率和子囊盘形成率,其效果明显优于两单剂;啶·咪复配处理下,核盘菌草酸的分泌量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核盘菌的Ss-oah1、Ss-pg1和Ss-pg3等3个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下调了69.90%、55.00%和71.30%。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咪鲜胺复配,能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降低核盘菌的致病力,是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有效复配药剂。
- 陈柳李海燕孟庆林郑立秋常海城
- 关键词:向日葵菌核病核盘菌复配剂联合毒力
- 金龟子绿僵菌与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联合毒力测定和保护酶活性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用浓度为1.0×10^(8)个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分别与不同浓度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鱼藤酮和印楝素混配处理黄曲条跳甲,室内进行了联合毒力测定和3种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金龟子绿僵菌与低浓度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和鱼藤酮混合处理黄曲条跳甲都有增效作用,其中1.0×10^(8)个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浓度为1.92×10^(8) IU/L苏云金杆菌混配效果最好,协同毒力指数达165.0,其次为与浓度0.01 mg/L阿维菌素混配,协同毒力指数为96.0;保护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120 h内各处理酶活性均出现一定规律变化,1.0×10^(8)个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1.92×10^(8) IU/L苏云金杆菌混配处理后3种酶活性最大值均高于其他所有混合处理中最大值,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在混配后24、120和24 h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对照,即SOD活性值为190.270 U/g鲜重、POD活性值为1573.333 U/g鲜重、CAT活性值为396.237 nmol/min/g鲜重。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与苏云金杆菌混合对黄曲条跳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这与联合毒力测定结果相一致。
- 蒋春艳
-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杀虫剂黄曲条跳甲联合毒力保护酶
- 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石榴干腐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复配组合对石榴干腐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种药剂及其不同质量配比组合对该菌的室内毒力,并运用Wadley法评价了复配物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单剂对石榴干腐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抑制效果,其EC50分别为10.21 mg·L^(-1)和16.48 mg·L^(-1);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复配药剂(质量比分别为1∶1、1∶2、1∶3、1∶4、2∶1、3∶1和4∶1,共7个组合)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增效作用,尤以2∶1的组合增效作用最强,增效系数(SR)为9.33。
- 李松远姚昕涂勇
- 关键词: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室内毒力
- 胺菊酯与呋虫胺对德国小蠊的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2种药剂复配对德国小蠊的杀蟑活性,筛选对德国小蠊防治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配方。方法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胺菊酯和呋虫胺对德国小蠊的联合杀蟑活性及筛选最佳配比。结果胺菊酯与呋虫胺对德国小蠊雄成虫处理后72 h的LC50值分别为1376.86和3.97 mg/L,胺菊酯与呋虫胺以质量比为231∶1~3123∶1混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最佳质量配比为360∶1,对德国小蠊处理后72 h的共毒系数为190.09,LC50值为366.70 mg/L。结论胺菊酯和呋虫胺复配对德国小蠊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 刘育超李娅蕾张佳伟王宗庆
- 关键词:胺菊酯呋虫胺德国小蠊共毒系数复配
- 氟唑菌酰羟胺和戊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探明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联合毒力作用,进行高效药剂筛选,为设计药剂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泰安及周边地区病样上分离到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qum)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2种杀菌剂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对假禾谷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0.107、0.906 mg/L,说明氟唑菌酰羟胺对假禾谷镰刀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在氟唑菌酰羟胺与戊唑醇的5个不同配比中,1:1配比的EC50最小,为0.157 mg/L;1:8配比的EC50最大,为0.303 mg/L。氟唑菌酰羟胺与戊唑醇的5个不同配比中的SR分别为1.22、1.54、1.85、1.98、1.63,其中,1:2、1:4、1:6、1:8混配组合的SR均大于1.5,表明上述4种混配组合对假禾谷镰刀菌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且1:6的增效作用最强。
- 窦君霞耿忠义赵京岚孙国波
- 关键词:戊唑醇联合毒力测定
- 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合物对山药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及大田药效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为筛选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混合物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对山药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药效试验评价了其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质量比为1∶1.6的混合物对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最明显,EC50值为2.88μg/mL,联合毒力测定增效系数为4.75;在大田药效试验中,2种药剂质量比1∶1.6混用对瑞昌山药炭疽病的防效最好,第3次药后7 d、14 d防效分别为70.56%和66.54%,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结论】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 陈建李信申范劲松胡键李湘民华菊玲沈爱喜
- 关键词: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山药炭疽病联合毒力测定
- 丙硫菌唑和肟菌酯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19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丙硫菌唑和肟菌酯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ehw.)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和肟菌酯以质量比分别为2∶1、1.5∶1、1∶1、1∶1.5和1∶2复配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215.68、179.55、147.93、205.79和186.85。综合增效作用考虑,2∶1和1∶1.5为丙硫菌唑和肟菌酯混配的最佳配比。
- 何莲李建明李建明黄至畅
- 关键词:丙硫菌唑肟菌酯小麦赤霉病菌联合毒力
相关作者
- 任学祥

- 作品数:41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研究主题:B型烟粉虱 防效 哒螨灵 阿维菌素 联合毒力
- 李俊霞

- 作品数:10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棉花黄萎病菌 防效 复配 氟硅唑 恶霉灵
- 李建明

- 作品数:26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化工研究院
- 研究主题:急性毒性 生物活性 C- 杀菌活性 联合毒力
- 崔美香

- 作品数:74被引量:21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苹果 铁肥 铁 蚯蚓 缺铁失绿症
- 刘花粉

- 作品数:30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恶霉灵 棉花黄萎病菌 防效 纳米乳 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