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21篇“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的相关文章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用改进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初探广州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状态。方法 设计巢式PCR扩增前S基因 ,经限制性内切酶AvaⅡ和DpnⅡ酶切鉴别HBVA~G基因型 ;并对 14 0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 ,其中随机挑选 3份进行克隆测序 ,并对 2 0份患者血清进行巢式PCR RFLP重复分型试验 ,以验证此分型技术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同时采用PCR和巢式PCR对 92份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阴性血清进行HBVDNA阳性率检测比较。结果 基因分型与测序结果一致 ;基因分型重复试验符合率10 0 % ;92份HBeAg阴性血清经PCR和巢式PCR扩增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2 0 7%和 6 8 5 %。14 0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以C型 (94份 )和B型 (4 2份 )为主 ,偶见A型 (4份 )。结论 巢式PCR RFLPHBV基因分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 ,且操作简便 ,适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黄晶高志良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型
- 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基因序列变异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建立检测基因变异的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phism,RFLP)法。方法从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的慢性乙肝病例中选取10例抽取血清,分别采用错配套式PCR-RFLP技术、PCR产物直接测序和重组克隆测序,检测P基因YMDD变异。结果在10个病例中,PCR-RFLP检测到7例为野毒株、1例为混合株感染、2例为变异株;PCR产物直接测序,9例为野株、1例为变异株;对2份用PCR-RFLP法检测为非野株,而PCR测序为阴性的标本采用克隆后测序,发现均为混合株感染。结论通过对几种检测方法的对比,认为克隆后测序的结果最精确;而从实用性和经济角度来看,采用PCR-RFLP进行初步筛检的方法具有更大的意义,值得推广。
- 周智勇孙剑陈金军侯金林骆抗先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RFLP
-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初步应用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分析结合 DNA直接银染技术检测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择江苏地区汉族健康人 16 8例及冠心病 6 3例 ,PCR扩增 Apo E基因第 4外显子包含编码第 112位和第 15 8位氨基酸残基的基因序列 ,cfo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电泳 ,银染色后分析 Apo E基因型。结果 :汉族健康人群及冠心病人群 Apo E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ε2 /2 0 .6 % ,0 ;ε2 /3 11.9% ,14.3% ;ε2 /4 1.2 % ,4.8% ;ε3/4 10 .7% ,17.5 % ;ε3/3 75 .0 % ,6 1.9% ;ε4/4 0 .6 % ,1.6 % ;Apo 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ε2 7.14% ,9.5 2 % ;ε386 .31% ,77.78% ;ε46 .5 5 % ,12 .70 %。结论 :PCR- RFL P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性和可靠性高 。
- 苏伟潘闽朱健华孙承龙王惠民刘志华
-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高脂血症
-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3年
- 朱冰苏嬿莉仇瑞珍万根平陈焕辉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 昆明汉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 第一部分昆明汉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运用PCR-FRLP技术对昆明地区汉族90例2型糖尿病患者、36例...
- 杜思成
- 关键词:糖尿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骨质疏松症
- 文献传递
- ER、PR、MMP-1和Fas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肌瘤组织和瘤旁正常子宫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载脂蛋白1(即凋亡相关基因,Fas)的基因多态性,在分子遗传学方面探讨ER、PR、MMP-1和Fas...
- 闫淑芬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孕激素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1凋亡相关基因FAS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分子信标熔解曲线法分析SLC11A1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
- 2015年
- 目的针对溶质转运蛋白家族11成员1蛋白(SLC11A1)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位点rs17235416,建立基于荧光定量PCR(q PCR)的分子信标熔解曲线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针对该位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联合应用非对称q PCR、分子信标探针和熔解曲线分析等技术建立分子信标熔解曲线法进行基因分型。对210份全血样本提取DNA后,用上述方法和改进的PCR-RFLP法对该位点进行检测和分型,并以测序法验证。结果 210份样本的基因型TGTG+/+、TGTG-/-和TGTG+/-分布频率分别为69.5%、4.8%和25.7%。分子信标熔解曲线法和PCR-RFLP法的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国内外首次成功建立分子信标熔解曲线法检测SLC11A1基因rs17235416位点;该方法在大人群样本检测中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 朱玉梅刘小立龚春梅莫俊銮谭春燕周继昌
- 关键词:分子信标熔解曲线分析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PCR-RLFP方法检测eNOS G894T多态性实验条件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G894T多态性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对PCR和RFLP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PCR扩增e NOS基因的最佳条件为:20μmol/L的引物浓度;5.0 U的Taq酶量;112μmol/L的d NTP浓度。20μl体系中加4μl产物,5.0 U的酶消化4 h为最经济有效的酶切体系。结论最佳的实验条件的探索是进行大批量实验研究的关键。
- 安新焕武会娟梁干雄
- 关键词: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G894T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PCR-RLFP方法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实验条件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PCR-RFLP技术判断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对影响PCR的部分因素和影响RFLP方法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PCR扩增IL-6基因启动子区的最适条件为:引物浓度为30umol/L;Taq酶量为5U;dNTP浓度为56μmol/L。最经济有效的酶切体系为20μl体系中加4μl产物用5U的酶消化9h。结论最佳的实验条件的探索是进行大批量实验研究的关键。
- 安新焕梁干雄武彦峰
- 关键词: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试验条件
- CASP8、microRNA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恶性淋巴瘤易感性及预后关系研究
- CASP8启动子区6核甘酸插入//缺失多态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与目的:
位于染色体2q33区域上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CASP8/)是凋亡至关蛋白,影响免疫T细胞的活...
- 张博
-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单核苷酸多态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单核苷酸多态性
- 文献传递